关于余秋雨的几个秘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ruanlu 于 2006-08-16, 20:00:08:


关于余秋雨的一个真正的大题目和他的几个秘密
(阮陆)


第一次读余秋雨先生是当年在上海某大报上他的一篇《上海人》,其中有一处比较了作者认为的上海人与纽约人的相似,举出一个例证说两者都多由移民构成,在当地都算是客居,所以美国人至今都管纽约人叫“纽约客”云(按“纽约客”之“客”系音译,正如今天之黑客、博客,三者都不是“客”。晚清也有秀才把拿破仑理解为拿着破轮子)。钱钟书曾在《管锥编》中把这类情况称为“以音为意,望字生义,舞文小慧”。职是之故,以后对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多敬而远之。尽管也听到他的一些事情,却并不太感兴趣。这里之所以提到此节,是因为第二次读余秋雨先生在凤凰卫视今年的一档节目“秋雨时分”,那里他刚刚讲完他所说的“一个真正的大题目”。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些,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纽约客”来,因为两者的作风遥相呼应,岁月似乎并没有改去某些东西,尽管这时网上一查,“纽约客”一段在现在的《上海人》中已被不露痕迹地删掉了。
由于对在凤凰卫视上谈论的这个题目很感兴趣,便找了“秋雨时分”的文字稿(http://blog.phoenixtv.com/user1/qysf/)来看。余秋雨先生的“真正的大题目”名为:中华文明的长寿秘密。事实上余秋雨先生发现了六个。

(一)

