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复兴完成62%研究者:曾报46%高层嫌低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098 于 2017-04-06, 00:21:12:

回答: 这是什么样的国家? 由 zhangqq 于 2017-04-05, 18:29:00:

http://news.qq.com/a/20120807/000167.htm


中华民族复兴完成62%研究者:曾报46%高层嫌低
2012年08月07日05:54重庆晨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华民族复兴完成62%研究者:曾报46%高层嫌低

  针对众人质疑,发改委专家杨宜勇表示,62%是通过类似小康指标的衡量体系算出的数据

  作为民族梦想,中华民族还有多久才能伟大复兴?“最科学”的说法是,已经完成了62%。3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称,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即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复兴进度引发广泛争议,“62%”一度成为调侃用词,甚至有人质疑杨宜勇从中获利。

  针对外界质疑,杨宜勇5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回应,2007年,他们就发布了第一份民族复兴报告,5年之后,他和同事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这份新的报告,其间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

  “复兴”可否量化?

  复兴只要是目标就可量化

  此次公众对于“民族复兴”能否量化争议最大。而古今中外,也未有将“民族复兴”作为一项指标体系来考量的先例。

  杨宜勇对此回应称,国际上没有不代表中国不能做此类研究。在国外比较主观的“幸福指数”都可以测量,国内安徽也出现了“科学发展观指数”,那么“民族复兴指数”又有何不可?杨宜勇说,他在研读中共主要文献时注意到,到21世纪中叶,即建国100年左右,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蓝图”的一个重要节点。如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目标,那么它就是可量化的;如果它不是一个目标,就不可以量化,将来也无从检验,那么提出“民族复兴”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就像奥运会,不仅是自己跑,还要看你跟别人怎么赛跑。‘伟大复兴’不是你自己和以前比提高多少速度,关键是你和别人比。”

  如何量化复兴了多少?

  量化指标受小康指标影响

  根据《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显示:首先将复兴指数作为一级指标;其次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民素质、科技创新、资源环境、国际影响等六大指标为二级指标;最后,将二级指标再分解,最终选择了29项三级指标,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权重最高,为0.25,包括:GDP与人口份额的匹配度、人均GNI、全球500强中国企业营业额、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重;另外像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重要指标都在其中,尤其是,大量指标都备注了“同年度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等。

  不过,其中不少指标与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全面小康”指标相似,杨宜勇表示,“民族复兴”的指标体系的确受到了小康指标的启发,“不过,我们选取了更有特色的指标”。

  何谓“伟大复兴”?

  不是简单回到曾经的辉煌

  而另一个争议焦点是,民族复兴的内涵是什么,是不是要恢复到中国历史上大汉、大唐的地位才算“复兴”?

  杨宜勇解释说,“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中华民族古代曾经的辉煌,而是要“恢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其中包括: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各领域整体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和法制更加完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实现祖国统一。

  “1820年,我们的GDP是全球的1/3,唐朝时GDP可能占全球的60%,这种意义上的民族复兴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指标是GDP与人口份额的匹配度,而不是GDP数量。”杨宜勇也坦陈有些指标难以量化,比如民主政治,最后只能选择可以量化和在国际上找得到参照数据的指标。

  五年何以复兴了16%?

  高层曾表示当时的数据偏低

  2007年,杨宜勇发布了第一份民族复兴指数报告,以2005年数据为基础,得出的结论是完成46%的复兴任务。而五年后的“光速复兴”引来了包括学者在内的众多质疑。学者肖余恨就表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从近代开始,也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仅仅五年内,复兴指数就提高了16%,占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复兴指数的1/3强,这客观吗?

  杨宜勇的解释是,此次和2007年的测算标准一样,但实际上应该有所变化了,比如人均GNI(国民总收入)确定的现代化目标值是8000美元,这是2006年世界银行中等收入国家的边界标准,而最新标准已达到12000美元,所以原来的目标低了。此外,城市化率目标(60%)也被低估了,目前中国已经有51%。因此“复兴”速度快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五年中国GDP平均增速达到11.2%,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此外,杨宜勇还表示,2005年将46%的数字向高层汇报时,得到的反馈是低了,今年尚未向高层汇报,目前也没收到官方层面的反馈。杨宜勇还表示,国际上也是报告结果与大众感受相验证,偏离太大将对标准做适度调整,但是调什么,调零点还是调刻度,或者两个都要调,需要反思。“这个测算每5年一次,目前不考虑增加更多的指标。”

  本组文据中新社、《第一财经日报》

  杨宜勇说,他和同事完成的这份报告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

  微言>

  必须警惕62%的虚妄

  @人民日报:专家最近宣布,经三级指标体系测评,民族复兴任务已完成62%。然而,当湖南永州遭强暴幼女的母亲因上访被劳教的新闻传出,这一数字显得如此苍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应只有GDP和奥运金牌,复杂的数理模型中,更应包含百姓的权利与尊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北京晨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动态的,它的目标不断在改变,既然谁也不知道100%、62%从何而来?第二,“军事支出占GDP比重”、“全球500强中国企业营业额”等指标设置太随意,秦始皇时全民皆兵,清末官商伍秉鉴曾是世界首富,结果如何?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复兴吗?如果没有价值复兴,这个复兴反而是件令人恐惧的事,可价值层面的东西,如何量化?必须警惕62%的虚妄,因为它是用科学的名义弘扬迷信,用理性的假面倡导反智,科学研究本应有良知,如果成了高级的欺骗技术,则一个社会的常识基础就会被松动,而没有常识的社会,注定没有未来。

  @汽车汽车ccc:我是真的很好奇,能不能请这个专家先告诉中国人民,如果100%复兴的话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因为照这个专家说的速度,也就是2、3年的事情了!

  @蝈蝈不是Superman-SJCRUC:昨晚没睡好,只睡了62%,今早早饭也只吃了62%成饱,看来我只剩下62%可活了,谁给我个机会把我迅雷里那下了62%的片儿的种子给补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