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威尔逊的“同胞选择”理论只是一种臆想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李晋闻 于 2013-05-31, 20:29:35:

回答: 再贴一下斑竹的雄文。 答案:没有足够证据 由 whatistruth 于 2013-05-31, 14:36:44:

性倾向与人的行为偏向(对侄子外甥更关心)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关系。
说同性恋更关心侄子外甥,如同说不爱吃香菜(觉得香菜臭)的人更喜欢上教堂,完全是胡乱猜想。

同性恋的直接原因是感知差异:同样一个美女,在异性恋男子看来,她很性感;同性恋看了,完全无感。
人类的感知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对香菜的嗅觉感知:大多数人觉得香菜是香的,但是就是有少数人觉得香菜是臭的。

性感知的差异与嗅觉感知的差异是同一类差异。


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比例是稳定的。这就说明同性恋基因的遗传,不是依靠特定个体(与同性恋有血缘关系的后代),而是在全体人类都在帮助传递同性恋基因。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5%的可能性是同性恋,才能保证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比例保持稳定。

要是像威尔逊的“同胞选择”理论臆想的那样,只有同性恋的血缘后代在传递同性恋基因,那么可以有2个推论:
1、同性恋者普遍进入异性婚姻的国家,其总人口中同性恋的比例应该显著高于那些同性恋普遍不跟异性结婚生育的国家;
2、像中国这样绝大多数同性恋都结婚生育的国家,应该存在相当数量的世世代代都是同性恋的同性恋世家。

这两个推论都与事实不符。
1、同性恋生育与否都不影响总人口中同性恋的比例。
2、父子都是同性恋的情形虽然是有的,但是比例并不高。同性恋者生育的孩子也是同性恋的比例,大约也只有5%。很多著名的同性恋者,他们的儿子并非同性恋,最出名的例子:艳照门主角陈冠希和他的爸爸。陈的爸爸是众所周知的同性恋,但是陈冠希是异性恋。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