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fisher 于 2016-06-23, 19:16:11:
回答: “与日军作战10场”?纯粹谎言。那时中共内部规定是“不惹日本人”,谁惹谁犯纪律 由 新平 于 2016-06-23, 10:54:36:
数据以吴法宪回忆录为准。若吴没有列出数据,则在数据后标问号。
1. 日军
• 时间:1937年9月25日。
• 地点:平型关。
• 战斗起因:伏击日军。
• 吴部及兵力:八路军一一五师。
• 敌军及兵力:日军板垣师团二十一旅团
• 吴部伤亡:
• 敌军伤亡:消灭1000 多。
2. 日军
• 时间:1938年2月底。
• 地点:山西隰县午城镇。
• 战斗起因:进攻占领午城镇的日军。
• 吴部及兵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近4000 人。
• 敌军及兵力:日军二十师团一个中队。300 人?
• 吴部伤亡:100 多人。
• 敌军伤亡:全歼300 人。
3. 日军
• 时间:1939年4月底。
• 地点:微山湖西。
• 战斗起因:日军扫荡。
• 吴部及兵力:苏鲁支队12000 多人。
• 敌军及兵力:湖西地区日军,1000 多人。
• 吴部伤亡:
• 敌军伤亡:?“每进行一次伏击,都能杀伤一些日军。我们打了五六次这样的小仗。”
吴部战术:在公路旁边的各个村子里,分散伏击坐汽车出来扫荡的日军。
4. 日军
• 时间:1939年6月初。
• 地点:安徽铜山县张山集和褚兰集。
• 战斗起因:日军扫荡,包围吴部。
• 吴部及兵力:苏鲁豫支队,10,000多人?
• 敌军及兵力::徐州、夹沟、宿县、灵壁、睢宁、时村日军,近6000 人。
• 吴部伤亡:600多。
• 敌军伤亡:
吴部夜间突围。
战后,“一九三九年六月底,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来访:
陈光指示:“强调主要是发展根据地,压缩敌占区,消灭伪军、孤立日军、建立和扩大自己的队伍。在战术上,要尽快打小仗、打胜仗,以牵制敌人兵力。他还告诉我们,对津浦路、平汉路、陇海路,暂时都不要去破坏它,破也破不了。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力量去控制敌人的交通线,所以任何的破坏都只能是暂时的。相反,如果我们那样做了,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促使敌人发动大“扫荡”,增加我们活动的困难。”
一句话,躲开日军,不要吸引日军注意力。
5. 日军
• 时间:1939年7月初。一九三九年七月初,出发的第三个晚上。
• 地点:安徽宿县以南杨屯集。
• 战斗起因:日军扫荡,宿县、固镇、灵壁日军三路来袭击。
• 吴部及兵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及七大队一部,3500 人左右。
• 敌军及兵力:2100-2400 人。
• 吴部伤亡:
• 敌军伤亡:
吴部夜晚突围。
6. 日军
• 时间:1941年7月20日-8月底
• 地点:苏北盐城、阜宁一带。
• 战斗起因:日军扫荡。
• 吴部及兵力:新四军第三师,第一师部分部队,20,000 —25,000人?
• 敌军及兵力:日伪军一万七千多人。到七月上旬,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第十二军一部及伪军李长江残部,17,000多人。
• 吴部伤亡:1000多。
• 敌军伤亡:伤亡1,900人,俘虏1,000多人。
过程:日军扫荡,占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以后又占领阜宁,并在四周清剿。新四军分散转移和隐蔽集结,尾随袭击,正面迎战,破坏交通,围困攻袭苏中日伪各个据点。大小战斗一百三十余次。日军最后停止扫荡,撤退。盐城、阜宁一直被日军占领,直到45年4月。
7. 日军
• 时间:1942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左右。
• 地点: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分区和十旅旅部的所在地小糊庄、陈圩、张圩等地。
• 战斗起因:日军伪军扫荡。
• 吴部及兵力:新四军三师十旅,6,000—7,000多人?
• 敌军及兵力:日军第十七师团一部及伪军第三十六师,共5,000 多人。
• 吴部伤亡:?
• 敌军伤亡:?
十旅主力及党政机关跳出合围圈。日伪军建立据点,分割根据地,分区清剿。吴法宪部打游击战骚扰。孤立日军,重点打击伪军,歼灭伪军。一个月后,日军停止扫荡,据点仍然存在,根据地仍然被割成几块。
8 . 日军
• 时间:1943年1月 至4月14日。
• 地点:盐阜根据地。
• 战斗起因:日军扫荡
• 吴部及兵力:新四军三师,一师四师配合,30,000人?
• 敌军及兵力:2万4000多人,日伪军。
• 吴部伤亡:?
• 敌军伤亡:1800多人。
新四军避敌锋芒,和日军兜圈子。后期在日军要撤退时,集中兵力,适时反击。日军撤退后,新四军基本上恢复了原有的根据地。
9 . 日军
• 时间:1943年3月下旬。
• 地点:盐阜根据地陈集。
• 战斗起因:上述反扫荡晚期的一场战斗。
• 吴部及兵力:新四军三师八旅,6,000?
• 敌军及兵力:日军一个中队加伪军,500多人。
• 吴部伤亡:200-300 人。
• 敌军伤亡:全部消灭500 多人。
10. 日军
• 时间:1943年3月中旬。
• 地点:淮海根据地六塘河刘老庄。
• 战斗起因:日军扫荡晚期,发现刘老庄有淮海区领导机关。
• 吴部及兵力: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一营四连,82人。
• 敌军及兵力:1,000多人。
• 吴部死亡:82人。
• 敌军伤亡:1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