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倌一起重返母校,几乎30年了,毕业后第一次返回。往事往人往物一一浮现,我们感概颇多。最意外的是发现我们俩记忆的差别。
倌对校园里的老建筑都能一一叫出名称,对城市里的街道及商店也记忆犹新,如数家珍。还开车带我瞻仰了当年的中国店。
而我对这些居然一点记忆都没有,进了校园没一点点熟悉感,到了系大楼门前都没感觉。当倌告诉我这就是系大楼,我努力回忆还是没印象。在这里进进出出了5年啊,真是难以置信!
直到走进系大楼,电梯,楼梯间,走廊等等,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熟悉。特别是走廊尽头墙壁上挂着的黑色电话,那电话牵涉人和故事纷纷浮现。这才发现我对人和事的记忆比倌强。
虽然教过我们的教授们大都离开或退休了,我们这次还是遇见了4位当年的教授,非常开心。一起回忆我们在校时的年代,很多故事和人又有了新的细节和角度。大家谈得像老友重缝,满满的都是从心底发出的笑声和愉悦。
细细回想起来,我们在母校不仅仅从教授及书本那里学到专业知识,还从教授,秘书及其他管理人员那里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