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瑞春给方舟子的信来看南方周末的思维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桂铭 于 2005-11-13, 01:44:06:

从杨瑞春给方舟子的信来看,方舟子的确是被玩了一把。

从报道的标题和开头的文字来看,杨瑞春事先已经做了定性:“两败俱伤的恶战”、 “两个人谁都没有赢得这场恶战和混战。”。“最后学术真伪已经不那么被人关心,人们只是观看两个著名知识分子如何在叫骂”。的确,杨瑞春其实根本不关心方-于之争中哪些事实反映了怎样的问题和影响,关心的是“如何在叫骂”。这从他给方舟子的来信中暴露无遗。杨瑞春内心里最鄙视“话语姿态”中的“暴戾之气”。他早已认定,方、于两人的话语姿态都是太暴戾,应该为“几千年的人生智慧被唾弃”而负责,应该放在南方周末的审判台上曝光和批判。

我想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方舟子和新语丝所从事的学术打假,关心的是否有事实根据,以及这些事实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南方周末虽然列出了于建嵘被严晋质疑的几点问题,却不做任何评论。于建嵘开口恶骂,之后又此地无银地道歉和推托责任,其对电脑和网络的基本无知暴露出的拙劣的掩饰伎俩,实在是贻笑网络世界。南方周末虽然告诉读者于建嵘开口恶骂,却试图以什么湖南人的性格,或者其关心农民的什么表现,来替于建嵘粉饰开脱。于建嵘以为在国内撒野惯了,还被南方周末吹捧为什么年度致敬人物,就可以拿撒野来回答别人对他的学术问题的质疑。他错了。学术打假,关键在于打假的内容事实是否成立。几句骂街的话,唬不了任何人,不过是自取其辱。于建嵘之所以道歉,是他知道闯了大祸了。“其学格、人格都已破产,无可挽回”。

网上反对方舟子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方舟子指出的实质性问题证据避而不谈,却在所谓的人格修养以及用词的力度方面大做文章,其实正是他们脆弱无力的表现,无论人数ID再多,都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杨瑞春们不理解,也不屑理解方舟子们为什么要进行学术打假,只是主观武断地认为那是“为了在攻击对手的过程中获得的快感和成就感”,“似乎与知识分子阶层中的“良知”准则格格不入”,“锄弱扶强”,“局部上你也许是正确的,但在整体上却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不利”。杨瑞春以为只有自己才悲天悯人,痛惜“知识分子个人修养的要求与标准,当然早已被潮流冲刷得体无完肤”,“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已经满溢暴戾之气”,于是设个局子,拿方舟子于建嵘左右开弓。

维护学术诚信,直接关系到社会诚信体制的建立和维持,关系到“几千年的人生智慧”和“治国”。李方们之所以被网友认为是“狗眼看人低”,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科学知识以及正规学术训练,不知道学术评论是怎么回事,单凭随手读点科普文摘帖子,就以为有了能力资格对社会乃至学术问题指手画脚,却不知自己的浅薄。媒体的堕落,就因为这些浅薄却自大,罔顾事实根据和科学/学术知识的文人在操弄媒体,操弄学术和社会问题。

杨瑞春们起先答应了方舟子,在发表之前必须经他过目和确认,之后却强调“删节是我的权利”。这种手法,很类似不少奸商的一贯伎俩,玩契约文字游戏,欺骗消费者。要知道文字一经删节,意思很可能就完全被曲解。如果南方周末真的尊重对方舟子的承诺的话,完全可以在付印之前,给方舟子打个电话,发个电邮。可惜,南方周末没能这样做。试问,南方周末以后怎么去约谈争议人物?杨瑞春做的是一锤子买卖。这种不讲信义的做法,能做几次、多久?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