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殖民统治下华夏文明的灭绝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宁海 于 2005-12-12, 19:52:54:

华夏文化论

宁海
ninghaigeo@hotmail.com

大凡是关心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思考的人,应该都会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又应该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呢?

假想-穆斯林异族统治下的德意志

试想有一天,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和其他西欧国家一起被生活在西欧的数百万穆斯林武力征服,有民族气节的德意志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不是在抵抗中被屠杀殆尽就是逃亡海外;海德堡,波恩,弗莱堡等无数文化名城连同他们久负盛名的大学被焚毁,代表世界顶尖技术水准的奔驰,宝马,蒂森-克虏伯等企业在战乱中沦为废墟.

战乱后,为平衡长期以来在高度发达的西欧文明面前的深深自卑感,也为了消灭德国人的民族意识利于长期异族统治,作为武力征服者的穆斯林通过屠杀等手段迫使德意志人放弃自己的服饰发式以及礼仪而从阿拉伯民族式样;战火下残留下来的用德语书写的各类科技文献,技术手册也被有计划地销毁,因为德意志人由于语言的优势必然能比穆斯林更加便捷的获取里面的各类知识和技术,“聪明”的德意志人是穆斯林长期异族统治的隐患;残留下来的德意志人不会制造宝马汽车,不会制造博世工具,也造不出克虏伯大炮,连农具都回到了工业革命之前的制造水平,这样必然威胁不到穆斯林的异族统治;德国的知识分子也不再去研究经济学,社会学,哲学这类经世致用,但会引来杀身之祸的学术,而只想通过专心研究歌德,席勒等的文学著作来获取在穆斯林异族政权中的职位;为了异族统治的长治久安,一座座驻满穆斯林军队用来监视和镇压德意志人的穆斯林城在各个德国大城市中心拔地而起;为防止统治下的德意志人得到海外德意志人和英国人的帮助,汉堡,不来梅等沿海地区和城市被辟为为人地带;异族统治下的德意志民族奄奄一息,更谈不上所谓的民主政治了...

看到这样的德国,看到满大街扎着土耳其头巾,围着长袍走动的德国妇女,看到到处阿拉伯服饰打扮的德国男人,你会觉得你接触到的是德国文化吗?你会认为这样的德国是德国传统文化塑造下的德国吗?假如两百年后,当我们中国人以先进文明的形态站在德意志人的家门口时,你认为那时德国的落后野蛮是否应该归咎于德意志民族落后的传统文化呢?如果到时,德意志人摆脱了穆斯林的异族统治,为了重新回到世界先进文明的行列,他们是应该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去“岛化”或者“汉化”呢?还是应该重新寻找回真正的德意志传统文化呢?
很明显,如果答案是前者,则是这幕悲剧的延续了,幸好这一切都是我的假想。

可惜,在地球的另一端却上演着这样的悲剧,至今还没有收场,而我们- 华夏贵胄,却不幸成为剧中的主角。

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下的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一支,无论在人文还是科技方面都有不同其他文明的发展脉络,并且一直到明末都代表着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明代末年的中国生产力高度发展,永乐年间的铁产量就高达9700吨,到了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总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与此同时明末的对外贸易量也相当惊人,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七千到一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当然第二产业以及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是否可以视为中国当时的产业结构处于转型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考证研究)。

如同西方工业革命一样,明代的繁荣是和以《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大量伟大科学著作以及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明末科学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这一百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是个群星灿烂的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总结了中国古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华夏文明的科学学科体系已具雏形,以西方相比毫不逊色,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辨,欧洲显然略胜一筹,即使在数学和战争科学上,中国也低于欧洲的水平。然而在实践哲学方面,既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欧洲实在史相形见绌。”
李约瑟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明代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1644年 中国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转变。明代的中国是西方人伏尔泰眼中西方的典范,皇帝借助太监势力和文官集团以及知识分子的斗争完全可以视为民主政治的雏形。知识分子不再成为政权的依附物,而把书院作为与政权抗争的阵地,公共话语权逐渐流失到民间,大量的学者如王夫之,唐甑等开始关注人权等问题。亡于蒙古的痛苦经历和关外落后文明的不断侵扰使得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民族国家的构建。书院的广泛分布和生活的富足使得各种学术活动遍地开花,教育普及率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育的普及使得大量的中国人有条件,与同期脱离了宗教束缚的西方人一样进行着对人性的思考,《金瓶梅》等代表了当时的巨大成就,江南一带的选美活动等更是显示了当时社会行动的丰富多样性。以中原华夏贵胄自居的明代知识分子是自信,心胸开放的,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一直被看低的各种所谓奇淫技巧在明代,也在同世代的西方获得了生存空间,各种技术和原始机器的发明和创新尝试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在十七世纪初满清一次围攻北京的战役中居然出现了中国人制造的“喷火坦克” ,当时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思想自由可略见一般。

明代末年的种种迹象表明,华夏文明处于进入人类文明更高级阶段的前夜,传统组织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在明末导致的分配不公,及其引发的流民起义,官员腐败,支配失范等更是社会变革中的典型常见现象。
明末的华夏文明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必然不让今日的德意志文明。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说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十章 )。这是多么像我们中的某些人描述今天西方的景况。

