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bluesea 于 2017-04-08, 11:41:34:
今天和妻子带着孩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夜市。简单描述一下火爆的场景:首先进入夜市要排队,下午4点开市,我们是4点50到的,人还不多,大约排了几分钟就进去了。等我们进去后,后面的队伍越排越长。
即便这样,进入夜市后,每个小吃摊位还要排队。最受欢迎的芒果奶昔排了半小时。还有一款大肠包小肠,我看队伍实在太长活生生吓跑了。
台湾小吃价格呢是属于略高的,同样一串鱿鱼烧烤,上海其他地方大约十几元一串,士林夜市这里要20元一串。一个烤扇贝,上海同样地方要15~20元,士林夜市要30元。
味道么,我公平的说:确实好!比如有款煎包,里面放了各种菜,酱料味道怪怪的,妻子不习惯我倒非常爱吃这种酸酸甜甜的口味,煎包里面湿软外面酥脆,做得非常用心。
还有一种面粉,名字我一下叫不出来,台湾阿伯说那是他们从小吃到大的小吃,是一种做得非常细的面,入口顺滑。海鲜口味,儿子跟我抢着吃。当然还是因为排队太厉害,一些经典小吃比如蚵仔煎什么的,没吃到。还有一款什么烤股子肉,开市不到2小时就卖空了。压根就没机会吃。
店主们我观察了一下,清一色闽南口音的,应该确实是台湾老板。有几个摊位不那么忙我去跟店主闲聊,也证实了这点。
虽然蔡英文上台后,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很僵。可是美食当前,大家实在顾不上政治那点屁事。碰到有女孩子死作男友要买芒果奶昔的:“就要吃这个嘛~~~”
“看上去好好吃啊~~~~”
“排队是长,不过看上去出来的很快啊~~~”(妹子瞎的,1分钟才出1,2杯,按队伍规模起码半小时以上) 。
她男友绕不过,排队等,她自己高高兴兴去跑到其他摊位去觅小吃了。
当然也有不走心的摊位,比如那个卖车轮饼的。车轮饼?虽然大家都知道那个确实正宗台湾小吃,可是这个小吃在大陆早就普及了不要再普及了,随便一个地方就有得吃。所以这个摊位万红之中一点绿,摊位前冷冷清清的。
我们三口吃完,一算,好家伙一不小心让民国赚了400多大洋啊。这算是我们在小吃上花得最多一次了。当然这包括妻子带回家的奶酪包子若干。
根据摊主随口说的营业额我自己观察的情况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个周六一天,一个摊位一天做1~2万应该是差不多。40个摊位,一个周末大约百万,一周大约200万,一个月就可以达千万。他们总共计划开始7个月,总体营业额可以达上亿。
可是这才是上海南郊一个很小的角落啊,30个摊位圈出地方也很小,不过才60个座位,很多人都是站着吃的。以上海目前的消费力,在上海各个地方,开上4,5家规模翻倍绝对没问题啊。这营业额,足够做IPO搞成上市企业了。而且士林夜市广告也没怎么搞,我自己都是别人告诉我的,这要拉几个台湾明星,比如小S之类的,宣传一下,那还不火死。
我们一家三口4点半进场吃到7点半离场,我开车刚离开停车场,几个小年轻开着辆豪华跑车,呼啸着,瞬间就把车位给补上了。牛逼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