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fisher 于 2016-07-06, 08:54:07:
回答: 李学生的文章链接 由 whoami 于 2016-07-06, 05:33:53:
关键词:轻质弹簧;性质定理;伽利略不变性;力学相对性原理;机械能守恒
中图分类号:O 313.1 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1]- [19]都有这样一个题目:
一质量为m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组成一体系,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墙面相连,小球做一维自由振动.试问在一沿此弹簧长度方向以速度u相对于作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里观察,此体系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但是我们必须本质地看待力的作用点问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必须作用在有质量的点上,因此在研究弹簧振子和单摆问题中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在弹簧振子问题中,一般不考虑弹簧质量(如果考虑弹簧质量,在各个惯性系机械能都不守恒,就不是弹簧振子了,这与实验中的弹簧是有区别的,实验中的弹簧由于具有质量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因此弹力的作用点是振子(或者说小球),而不是弹簧.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弹力的作用点在弹簧,才导致了这个问题争论了30多年,弹簧振子问题类似于重力场,我们一般不把地球对于重力场的作用力和重力场对于物体的作用力看做两个力重复计算,单摆问题中我们也不把悬挂点对于摆线的作用力和摆线对于摆锤的作用力看做两个力,因为摆线也不考虑质量.
这是在一个速度为u的惯性系,观察,一个由弹性力引起的简谐振动,动能和位能(当然忽略会转化的热能)总和是否守恒的问题.不能认为:在一个惯性系,观察到另一个运动系与自己有位移,另一个运动系中的某个没有位移的力就作功了.
解:在地面系观察时,以小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o,以弹簧长度方向且向右的直线ox为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一维坐标系如图1所示.
在地面系观察时,在弹簧振子体系中,因为振子或小球仅受到保守力弹力f的作用,不受任何外力和非保守内力的作用,所以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即弹簧振子体系的机械能守恒.
在地面系,设小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所受到的力、动能、势能、机械能分别为x,v,a,f,Ek(t),Ep(t),E(t);在小车系,小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所受到的力、动能、势能、机械能分别为x1,v1,a1,f1,E1k(t),E1p(t),E1(t).
则据伽利略变换有:
x1xut,v1vu,a1a0a,f1ma1maf.
E1k(t) m  m(vu)2 mv2mvu mu2Ek(t)mu.vC.
dE1k(t)dEk(t)umdvdCdEk(t)um dt0dEk(t)ufdt.
dE1p(t)f1dx1fd(xut)f dxufdtdEp(t)ufdt.
dE1k(t)dE1p(t)dEk(t)ufdtdEp(t)ufdtdEk(t)dEp(t),
d[e1k(t)e1p(t)]d[ek(t)dep(t)] ,
dE1(t)dE(t)0.
所以,在小车系观察时,小球即弹簧振子体系的机械能守恒.
参考文献:
[1] 高炳坤.力学中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j].大学物理.1995(5): 20~24
[2]李光惠,高炳坤.对“力学中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的补充.1996(10):44~45
[3]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 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4.
[4]高炳坤.能量追踪[j].大学物理,2001(3):15~16.
[5]高炳坤.一个保守力做的功等于势能的减少吗[j].大学物理,2001(5): 19~20
[6]高炳坤.从4个参照系看弹射过程. 大学物理,2010(7)
[7]蔡伯濂.关于讲授功和能的几个问题,工科物理教学,1981(1),7-13
[8]王立、张成华.机械能守恒定律具有伽利略变换不变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9]李兴毅,陈健,赵佩章,赵文桐. 伽利略变换的物理意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10]裴永伟,籍延坤,吴振声.物理规律的协变性与可变性.沈阳大学学报,2005,(17)4,100~104
[11]李兴毅,陈建,赵佩章,赵文桐.伽利略变换的物理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39~4
[12]郑永令,力学(2004年1月第2次印刷):194页.
[13]冯伟.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参照系——对力学中一个问题的讨论.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86(4)
[14]朱如曾.弹簧振子相对于运动惯性系的机械能不守恒——关于‘对一道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答案的商榷’的商榷.物理通报,2015(4):100~103
[15]孟昭辉,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参照系问题——对“一道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答案的商榷”一文的不同意见.物理教师,2015(2):94
[16]李学生,师教民. 对一道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答案的商榷. 物理通报,2014(9):119~120.
[17]刘一贯.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协变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155~157
[18]史玉昌.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大学物理,1988(7):16-17
[19]刘敏,孙皆宜. 再论机械能守恒.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