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面是没有什么贬义,但是“苗”人并不愿意被称作“苗”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jhuang 于 2015-04-15, 00:59:12:

回答: 我查古汉语字典,“苗”字没有贬义呀 由 疫苗 于 2015-04-14, 23:19:34:

引用:

一个HMONG人对HMONG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文山苗族网 HMONGB BANGX DEUS DEB·[2010-7-9 1:58:39]


——读《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


  我是在三苗网上认识作者并得知他的著作《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已于2004年出版,于是跑到图书馆借阅过此书。今年在老师的布置下又再一次略读这本关于Hmong人文化的专著。下面所写的只是我作为一名Hmong人对Hmong文化的点点认识与思考。
  《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是我们苗族学者石茂明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扩充而成的专著, 也是海内第一部从“跨国”角度对Hmong人进行专题研究的作品,Hmong人是苗族支系中最大一支,主要分布在苗族聚居区贵州西部、云南南部、东南部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甚至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正如作者所说:“苗族(Hmong人)是一个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十几个国家跨国而居的少数族群,因其独特的历史源流、社会文化及其所居国家的影响,而在族群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典型意义。”于是作者梳理分析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野调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对苗族(Hmong人)的跨国性进行了多侧面的探讨。
  跨国族群(跨界族群)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个族群、多国分布”。由于这样的特征,该领域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它对于我们探讨族群(或民族)与国家的理论关系,是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新取向。在实践上,它对于有关国际关系实践,对于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宁,对于族际关系的和睦共处,对于跨国的边境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对于跨国犯罪的防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书30 余万字, 除“引言”和“附录”外共计7 章, 并有多幅图表、地图及彩照, 可谓图文并茂, 内容甚为丰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作者交代选题缘由,并阐明了本文的术语体系、理论方法、学术意义,介绍了为此研究所做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跨国族群和Hmong人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具体探讨了跨国族群的理论。
  第三章主要概述Hmong人情况,研究Hmong人在苗族这个大群体中的位置,及其主要分布、人口、语言等社会文化。
  第四章从几个历史个案着手,论述Hmong人作为跨国族群中国一侧的边民在国内外的机遇。
  第五章以国别为序,详细介绍Hmong人在其跨界分布的几个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并探讨四国Hmong人的历史渊源、分布状况、政治参与等问题。
  第六章以专题的形式,细致探究跨界Hmong人的几个重要而又基础性的问题,一是族名族称问题,二是支系问题,三是姓氏家族问题,四是语言文字问题问题。
  第七章结论,对全文的论述和观点做了总结。
  在没有读该著作之前,或许,我与大多数苗族知识分子(特别是Hmong人)一样,对于自己所属的这个族群--苗族(Hmong人),常常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从史籍及相关资料中知道自己所属的族群的跨国性或者说是世界性,知道这个族群“是中国一个十分古老的族群……远在唐宋以前,甚至于先秦时期就生活在中国中原大地,那些时代的汉文史籍中对苗族先民也有记载”(《跨国苗族研究》P95),是人类史上一个苦难最深重的族群之一,一个迁徙时间之久、历次之多、路线之长属世界罕见的族群之一。但是,对于他们的迁徙原因、迁徙路线、分布情况,并没有确切的了解。阅读了石老师的《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许多问题忽然获得解怀。所说的与自己对照相比,豁然知道原来我们平时说得Hmong,跟老师解释的一样是“人”的意思。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知道苗族(Hmong人)的族源、分布的地区及人口数量、迁徙的路线及原因、语言文字的异同、族群与国家的关系……一系列从来不知的东西一下子基本了解明白了。
  作为Hmong人,我对自己民族(青苗)的文化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因为苗族的著作所介绍的文化习俗、民族习惯,基本上是以黔东南和川黔滇交界苗族为介绍对象,好像与我民族特别的远,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在阅读完《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这本书后,才感觉到与自己的生活相关,才意识到有种民族认同感。该书既从传统的经验来考察这个特殊的族群,又以全新的观念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族群起源、称谓、迁徙、人口、婚姻、分布状况、跨国的根源、迁徙的无奈与尴尬、居住特点、经济、文化、语言文字、国家与族群的关系等等多视角观照这个族群,多方位进行分析研究,给人一幕了然。
  作者对于族称“苗”和“Hmong”有深入细腻、详细的研究。他认为, 当前中国56个法定民族之一的“苗族”经历了一种接受统一族称的认同过程, 并把这一历史和当前苗族支系众多的现实从“名从主人”原则和“主位- 客位”两分的文化视角予以新的阐释。并强调,“蒙”等自称只是对“苗族”术语的说明性文字,“苗”是一个以汉字为根本的中心词, 在苗-汉的跨语际读写中, 主客的关系被悄然置换,“不是‘苗族’自称‘蒙’, 而是有一个自称‘蒙’的群体被汉语称为‘苗族’; 不是‘白苗自称蒙逗’, 而是一个自称‘蒙逗’的群体被汉语称为了‘白苗’”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称呼自己为“Hmong”或者“阿Hmong”,我们不喜欢被称为“苗”或者“苗子”。而“苗族”是他称,是ZF法定的。由于50多年来党及中央ZF的“民族政策”比较得到我们同胞的欢迎,于是才逐渐接受了“苗族”这个称呼。这一点是我看完该书后感受最深的。所以奉劝那些要去苗族地区的朋友禁说“苗子”。
  上面仅仅是我读完《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后,对其所说的肤浅的认识,不对之处还望老师指出。


(注:本文参照相关学者文章内容整理并结合本族群情况写于2006年12月,今发在论坛供各位同胞参阅并指出不足之处)

【转自“三苗网论坛”,作者yxkas】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