首先余秋雨先生断言:“汉字是维系中华文明长寿的第一秘密”,并自称为“震撼性的发现”。人们找了半天,其基本理据就是他断言:“汉语和其他古代的语言相比,它包藏的文化意义更丰富、更复杂,因此也更灵活、更能在混沌伸缩当中长久的延续。”。这里,支撑他的第一个秘密的逻辑关系显然就是:中华文明的长寿首先是因为汉字(后来他又换成汉语),而汉语能作为中华文明长寿的保证是因为和其他古代的语言相比,它包藏的文化意义更丰富、更复杂。可是余秋雨先生又怎么能证明他论据中的关键——汉语比其他古代语言“包藏的文化意义更丰富、更复杂”呢?
余秋雨先生进一步阐释道:“如果用科学主义的语言学来分析的话,中国语文常常带有多义性、浑沌性、不确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确实是一种缺点,但是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却渗透着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的特有本性。它在浑沌中亲民,在模糊中出没,在多义中隐约,结果,反而是它走得最远。其他比它更规范,更刻板的同路人,早就牺牲在半路上某一个冲撞的地方。但正由于它不规范和不刻板,因此它遇不到致命的冲撞。”
对此,我们不妨联系一下余秋雨先生随后在展开他的第二个秘密时所作的判断:“我们可以套用萨特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在讨论存在状态之前做一些本质论的讨论,用处不大。我们在考察一种文明的生命力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考察它的存在状态……如果离开了这种存在状态,空谈文明有多少良好的素质,有多少了不起的传统,那完全是欺人之谈”。然而正是余秋雨先生在他的第一个发现上犯了他本人随后批评的这个致命的错误,从而使人们看到他的第一个发现“完全是欺人之谈”。要知道一种语言的生命力是使用它的人赋予的,首先是物质载体——人的存在;同样道理,一种语言的消亡也是因为其载体的问题。一种语言的存亡与这种语言的特质没有关系。
他的下面这段话也是很有趣的:“中国语文的柔韧特性,除了表现为经常变化之外,还表现为亲民。结果,由于渗透到了民间,也就必然地渗透进了时间,要它不长寿也办不到了。” 请问世界上哪个自然语言不曾“渗透到”民间?“由于渗透到了民间,也就必然地渗透进了时间,要它不长寿也办不到了”,根据这一逻辑,岂不是所有的语言,进而根据余秋雨先生的第一秘密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消亡?那还专谈“中华文明的长寿”干什么 ?当然,也许他所说的“语文”仅包括文字,但道理也是一样。古埃及文字(他作为汉字的反面例证)其实有三种:碑铭体、僧侣体和世俗体。他认为是因为不“亲民”而灭亡的显然是指前两种,但他却仅凭在埃及走马看花的“震撼”,片面地认为那就是古埃及文字的全部,并不知道还有“渗透到”了民间的世俗体。
“汉字、汉语的长存,除了它自身的优点外”,余秋雨先生继续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权力方面的原因,就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并没有想得那么远,他只是为了中央集权而清理文化障碍,但实际效果却是惊人的,这个举动使得汉字、汉语避免了死亡。这话怎么说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统一文字的情景,我们设想。如果山东和山西各有一种文字,哪一年山东把山西打败了,它一定会强迫山西改用山东文字。不要很久,山西文字就没有人懂了,以前以山西的文字所写的历史也就成了无解天书。但是,又怎么能够保证,山东不会被别的地区打败呢?山东的文字和山东的历史,不会像山西那样彻底消灭呢?试想,如果这么打来打去都成了互相之间的文明断送,那么,中华文明的整体延续又怎么可能呢?如果没有中华文明的整体延续,那么中国这块版图的生态格局又会分裂成什么样子呢?好了,秦始皇一统一文字,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汉字由此成了一种“通码”,谁也消灭不了谁的。山东能打败山西,却不能消灭它的文字,因为战胜者和战败者的文字是同一种,结果,连战败者的历史也就不能消灭了。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大家想一想,中国的地域那么大,东南西北的地理环境那么不同,边境的交往情况又那么复杂,各地的风土人情又那么悬殊,居然文字始终统一。即使方言很多,差别很大,也不影响文字的统一,连方言的差别也获得了一种文本控制。这是非常难于想像的事,却在中国做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竟然一直保持着“同文”,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同文同种”,这实在是一件旷世罕事。正是这件旷世罕事保障了另一件旷世罕事,那就是一种数千年的古文明唯一存活。”
首先我们要说余秋雨先生“难于想象”的“旷世罕事”其实相当寻常,比如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各国人民可以说彼此差别很大的方言,但文字和书面语一直是统一的,政治的分裂并未影响文化的同一。中国战国时代的情形与之类似,文化上还是“一个中国”,文字的差异绝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大,当时的文献有方言隔阂的记载,但从没有文字障碍的记载,所谓各国不同的文字大致上说只是同一种文字(西周文字)的参差不齐的简化或变形,彼此之间可能还没有今天两岸三地的差别那样大。写在教科书中的秦始皇统一文字这种提法本身没有错误,但由于往往语焉不详,容易使人产生统一了不能交流的不同的文字系统的错觉(余秋雨先生不幸就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并由此进行了一番山东山西的演义),其实秦始皇的统一文字就好比把今天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给统一了(战国时代诸国中秦国的官方文字最为保守,对西周文字的改动最少,不妨视之为繁体字吧),本质上是一种文字规范举措,对六国字形“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秦国字形整理成后世所称的小篆,令之通行全国。但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推行的这种文字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普遍通用过,即使在秦朝人们日常使用的也不是它,一者因其繁难,同时更因为已经有了较简便的替代品,即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一种民间草体字(后世称之为隶书),而这种文字经过不太大的变化被我们一直沿用到今天。因此,秦始皇在文字上的实际功绩就在于他开辟的政治上的统一局面为隶书的全国性普及和规范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由上所述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字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简便实用,只要有简便的,人们就不倾向于用繁难的。

(二)

