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小学三四年级,孩子每晚都是听故事入睡,故事内容任选,包括主角和主题,比如要有蜜蜂,蚂蚁,要有山水,有飞行,有冲突,或不能有什么。每天随机出题,然后就立马开讲。听似很难,实际很容易,天马行空,胡说就行。
一般三分钟之内就都睡着了,但有时候我先睡着,睡着之前其实已经开始说胡话了,第二天孩子告诉我的。
后来跟孩子说,你们还能想起来爸爸讲的故事吗?我想编辑出版。可想而知,那些故事早忘了,只记得有这回事。
今天的随机话题是terraforming the planet。(胡说一下并立此存照)
原来首选的是火星,但火星(相对地球来说)太小,大气层太稀薄。水星应该更“容易、现实”些。只要把温度降下来就几乎大功告成了。
首先把空气中的碳、氮等元素用化学方法沉积,然后“甩”到外太空,最终形成一个环绕水星的“月亮”,同时水星大气层也逐渐稀薄化,到了“成熟”期就可以运送植物到水星,增加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最终最终,到了可呼吸程度,水星就变成了地球2.
这得花巨长的时间。同时退居第二位的火星改造也能进行到一定程度了,在火星上室外自由呼吸恐怕永远不可能(保不住厚的大气层)。
地球靠外的行星改造恐怕就没必要了。
不过随着太阳“老化”膨胀,水星啦、地球啦早晚要归西,人类的出路是到其他星系。
就算有星际旅行的能力,突破光速是关键。
那就先用光速传输信息吧。首先是找到了类似地球的行星,发一个设备过去,管他是不是要走上千年,只要地球没毁就行。到时候这个设备通过光速接受地球发送的精卵信息,在那个行星上重组,然后培育胚胎,直到生育(或孵化,或出苗),这样就有了地球3.
如果能利用量子纠缠,一旦这个设备到达目的行星,其他就好说了,比光速还快,不受距离限制,立可得。
现在说突破光速,只能是通过虫洞了。找到或者制造出一个能通过一个设备或人体的虫洞(以及维持其稳定通道)基本是靠梦想了,可行的是微型虫洞,足够传播信息就行。
然后就用前面的走上千年的设备接受信息了。
显然这里的瓶颈是这个接受设备,还幻想不出怎么能“超速”递送这个接受信息的方法。原来指望EMdrive,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必须要有一个类似生物界的利用CRISPR 的 Gene Drive之类的突破,否则光速障碍是突破不了了。
除非。
除非改造水星这漫长的时间内,有外星人来访,带来Alien Technology,我们想都想不出来的科技方法。那我们人类就可以“永生”了。
再回来看水星改造,原来看似宏伟的计划,似乎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了。
你睡着了吗?
我家孩子已经睡着了。
(坚决反对中英混讲,没时间找贴切的翻译,给孩子讲的是英文,感觉更顺,孩子已经听惯了咱的Chinglish:没语法语音错误,但一听就是课本英文,外国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