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柯| 相亲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平静幸福 于 2024-05-09, 19:58:05:

相亲
文/劳柯

我自己没有相过亲,但我见过别人相亲。见人相亲都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城市里自由恋爱已经很时尚,而在农村相亲依然是青年男女相识最重要的渠道。

“相亲”又称“见面”,见面之后就是结婚,所以见面非常隆重,男女双方各式各样的亲戚都会参加。见面的时候人声鼎沸,宛如开大会一般。因为参加的人员实在太多,见面的仪式会在村子附近的空旷地带举行。男女双方的亲戚各成一队,男方这边人都会给女方带礼物,而女方那边的人大多空手。

女方的人是来看那个男孩的,而男方的人是来送礼物的。

因为人员实在太多,男孩和女孩也就没有时间说话。双方家长也不管男孩女孩有没有机会交谈,既然收了礼物,那终身大事也就定了,接下来也就是交换生辰八字,找个好日子结婚。结婚以后,就开始过日子,生娃养女,一日三餐,然后就有了爱情有了家庭。

爱情不是谈出来的,而是过出来的。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或者结婚之前从来没有说过话的人,结婚之后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

因为‘见面’的重要,也就不能随随便便见面,见面之前是要有人牵线的。牵线的人我们叫‘媒人’。媒人有专职媒人和客串媒人,客串的媒人是从以好事为目的,而专职媒人是以赚钱为目的。原来的专职媒人和现在的婚姻介绍所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原来的媒人找客户,现在的客户找婚姻介绍所。

因为媒人要自己找客户,他对附近村各家人的情况都非常熟悉。谁家的女儿长大了,谁家的儿子长高了,谁家和谁家是亲戚,谁家和谁家门当户对,这些媒人都了如指掌。家里如果有待娶小伙,那家的父母见到媒人就会满脸堆笑;家里如果待嫁的姑娘,那家的父母见到媒人就会趾高气扬。待娶小伙的父母见到媒人,就会说:“啥时候吃我们家儿子的红鱼啊?”媒人见到待嫁小姑娘的父母,就会说:“我啥时候能吃闺女的红鱼啊?”我们那儿把鲤鱼叫红鱼,结婚的时候鲤鱼是必上的一道菜。

有了媒人的牵线,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也就认识了。无论男方还是女方都不会轻信媒人的话,他们都会到对方所在村里去打听对方的情况。打听的时候如果遇到是对方的朋友,听到也都是好话;如果遇到的是对方的仇人,听到也就都是坏话。于是打听一次不行,要打听好多次,如果听到好话的次数比坏话的次数多,就会觉得对方是好人家,然后就会商量见面。

一旦‘见面’了,也就有了‘约’,也就很难毁约,正所谓一面定终身。

我读初中的时候,周围的朋友已经有人‘见面’了,我读高中的时候,小时候朋友大多‘见面’了,唯独我没有媒人问津。我老爹的脊椎比较硬,即便这样他都不会对媒人点头哈腰,他确信总会有人上门来说亲的。有一天他远房一位孙女婿上门说要给我提亲,所提的人是我老爹好朋友老朱的女儿。老朱我见过,但我没有见过他女儿,我老爹只在老朱女儿小的时候见过。

我老爹和老朱是生死之交,他可以随便到老朱家去,老朱也可以随便到我们家来,于是我老爹就骑车去老朱家。老朱见我老爹来访,自然是好酒好菜地款待。那个时候很少村里有饭馆,这好菜也就在家里做,我老爹就见到老朱家里的一位小姑娘。吃完饭回到家以后,我老爹对我娘说:“老朱的姑娘长得不好看,才十几岁跟小媳妇似的,如怀孕了一般。”

那次提亲就那样结束了,那是我离相亲最近的一次。

我老爹没有看错,他看到的确是个小媳妇,那人是老朱儿媳妇,而且当时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几年后我老爹还是见到老朱家姑娘了,据他说那姑娘长得非常俊。具体是怎样一个‘俊’法,农村人不会说太多的形容词,于是我就只能自己凭空想象了。

如果我老爹当时没有认错人,很难想象我现在会是什么情况,可能已经儿孙满堂了。儿孙满堂不需要爱情,只需要结婚。因为爱情结婚的人大多都会鸡飞狗跳,也就不可能儿孙满堂了。

我老爹去世的时候,他所有的生死之交和八拜之交们都去世了。老朱比我老爹早走几年我不太清楚,但我终究没有见到那位很‘俊’的姑娘,她也许根本就不知道有人曾经把她介绍给我们家做儿媳妇。
02/28/24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