余秋雨先生的第二个发现——“流转空间”,大意是说中国地域辽阔,使得文明有异地重生的余地。他引用了一些统计资料说明中国的文化重心是由北向南转移的,这一点的确言之有据。一种文明在原产地衰败了,换一个地方——如果有地方换的话——获得了新的活力。
但空间之大或者重心转移最终并不能证明余秋雨先生试图证明的东西,因为人们已经看到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由南到北无论有多大的空间都未能阻挡住一种全新的外来文明的摧枯拉朽的进入,这就是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现在似乎有必要区分“中国文明”和“在中国的文明”。从这场大变局开始到今天(可能还没有结束,但无疑不可逆转),在中国的文明有多少是中国固有的,有多少是西方的?物质生产无疑完全西方化了,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用诸方面只有食还很中国,如果你信奉费尔巴哈的名言 A man is what he eats,那么也许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明还延续着。五四之后,一般受过教育的中国人的抽象思维已经脱离了“天地(非自然意义上的)”、“阴阳”、“道”、“气”之类的中国框架,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所用的概念如果追根溯源与其说更接近周秦汉唐不如说更接近古希腊。因此,我们最好不要谈自古延续至今的中国文明。自古延续至今的是中国这个民族,它完全可以换一个文明继续生存下去。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相比,中国这个民族确实是第一长寿的。其原因只要细看一下世界历史就可以获得启示。人类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以及其后人类文明长期的中心舞台是在亚非欧交界地带,我们这个中国其实是这个中心的一个遥远的边缘,历史上受到那个文明中心的辐射,但又处于一个安全的相对隔离状态。当余秋雨先生告诉国人他那样悲悯地给了两个伊拉克孩子圆珠笔的时候,他认错了他们的祖先。人类最早发明文字的苏美尔人已经不存在了,被淹没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波的征服中,它后来的征服者也不存在了,原因也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两个孩子的祖先是最后登场的阿拉伯人。如果要得出什么规律甚至教益的话,就是处于一种安全的边缘状态更适于生存和发展,比如历史上英国之于欧陆,美国之于欧洲。但边缘一词也意味着并非象美洲印第安人那样完全隔绝。这样,对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最长久的存在我们不妨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历史上作为区域内文化最发达的最大族群,它曾长期与世界文明的中心区域存在适当的地理阻隔。当然,对中华民族(而不是文明)的长寿你也许还可以给出这样那样的可能原因,但你无法否认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原因。

(三)

余秋雨先生的另一个“长寿秘密”是——“不远征”。但这又与他本人所称的第二个“秘密”相矛盾了。因为如果没有历史记载的秦始皇出动五十万大军远征岭南,再往前如果没有华夏部落从黄河流域推进到江淮流域,并驱逐(也融合)了当地的原住民,现在说汉语的人恐怕只能在黄河两岸“流转”。再往前,华夏民族的最初形成也是建立在炎黄部落对异族的征伐(包括远征)之上。作为这种扩张进程在西周的一个小插曲,有《诗》为证:“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江汉》”。(在网上找了一个译文,尚称差强人意,可供参考:“长江汉水浪滔滔,将士东征士气高。不图安逸非闲游,为把淮夷来征讨。我军战车已出动,我军战旗迎风飘。不敢苟安贪舒适,讨伐淮夷除强暴。长江汉水涌巨浪,将士威武又雄壮。东征西讨定四方,频将捷报告周王。四方叛乱已讨平,王国安定无灾殃。时局太平战事息,我王安宁心舒畅。在那长江汉水边,周王下令召伯虎:为我开辟四方地,精心治理好疆土。不扰民来不急躁,要以王国为楷模。划定疆界理田地,直到南海都归附……”)
“(对异族)不远征”——还要加上“基本上”——是汉代以后的格局。
指出这一点当然绝不是为侵略张目,而是尊重历史,不能仅从道德主义的认识出发凭个人印象侃侃而谈,以偏概全。象余秋雨先生所反复断言的“古代世界的历史证明了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一切军事远征都是文明自杀”,“在世界古代,任何远征都没有好结果”等等,听起来义形于色,很有教育意义,但只能是童话中的历史。为了给近代欧洲的殖民征服让路,余秋雨先生不得不给自己创造的这个规律订了个有效期:十五世纪之前。那象此前八个世纪阿拉伯人的跨洲远征又如何处理呢?如果你说的“没有好结果”也包括这件事,那全世界的Mslms都得跟你急!!!——这当然只是调侃,严肃地说就是科学的历史研究从来不在这种事情上妄作道德判断。
不过由于国人的道德主义根深蒂固,我们还是不妨未能免俗地指出,中国式的征服是较为温柔的。公元5世纪时几个说德语的部族从今天的德国开始远征到不列颠岛,大规模屠杀并驱逐了当地的凯尔特原住民,他们带来的德语经过一番沧海桑田、千锤百炼之后演变成为后世的英语。17世纪他们又开始远征北美,同样的事情又在印第安人身上重演了一遍。相形之下,华夏部族对异族的征服更多的是驱逐兼融合,如长江以南的操原始南亚和南岛语的原住民被从黄河流域不断侵入的操汉藏语的华夏人驱赶到偏远山区和东南亚,其结果就像人们今天看到的那样。但同时今天人们还发现江南和两广的汉人身上也分别含有与苗瑶和壮族等少数民族相同的基因(今天北方汉人身上肯定也会有北方侵入的阿尔泰基因)。同样的模式17世纪又在台湾岛重演了一遍,福建的汉人大规模进入台湾,当地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原住民逐渐退入山地,成为今天的“高山族”。可以使道德主义者放心的是,华夏人的这种拓殖过程并没有大规模种族屠杀的案底。

