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tsa 于 2018-08-17, 00:23:51:
一年拆违6000万平米,“减量发展”下的北京房租暴涨
来源:微博 黔财有话说_塞冬
执行力爆表
最近身边许多人都在讨论北京房租暴涨,15%算良心,25%也不少见。
昨天一位师弟问我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房租的涨幅明显超过了工资涨幅。
这位师弟是top2大学商学院毕业,毕业没两年,收入还不算太高,房租上涨带来了不小压力。
许多人都认为是以自如为代表的中介垄断了房源,我认为,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拆违。
从2016年开始,北京开始了史上未有的拆违行动,执行力之强是以前没见过的。
人防空间群租地下室、城中村加盖、集体用地的“工业大院”...一个个以前拆不动的硬骨头全都被雷厉风行地迅速拆掉。
有人说是去年底工业大院火灾导致了拆违力度的增强。实际上,拆违开始暴增的时间点还要更早一些,聚福缘火灾算是为合理性背书。
2016年前几年,北京每年的拆违任务是1500万平米左右(经常完不成)。
2016年拆违完成量是2979万平米。
2017年的计划是4000万平米,实际完成是5985万平米。
北京:2018年计划拆违4000万平方米还绿1600公顷
2018年的计划也是4000万平米,前4个月就完成了1640万平米,今年达到去年实际完成数应该是不难的。
北京:前 4 个月拆违逾 1640 万平方米 完成全年计划 41%
对面积有点概念的人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通常会是——不可能吧,怎么能有有那么多?
4000万平米建筑面积,按2的容积率就是要拆20平方公里的违章建筑——相当于5个清华大学的占地面积。
每年拆掉盖满5个清华面积的房子,有点超出我的想象力。
要知道,北京国有土地上的所有住宅建筑面积也就不到5亿平米(北京统计年鉴)。
当然了,大部分违建都不在国有土地而是在村镇集体土地上、也不全是住宅。
这里的意思是——6000万 vs 5亿,北京现在每年要拆掉相当于全市城市住宅总面积1/8的各类违章建筑。
而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7,北京2016年竣工的所有房屋,包括城镇和农村、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全算上,也不过3594万平米。
也就是说,每年拆的空间比建设的空间多,社会总空间是在净减少。
这和北京“减量发展”的法定总体规划是相适应的。
为了更形象的感受拆违行动的力度和规模,我们来看一些卫星图:
这是西南5环到西南6环之间的一片村子+郊区工厂/物流基地。大面积的彩钢顶棚很显眼。
黄色直线全长7.4公里,右下角是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清华大学主校区,同比例尺作为对比。
注意左上角,此卫星图的时间是2017年5月9日。
一年之后的2018年5月6日,所有彩钢屋顶一扫而空
可以和上面进行对比,参考一下清华的面积,毛估一下拆除面积——而这只是北京市小小的一角。
再来看看其他地方,这是南4环-南5环之间2017年5月的卫星图,比例尺和上面的一样,就不再画上清华了,直观点可以参考那条3.5公里长的南苑机场跑道。
一年后的2018年5月,可以点击图片左右滑动和上图进行对比。
东北五环边上,一个占地面积比清华大学略小一点点的城中村,在一年之内拆完,如下面两张图所示:
下面是北苑东面的一片村子,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变化如下,黄线的长度是1公里。
副中心通州,黄线长度为4公里,仍然是2017.5 vs 2018.5
东南5环-6环之间,2017.5->2018.5,彩钢屋顶的集体消失,黄色线长度为1公里:
北5.5环,回龙观以北,沙河以南,大量彩色屋顶的消失。ps:第二章图右下角里为北大燕园主校区同比例尺对比。
和其他绝大多数城市不同,北京拆除城中村、拆除郊区工业大院后,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为了卖地,而是“留白增绿”。
2018年计划拆违4000万平米,根据之前毛估的占地面积是20平方公里。被用于留白增绿的面积为16平方公里。
北京:2018年计划拆违4000万平方米还绿1600公顷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记者乌梦达、季小波)记者24日从北京市两会上了解到,北京2018年将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同时,还首次明确拆违腾退土地“还绿”目标,计划实施拆后土地还绿1600公顷。
2015-2017年,每年实际完成的拆违任务年年翻倍:
1500万->3000万->6000万
上面绝大多数的卫星图,都是发生在过去一年里的事情,北京在过去一年的拆违量相当于过去好几年,今年仍将继续保持这个力度。
因此,个人认为,今年北京房价暴涨,中介是个重要因素,但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可能是每年拆掉相当于全市城市住宅建筑面积1/8以上的违建。
一个个可以用“平方公里”作为计量单位的违建区域被集中拆掉,哪怕其中只有部分曾用于居住用途,也是对北京居住空间供给的巨大减量。
城中村拆了,就只能选择楼房群租,楼房群租需求多了,就会打破单间出租供需的平衡,而单间供需的失衡,就会继续打破整套供需的失衡。
底层供给的极大缩减,在一定程度上会逼走只能承受得了城中村和工业大院群租的人口,同时也会将需求上移,层层向上打破原有的供需平衡。
2016年,北京市公共汽车工运输36.9亿人次,轨道交通36.6亿人次。
2016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33.3亿和37.8亿。
一年里,公共交通总人次下降了3.3%。
考虑到新增地铁线路对公交的替代作用,以及地铁人均距离更长,实际的公共交通运输周转量可能没有下降3.3%那么多,但应该也是微降,和北京常住人口微降相吻合。
但是,常住人口这么一点点的微降,远远抵不过每年6000万平米的实际拆除量带来的居住空间的降低速度。
包括2018年在内,未来几年,拆违任务量预计都会不亚于2017年。
所以,北京的租房白领,以及给他们发工资的企业主们,可能还得做好未来几年北京房租每年上涨15%以上的准备。
这是“减量发展”,拆除量多于建设量的必然结果。
出路无非三条:
1、疏解帝都的体制内企业。
2、呼吁改变减量发展的思路,拆城中村可以,但别全拿来种树,还是多盖点住宅。
3、当1/2都无法实现时,逃离帝都可能就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必然选择了。
新闻标题: 一年拆违6000万平米 “减量发展”下的北京房租暴涨
新闻地址: http://www.hbsxydq.com/caijing/21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