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诗歌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和平岛 于 2005-9-19, 22:36:55:

大略看了一下朋友们的回帖,现在,把自己心中想到的,信手写来,一言之堂,不一定正确,也仅代表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其中,必有很多武断之处,见谅。

我想,诗歌和哲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后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吧:反哲学("counter-philosophy),20世纪的亚哲学(meta-philosophy),和其后的后哲学(post-philosophy)。诗歌也应该有经典、现代、后现代的区别吧。

朦胧派在中国的深远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北岛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经过他们近二十年的积累,在八十年代终于爆发而成华语诗歌的主流。我觉得,朦胧派,包括北岛本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他代表了压缩过的西方20世纪前近50-70年的“现代”诗歌在中国的翻版。我说压缩, 一方面, 是指没有消化透西方忏悔式诗歌的精神, 另一反面, 我国的诗人们, 又没有继承好先人的优秀的诗歌品质。这也使得, 90年代后的诗歌, 在与西方60年代之后的“后现代”的诗歌接轨中, 出现了极其纷乱的现状。北岛再近说了这么一段话:“作为一个传统,朦胧派的动力和缺憾在哪儿?其实说来,九十年代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是从我们那儿开始的。我们从来没有足够的自省意识,没有对传统更深刻的认知。这是中国当代诗歌根儿上的问题。” 看来,他重返意识到朦胧派诗歌的缺陷,没有中国传统诗歌的强有力的支撑,难以为继。这也许就是,朦胧派,包括他本人,后来沉寂的缘由吧。

后来的两个写作(平面和知识分子),九十年代闹得纷纷扬扬,其实是一个过度的阶段,到21世纪,已被方兴未艾的“第三条道路”写作所取代。以谯达为代表处的第三条道路,最主要的诗歌精神,就是消解话语霸权,回归诗歌本身,提倡直面体验,直面现实的个性化多元化创作。

再说一下诗歌的韵律吧。现代诗歌讲究的是内韵,指的是内容和意境上的大“韵律”。相反,如果你用了过多的读音上的韵律,反而会把一首诗搞得像歌词似的,显得有点“怪”。就拿洛夫的诗歌《风雨之夕》来举例说明一下吧。在该诗里面,有好几条线,在相互穿插和缠绕,形成了一种优美的意韵,这是一种意识的自然流动,而不是古板和单调的发音学上的韵韵。第一条线:风雨、从风雨中来、太阳、向日葵;第二条线:递过你的缆来吧、递过你的臂来吧、腕上长满了青苔、系住;第三条线:翅膀、臂、移进;第四条线:小船、你的港、让我靠岸、房子、吸力、被你吸住。这些线条,或隐或明,就像长青藤,一下子,把你的眼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时,你的意识,就情不自禁地,跟随着这些流线型的藤,顺着你的思维,顺着你的手指、臂、全身,愈漂愈远,愈缠愈紧,最后,“如我深深被你吸住,系住”,使你成了诗歌的彻底的“俘虏”!

附:
《风雨之夕》
------洛夫

风雨凄迟
递过你的缆来吧
我是一只没有翅膀的小船

递过你的臂来吧
我要进你的港,我要靠岸
从风雨中来,腕上长满了青苔
哦,让我靠岸

如有太阳从你胸中升起
请把窗外的向日葵移进房子
它也需要吸力,亦如我
如我深深被你吸住,系住


我比较喜欢的中国诗人有:洛夫、海子、于坚。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