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唐一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pitz 于 2005-10-04, 22:46:38:

回答: 谢谢原作者迅速更正 由 pitz 于 2005-9-24, 09:19:36:

wengjensen能想到王恩多和王英徕的“相关性”,也算了解一点掌故。不过,王英徕院士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
另外,关于王恩多的水平,也并不像wengjensen所说的是靠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才上去的。王虽然年过60,但是却是1981年37岁才硕士毕业。那个年代什么原因大体应该清楚。论起资历,王提研究员大概90年代初期,比李伯良晚,大体上和李林(博士+洋博士后)差不多时期。就靠这点资历,在科学院根本算不了什么需要特别照顾的。
王恩多的简历(由于科学院导师主页有多个版本,有的好久不更新,这个算是比较新的)
http://sedu.sibs.ac.cn/daoshi/2004/display.asp?ID=12
对比李林
http://sedu.sibs.ac.cn/daoshi/2004/display.asp?ID=28
总数差不多,李的Cell比王的EMBO规格高。但是,王的几乎所有paper(包括EMBO)全部是通讯作者,而李的最好paper不是通讯作者,而是跟海外学者的合作(李的主页上的paper list里面打*号的是通讯作者)。由于通讯作者更代表了自己实验室的水平,不能忽略不计。国内实验室独立作出EMBO的也并不多,虽然不如同单位张永莲独立做出的Nature。所以说,两人水平至少很相近,关键看评委的理解,谁上谁下都正常。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