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24日,是國民黨建黨八十週年紀念日,台視公司特別製作了特別節目。沒想到背景音樂裡,竟然出現了<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所有本省人與年輕的外省人都沒發覺,可是爸爸卻感慨的說:「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
一年之前的十月三十一日,皇孫孝武先生掌控的「欣欣」傳播公司,又「欣」逢蔣介石八秩晉七華誕,特別製播了「歌德派」(歌功頌德派)慶祝節目,恩賜台視公司在七點半到九點的黃金檔播出。但就在節目快結束前,觀眾正揉著惺忪的雙眼,銀光幕前卻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
原本那位拄著拐杖的老翁,裂著滿嘴假牙的微笑,揮手向地面通過的校閱部隊,天上也飛來整齊的戰鬥機群,一片薄海歡騰、萬民雷動的景象中,字幕上卻出現了「大哥不好了」五個字,既像偉大領袖的喃喃自語,又像雄壯三軍的高唱入雲。
那一次不但是大內震驚,皇孫侍宦們更是震怒,東廠逡滦l都積極搜證,看看匪諜在做什麼暗號。幸好台視總經理周天翔也是官邸「夫人派」出身,能以「那是九點半歌仔戲要播的台詞」搪塞過去,可見裙帶還是略勝臍帶一籌。然而竟一語成讖,先皇駕崩的惡耗,再沒多久就從天而降了。
長達四十年的戒嚴時代,已毀屍滅跡,無案可尋的不說,漏網殘存的兩萬九千七百零四件政治案裡,能像「偽國歌」與「大哥不好了」這樣不株連瓜蔓的,真可說是絕無僅有。報社怕排字工人忘了在蔣總統之上空一格,乾脆規定在鉛字的「蔣」上綁一空格,以後演員蔣光超也變得偉大起來。
另外像擁護中央被報社工人誤植為擁護中「共」,反共抗俄誤植為反共「投」俄,以致記者、編輯、主編、總編及至發行人一路倒楣上去的斑斑血淚,如今我們都已當做「笑話」來看。也許「戒嚴」的正確解釋,就是我們的不幸,正好成了別人的安慰。
其實1974年11月24日台視播放的「偽國歌」事件,只是因為台視公司從國外進口了一批背景音樂唱片,沒有詞只有曲。而那位倒楣的音效人員,他一聽這歌曲雄壯威武,而且戒嚴時代的台灣人從未聽過「偽國歌」,就自作主張用在國民黨建黨八十週年的慶祝節目裡。結果是共產黨不領情,國民黨更震怒,這姓楊的事發之後哪裡去了,也就無人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