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敬畏当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自然是可以欣赏这个“活博物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bingo 于 2005-6-03, 13:07:48:

回答: 怒江的脸色,汪敬畏的脸色 由 bingo 于 2005-6-03, 13:02:51:


-----------------------------------------------------
  生活在怒江和澜沧江峡谷里的民族群体,一代一代地传衍
着,一代代的人们重复着上一代人生命的轨迹。江河与大山似
乎是一道道时光的栅栏,挡住了时代运转的车轮,分隔出了一
个个鲜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直到20世纪中叶,在那里还可览
遍人类历史进化链条最前端的各个环节,可以身临其境地目睹古岩画上、线装书里记录下的种种情景。

  也有人说,留住城里人欣赏的“活博物馆”,对山里人来
说就是开化的滞后。有例为证:山里人对时间的概念,在人口普查登记年龄时遇到了麻烦。问到生在哪年哪月时,一位山民睁大眼睛,抓着脑袋想了好一阵,答道:“听我爹说,我生在
小河水枯干了的那一年,荞子花刚刚开的时候。”

  怒江中上游的高山峡谷没有平展肥沃的土地,人们为了种
上簸箕大的一块苞谷地,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般攀岩登崖。有一次,一群外国友人沿怒江而上,陡峭绝壁的山腰上一块不大的苞谷地突然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大家一边惊叹一边摇头,谁也看不明白,主人是怎么攀到那里耕种的。
------------------------------------------------------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