(四)

余秋雨先生除了象上面那样错误地利用历史之外,还倾向于片面地利用历史。比如这里他说:“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他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在文明上很快就成了一个流浪者。我很赞成这种看法。你看,我说过他成了埃及天神阿蒙之子,为此拥有了统治埃及的权利,但他的雄心却在亚洲。在亚洲,他一会祭拜这个神,一会祭拜那个神,态度都非常虔诚,目的是为了忘记他强大的文化背景,后来他还成了波斯帝国皇室的女婿,据说,他的岳母还认为是几个女婿当中表现最好的一个。这一切,初一看是随处生根、左右逢源,实际上使他成了一个失去文明基点的人,哪一种文明都与他貌合神离。”
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亚历山大的征服,开辟了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希腊化”时代,余秋雨先生前面曾错误地告诉人们的古埃及文字的消亡原因,其真相正是该文字逐渐被征服者的希腊文字取代(再后来又被新的征服者带来的阿拉伯语言和文字取代,直到今天),那位历史学家的话,应该只是遗憾于亚历山大没能在所到之处更彻底地推行希腊文明。事实上,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古希腊文明全盛期已过,对此也不能苛求。
另外,不知道余秋雨先生从哪里得到“亚历山大对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一直很尊重”的印象?
对于余秋雨先生所发现的另外两个“长寿秘密”——“不极端”和先秦诸子的“秩序管理”方略,人们简直没有必要与之理论,因为现代人的智慧已经认识到不能把一些抽象的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拈出。在论及“秩序管理”的时候,余秋雨先生有这样一段话:
“孔子说,什么叫仁?克己复礼曰仁,也就是说主张全社会克制个人的欲望来恢复西周时期的社会秩序和礼乐制度。”
然而“克己复礼”是这个意思吗?这句话见于《论语》,其上下文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对于“克己复礼”的“复”,自古以来人们的正确理解是“践行”(“复”,古人也有其他的诠释,但形成的句意差别不大,“克己复礼”的大意就是“克制自己,践行礼的要求”。)但是文革中为了反“复辟”的政治需要,四人帮大批判组强行把它曲解为“恢复”,这样“复礼”便成了“恢复周礼”,而余秋雨先生又把这一说法带到了今天。
当然,余秋雨先生刚刚赞扬过汉语的“柔韧特性”,“能在混沌伸缩当中长久的延续”,那么现在应该把问题归咎于四人帮大批判组呢还是归咎于汉语呢?或者由于汉语的“在模糊中出没,在多义中隐约”,它竟不算错误呢?
“复”这个词的确可以有多种解释,但余秋雨先生所崇仰和借口的汉语的多义性造成的麻烦在这里幸好有一个外部的线索可以破解,使大批判组的说法不成立。考之《左传》的记载,“克己复礼”其实是孔子述而不作引用的一句古话: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按孔子的“古”,起码得是西周时代,如果是“恢复周礼”,这句话就说不通了,就象今天我们不可能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样。另外参以上面所示《论语》中的上下文,“克己复礼”分明是在说个人的修养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也一直是这样理解的,只有四人帮大批判组才把它扯到社会制度问题上。
余秋雨先生的第六个“长寿秘密”,他“对此作过长时间的认真研究,好几年了,可以很有把握地告诉观众朋友”,就是——科举制度,他本人称之为“压底的秘密”,“有了它,一切全齐了。”。对此,我们不谈它的内容,只谈它的逻辑,因为这样比较简单明了而且有趣。在余秋雨先生的心目中,汉语汉字是长寿根本,自古至今中国一直使用汉语汉字,所以中华文明能够长寿;“流转空间”是长寿根本,自古至今中国的空间足够“流转”,所以中华文明能够长寿;“不远征”是长寿根本,自古至今中国人从不远征,所以中华文明能够长寿;“不极端”是长寿根本,自古至今中国人从不极端,所以中华文明能够长寿;诸子百家学说是长寿根本,自古至今中国人一直受其影响,所以中华文明能够长寿——以上各项不管实质上是否正确,在逻辑上无碍,下面就出现情况了——科举制度是长寿根本,科举制度隋朝才出现,后来又被废除了,出现前怎么样先不管,这废除后中华文明岂不要折寿?根据上述的逻辑推导,科举制度的废除便成了危及中华文明寿命的唯一隐患。余秋雨先生所谓“压底的秘密”该不会就是这个吧?

