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图)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095 于 2016-06-01, 23:02:46:

回答: 吃水不忘挖井人,先富全靠总设计:国土官员当掮客 拎地产商几十斤钞票送区委书记 由 095 于 2016-06-01, 23:00:34: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2:11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图)



图为瑞金长征广场。(记者李岩宏摄)

  本报记者冯春鸣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江西瑞金市沙洲坝镇人民为怀念毛泽东主席当年亲自为群众打井而在井边竖立的一座纪念碑,这口水井也亲切地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红井”。昨日上午,来自厦门吉美大学的梁教授郑重地在“红井”里舀上满满一壶水,准备作为最好的革命教育教材带给女儿。

  1933年,瑞金沙洲坝一带群众饮水困难,有的群众认为打不出水来,有的认为此处是龙脉,不能打水,为此宁愿舍近求远去挑水。群众利益无小事。毛泽东和当时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亲自动手,给当地群众挖出了一口甘甜的水井。此后,这口井成了红军和当地群众鱼水深情的纽带。红军开始长征后,国民党曾填埋了这口井。但当地群众重新挖出了这口井。直到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这口井一直是当地百姓的饮用水源之一。

  梁教授一边舀水一边对记者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年轻人不懂得如何吃苦。“红井”的故事正是红军精神的生动说明。他要把这瓶井水作为活教材,既教育自己,也教育孩子,时刻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旧址内,不少领导人的住所与群众住房紧紧地挨在一起,有的甚至是楼上楼下。毛泽东住所旁的一间群众住房引起了记者特别注意。这间当年谢大娘的住房就在毛主席工作人员住房的楼下,屋顶奇怪地开了个天窗,覆盖着玻璃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毛主席发现谢大娘的住房潮湿、阴暗,生活不便,要求解决谢大娘的采光问题。不久,谢大娘家墙上开了个大窗户,屋顶也开了个天窗,屋里顿时亮堂了许多,谢大娘为此感激不已。

  在当年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瑞金,处处流传着红军与当地群众鱼水深情的故事。毛泽东等领导人砍柴送军属,送棉被接济群众,亲自挥镰与群众一起忙夏收等故事广为传诵。这不禁让人想起“红井”边毛主席的一段名言:“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到战线上去么?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去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医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那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也许,这就是红军深受群众拥戴、长征每到一处都能得到百姓主动帮助的原因所在吧。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