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kma 于 2022-03-19, 16:13:03:
回答: 大马接种的接近90%是辉瑞,但是超过70%两针接种感染死亡的是科兴接种者 由 jhuang 于 2022-03-19, 07:44:25:
and hope singapore will have more data, previous one didn't make much sense, likely sample size too small
已打針染疫死者 87%打科興 劉宇隆:長者多打科興 何栢良強烈建議打復必泰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兩個多月,至昨日累計5437宗死亡,本報取得醫管局就當中5167宗個案的分析,顯示逾七成人沒打針,而曾打針的1486名死者中,1292人打科興,佔87%;184宗打復必泰,佔12%,有關數據未就較多長者打科興,以及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作年齡因素調整。港大專家何栢良另引述醫學期刊表示,基於醫學實證,強烈建議所有長者選打復必泰。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認為,分析上述數據要考慮科興要打三針才算完成接種等,呼籲打科興者盡快打第三針。
分析5167宗死亡 七成沒接種
未反映防死亡效力差異
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第五波死亡率約0.5%,已打兩針死亡率約0.09%,未打齊兩針死亡率約1.34%;60歲或以上打齊兩針死亡率約0.4%,未打齊兩針死亡率約4%。
本報從多方消息獲得醫管局最新的染疫者死亡分析,無打針或疫苗保護不足者佔死亡總數91.5%,當中3681人沒打針;已打針的1486人中,1049人沒足夠保護,包括只打了一針或打第二針逾180日等(見圖)。
劉:港太遲將科興齊針定義改為3針
餘下個案中,368人打科興,64人打復必泰,當中已打三針者有18人打科興,14人打復必泰,5人溝針。上述分析不包括染疫者打兩種針的比例,未能反映兩種針預防死亡的有效率,另亦未考慮不同年齡層打兩種針的比例等。
有了解上述數據的醫生分析,這些數字是疫苗的實戰數據,「睇到科興打三針係OK」,可防重症及死亡。另外,劉宇隆稱,上述數據屬預期之內,分析時要考慮其他干擾原因,如不同年齡層打兩種針的比例、何時打針等,年紀愈大,染疫後死亡率愈高,而長者多數打科興,在統計學上要作「回歸分析」,不能簡單對比死者打兩種針數目。他又說,科興要打3針才算完成接種,免疫缺陷者要打4針,他認為本港太遲將科興完成接種的定義改為打3針。
醫生:睇到科興打三針可防重症死亡
聯合科學委員會去年10月已建議市民第三針打復必泰,因能提供更好保護,衛生署當時發新聞稿稱「復必泰疫苗可提供更佳保護力,但亦應尊重接種人士的個人意願」;去年12月和上月底,科學委員會都「強烈建議」第三針打復必泰。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曾在facebook引述《刺針呼吸醫學》及《刺針地區健康(美洲)》刊登的研究指出,美國現實世界數據顯示,70至80歲或以上人群接種兩針復必泰首150天,預防重症成效高;巴西研究顯示70歲以上長者接種科興,預防重症及死亡的成效低。何栢良昨向本報稱,基於上述實證,強烈建議所有長者,無論首針、次針、第三針,都應選復必泰,如已打首針或兩針,第二或第三針應轉打復必泰,溝針已有數據證明安全,且成效較三針都打科興為佳。
院友主打科興 劉:打復必泰人手更吃力
政府現安排外展隊到院舍為適合的長者打第一針,主要打科興。劉宇隆認為,打復必泰流程較複雜,會令已不足的人手更吃力,現實地看第二針應先打科興,若之後疫情回落,第三針可再考慮是否打復必泰。
本報昨向衛生署及醫管局查詢,第五波死者接種不同劑次科興和復必泰的宗數,以及染疫者接種兩種疫苗的人數,衛生署至截稿前沒回覆。本報於本月12日亦曾就此在記者會查詢,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當時稱,大部分死亡個案是長者,他們大部分沒打針,打針者傾向打科興,背後涉複雜分析,遲些若掌握多點資料可再分析。
醫管局昨回覆稱,正分析第五波死亡個案,了解疫苗紀錄、長期病史、是否「不作心肺復蘇術」等,會在完成後公布。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