满清异族统治下的华夏族

满清入关,悲剧开幕!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城陷...,几乎所有有气节,不甘于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都在抵抗中被屠杀,一座座文化名城被战火焚毁。明末中国人口约一亿,到康熙初年剩下不到两千万。如在前面假想发生在德意志民族身上的一样,由于潜意识里在高度发达的华夏文化面前的深深自卑和为了消灭华夏族的民族意识,满族人通过屠杀灭绝了华夏族的传统服饰和发饰,华夏族人留上被征服耻辱标记-辫子,华夏族美奂绝伦的服饰也从此永远消失;为了消灭“聪明”的中国人,通过修纂《四库全书》焚毁和篡改了大量,尤其是技术手册这样代表华夏族最高发展阶段思想精华的书籍,如后来对东亚国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一直到鸦片战争后才由留日学生在日发现才重新出现在中国;在文字狱的刀口下,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终极关怀,对人权,对人性的思考也都在中国大地上灭绝了,荒谬的金石学,鱼虫学冒了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是有生命的形体,而被博物馆化,钻研满清认可的那些所谓经典和埃及学家在大英博物馆里翻阅埃及文献没有两样,而且还有个很接近的名字-汉学;如所有的异族殖民统治一样,一座座驻满八旗军队,监视和镇压华夏族的满城在各个城市中心拔地而起,我们现在仍然能够从很多城市的街名中寻找到痕迹;为了防止统治下的华夏族人得到当时在台湾的郑氏政权和日本,韩国等华夏附属文明的帮助,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被辟为无人地带,人民流离失所,惨绝人寰...
透过满清吹嘘的所谓康乾盛世我们仍然可以得出结论:高傲聪慧的华夏贵胄在满清异族统治下奄奄一息,不断野蛮化,落后化,逐渐沦为苟延残喘的异族奴才。我们现在不断抨击的所谓劣根性,难道不就是奴才的品性吗?何况对于所谓康乾盛事描述的真实性还很让人怀疑,联想到五十年来中共对于大陆民众的洗脑教育和对历史的篡改,我想大家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明末崇祯时就有田七百八十三万顷,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才七百四十一万顷,数字刚接近明末土地数字,可见康雍乾生产恢复是缓慢的,过了一百年才到了明末的生产规模.最高的是嘉庆十七年为七百九十一万,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七、八万顷,而当时人口达到将近四亿,是明末数倍了!由此可见,所谓的康乾盛世是个什么玩意了. 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都存在一个上限,大概在一亿左右,就算明末生产力猛烈提升也并没有带来醒目的人口增长,为什么满清建国不久,人口很快就从不到两千万增长到四亿了呢?还有中国一直都有大麻,鸦片等作物并且是鸦片出口国,可是为什么却仅仅在满清时才有大量民众吸食鸦片并且很快成为最大的鸦片输入国呢?这种生理繁殖活动的异常活跃和对麻醉品的大量需求反映的是文化思想活动的贫乏和压抑.这也可以从满清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反而是不断退步推断出来. 清代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在鸦片战争之前从来没有达到过明末的水平,1840年所谓的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明代末年, 满清末年林则徐镇守广东,民间有人献上所谓威力极大的火炮,却仅仅是明代的普通军事装配.生产力下降造成的产品匮乏以及满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必然阻碍了贸易的发展.整个中国社会在落后文明的异族统治下不断的倒退,和其他先进文明的差距愈来愈大.等到鸦片战争时,西方人眼里的华夏族已经被划入半开化的文明行列了.我们在惊叹明清两代华夏文明截然不同表现的同时,是否应该注意到这种变化并未遵循华夏文明发展的正常轨迹,而是满清异族统治下传统文化灭绝的后果呢.

对比我们假想的发生在德意志民族身上的悲剧,看到满大街留着满人发辫,穿着满人马褂的黄种人,你会认为你接触的是华夏文化吗?你会认为上面提到的满清时代的中国是华夏传统文化塑造下的中国社会吗?鸦片战争以后,当曾经与我们并驾齐驱的西方以先进文明的姿态站在我们家门口时,我们的落后野蛮是否应该归咎于我们的华夏传统文化呢?辛亥革命以后,我们推翻了满人的异族统治,开始了致力于重新回到世界先进文明的行列的努力,我们是应该继续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去“西化”,还是应该重新发掘,续起我们中断了近三百年的伟大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呢?至少我们近一百多年努力的经验,特别是以中共政权为代表的全盘西化的结果,并不能让我们对“西化”有太多的好感和认同.

文化概念和文明异化

满清对儒学的尊崇也并不能作为满清社会为华夏传统文化所塑造的证据,满清时代的知识分子也不能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就如他们在欧洲的同行如埃及学家,闪米特学家不能视为埃及文化,闪米特文化的继承人一样,他们仅仅是个鞑靼化时代原华夏族聚集地的汉学家.因为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博物馆的象征物,比如某些经典,某些社会规范,某些价值理性也就是共同的道德行为准则,具有同一特徵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基於本文明中来源先人经典之思想,社会规范,价值理性进行创新和改良以适应社会良性发展的状态,过程乃至能力本身。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会在这个民族的物理表象,特别是服饰和建筑上有所反映,并且这个物理表象本身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就如一想到华夏文化我们就应该想到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中原服饰一样,这是华夏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我们很难把满大街扎土耳其头巾的女人和德国文化联系起来的原因之一.可是,是从什么开始,又是什么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消失,如服饰的灭绝,道德的沦丧,礼仪的混沌等,漠然,麻木甚至拍手称快的呢?

我想这个小故事应该能对大家有个启发:满清刚建立政权时,作为华夏附庸文明的朝鲜国派遣使臣到北京觐见满清皇帝,被迫留满人发辫,穿满族马褂的华夏民众看到朝鲜使臣的华夏服饰和礼仪不禁黯然泪下,心里极度痛苦;可五十年之后,当朝鲜的使臣再次来到北京觐见满清皇帝时,从小留着满人发辫,穿满族马褂的汉人却鄙视和嘲笑朝鲜使臣的华夏服饰和礼仪,认为那是夷狄服饰,蛮邦礼仪了.期间仅仅相差五十年!!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清宫戏,辫子戏满天横飞, 仍然不断撕扯着华夏民族的自我心灵图像,我们有责任做点什么呢?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