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Fuzzlogic 于 2017-01-25, 09:19:49:
5月。坐落在北京前门东面一箭之遥的共青团中央淡黄色12层大楼,又一次成为新闻单位瞩目之处。五四青年节刚过,5月9日,中共中央发了19号文件,向全国各级党组织批转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和中共山东省委的报告;同一天,通过新华社向全国公开发表;第二天,全国所有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批复和报告。
元老们的题词也陆续来了。
那天,团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收到部分题词后,通报了宣传部。我们几个年轻人好奇心盛,一起涌去瞻仰真迹。不料秘书们已经把手迹锁进了机要档案保险柜:“兆国同志交待了,发表之前一律不外传。”
“外传?我们参加题词拟稿,还是‘外’?”
“对不起,反正兆国指示不能给秘书处以外的人看。”
“那……我们要请新闻单位发稿呀!”
“好办,”秘书处副处长早有考虑,“到公布的那一天,你们领摄影记者来拍手迹,文字记者嘛,我们给准备题词打印件,由你们去散发。”
“……”我们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又不满地问,“搞这么神秘干嘛?”
他们倒是耐心解释:“有历史教训呀!1963年那次毛主席为学雷锋题词,本来定好了公开发表的日子,不知怎么控制不严,让一家小报抢先把照片发出来了!”
哦……不知真耶假耶?没想到这活剧的后台也“内外有别”。不得一睹真迹,只好悻悻而归。
5月10日,军委办公厅通知团中央:叶帅今天题词了。八位元老的墨宝总算都齐了。很好,一切可以按预定计划进行,我们马上通知新闻记者明天来。
第二天,团中央宣传部熙熙攘攘,记者们来催要题词了。我们却得知一个意外的消息:叶帅题词尚未送到,秘书处暂时无法打印散发。
怎么回事?团中央赶紧打电话催问军委办公厅。他们也着急了:叶帅正在广东休养,只知道昨天他题了词,至于题词在哪儿……我们马上打长途电话找他的秘书和警卫参谋要!
广东方面回话:题词不是昨天与别的东西一齐空运回京了嘛!你们在卸下的东西中仔细找找。
仔细找找,没有。肯定还在广东。再打电话!
京广两地,热线往来,折腾了好一气,终于还是在广东那边找到了。空运过来来不及,那就电传发过来赶上记者发稿吧,原件随后再发来。
我们这帮工作人员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电传倒是快,一得知叶帅题词的内容,我们又傻眼了:他与邓颖超写的是同一条——我们代拟稿中的第六条:“青年先锋,时代楷模”!
两位老革命家不约而同选中这条最短的题词,给我们宣传上出了个大难题!读者、观众肯定大惑不解:叶帅与邓大姐的思路和用词怎么绝对雷同?莫非事先商量过?不,真商量就不会撞车了。那么,是有人导演的?导演到老一辈革命家头上了?!
从团中央书记到我们跑腿打杂的紧急开动脑筋,相熟的记者也你一言我一语帮着出主意: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请他们中哪一位赶紧改题?给两位元老的秘书打电话,都碰了一鼻子灰。再说,也确实来不及。实在无奈,团中央一把手王兆国拍板了:就这么发稿,有副作用就让它有副作用吧!
事过许久,才有一个小伙子说(当时文中我没有点出名字,这“一个小伙子”,就是令计划。——老高注),他当时想起一个主意:把这两句话八个字一分为二,叶帅与邓大姐各取一半,一位留下“时代楷模”前一句,一位留下“青年先锋”后一句,不就避免了雷同?但他当时“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竟没献出这锦囊妙计!
记者拿到赶印出来的题词打印件,赶回各自的新闻单位发稿,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心力交瘁,一屁股坐下来审视题词——当然,是打印件。邓小平选的是我们代拟稿中二条:“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最近一年,他讲了好几次“三有一守”,这一条正是为他准备的。除了邓小平、叶剑英和邓颖超是一字未改地选用代拟稿,其他元老作了些文字小改动,却都未超出代拟稿的内容范围。
一个多月的沉寂结束了。新的宣传洪峰隆隆而至。张海迪这个典型,上到了中国政治宣传的最高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