(题外话)

从他对自己的这个“真正的大题目”的一系列阐释来看,搞戏剧的余秋雨先生的确很富有戏剧性,其言论往往孤立地看是正剧,一经联系事实或一经联系彼此便成了喜剧。象他曾在自己的节目介绍片中口口声声地说在文化面前没有人可以当老师,言犹在耳,一上正式节目却不断拎着观众的耳朵“复习”、“温习”(都是他的原话)他前面所讲的内容,这不是很讽刺吗?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多是余秋雨先生反复要求大家“复习”的“要点”,多是整体上的大的逻辑的和史实的问题,而决非鸡蛋里挑骨头,对于一些细节的错误这里就略过了。
不过有一处细节却十分引人注目,他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与世道人心、天下安危紧紧相连,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把文化的事情越做越小,那是近几百年,甚至于近几十年的事情。“咬文嚼字老雕虫”,历来是被中国文化嘲笑的负面角色,甚至于看成是破坏文化的角色。”其中前面的话对不对我们不必管它,因为看来它只是最后一句话的铺垫。按“寻章摘句老雕虫”本是李贺对自己作为诗人的自嘲,余秋雨先生把“寻章摘句”换成“咬文嚼字”,恨恨地发了这一番议论,很象是在讨论严肃问题时塞进的私货,它很容易使人想到那是在影射别人对他错用词语的批评(“致仕”一类),很容易使人觉得余秋雨先生刚刚还那样义形于色地推崇汉语的作用,把它列为中华文明长寿的第一秘密,一转身又如此嫉视对语言使用中错误的纠正,反把指正者指为破坏文化的人(联系到他对汉语“在模糊中出没,在多义中隐约”的称道,是不是也含有某种个人目的,欲使其成为自己“在模糊中出没”的烟幕呢)。当然,以上也许只是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余秋雨先生的节目还在继续,据说还要讲中国文化的消极面,这个题目以前许多人都讲得很好,象鲁迅、柏杨等。余秋雨先生要讲想必应有他的特色。不过这特色人们似乎已经先行领略了一些。在高度推崇科举制度时他也用不少篇幅讲了它的消极面,不过与其他人的视角不同,余秋雨先生主要关注的就是“咬文”、“雕虫”、“谁嫉妒谁”一类问题。由于我们对他刚讲完的中华文明的长寿秘密这个“真正的大题目”已经曾经沧海,剩下的节目就不再叨陪了。由于还要做下去,余秋雨先生还有机会处理他的漏洞,当然他也还有机会继续拐弯抹角地不断回到“咬文”、“雕虫”、“谁嫉妒谁”一类问题上。


——————————————

“凤凰卫视于2006年诚邀余秋雨现身电视屏幕,在《秋雨时分》内带领观众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文化的各个课题,激发观众对知识的欲望。”

“秋雨时分”文字稿: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1/qysf/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