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何祚庥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无知 于 2005-12-13, 15:29:45:

回答: 第2页。 由 无知 于 2005-12-13, 15:25:14:

南方人物周刊:复杂的何祚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11:35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复杂的何祚庥(组图)

何祚庥出席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开幕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南方人物周刊:复杂的何祚庥(组图)

2002年12月,声称“支持克隆人”的何祚庥与遗传专家张思仲当庭交锋


南方人物周刊:复杂的何祚庥(组图)

何祚庥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十分自信肯定


  本刊记者 刘天时 发自北京

  在真正面对面采访何祚庥先生之前,我尽量多地阅读了一些有关资料。在阅读资料之初,我曾一厢情愿地对何祚庥先生有以下猜想:何祚庥前辈是个老天真、不庸俗、有老科学知识分子的不懂世故;何祚庥先生思想先锋自由解放;何祚庥先生有时自大但相当可爱……但是,接下来的进一步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些初步印象逐渐模糊、消失、甚至相反起来的过程

打工不如开个小店 浅析伊利的全方位优势
05爱问荣誉知识人评选 致富热线不看白不看:

。以至在正式采访之前,我就畏难地、不是很愉快地想:我恐怕不能彻底清晰地了解这位何祚庥先生!——这位何祚庥先生多复杂啊。

  在采访之中,除了读者能看到的对话外,我还想补充的几点印象是:一、何祚庥先生很瘦小,精神很好,说话声音确实很大,但讲话内容没有多少趣味性;二、何祚庥先生修养不错,有时候也急,急的时候辩论逻辑一般,但是基本能自如地应对质疑而不发火;三、何祚庥先生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十分自信肯定,他的自我评价不低。

  另外在采访前后,除了网络上已经有的关于何祚庥的各种褒贬并存的评价之外,我还请教了几位知识分子先生对何先生的评价。也许是碰巧,这些评价也都是褒贬皆有,其中不能苟同的意思是明显的。

  比如,余世存先生的基本意思是:何祚庥应该是个有个性的人,“有个性”这一点在知识分子当中很难得。他对何祚庥有两点不能赞成:一是,他与环保组织争论,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不是更多地借助公共平台,而是借重权力;二是,他的思想老化,他的自我认知有偏差。

  徐友渔先生的基本意思是:一、从何祚庥先生的过去经历看,何一贯地比较喜欢打棍子、扣帽子、以发起运动的形式批评人。而这些批评,本来更适合在学术讨论和争鸣的范畴内进行;二、何祚庥先生打的具体对象,比如伪科学方面,基本都是站不住脚的、确实是伪科学。从这个角度说,何祚庥打假不错。但是有意造假和无意的错误,是否应该区别对待,应不应该不加区别一棒子打死?何祚庥先生打假,是否应该出于与人为善的目的?值得商榷;三、科学是非固然重要,但是思想自由的意思就是人可以信仰错误的东西,只要这个信仰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自由高于科学真伪。

  徐友渔先生还说明,他自己和何祚庥先生一样也是研究科学哲学的,对何先生的过去有一定了解。

  在罗列了以上注脚之后,我还要诚实地罗嗦一下我的为难之处。或许它们对读者进一步地理解何祚庥、理解文章本意,能有一点提示作用。

  历史地分析和评价何祚庥是困难的,在我们现在的媒体上说出你的分析和评价就更微妙。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一是何先生是一位78岁的长者,我们葆有对78年时间的敬畏和慎重。过去的78年,作为何先生今日性情、想法、作为生发和成型的土壤 ——“中国”,经历了太多周折,这些周折如何再具体而微地映射到一个个人的人生里去,到底发生何种改变——我们必须有包括其他当事人意见在内的更多史料。这个,我们惭愧地说,我们现在做的恐怕只是挂一漏万。

  但是虽然历史地分析是勉强的,我们还是试图能原样地呈现何祚庥先生的现在,凝固在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公众人物也是争议人物——何祚庥的意识形态。如果涉及评价,我们比较有自信的,也只是就事论事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何祚庥先生做的具体的事、说的具体的话,很多都是我们赞同的——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是科学的”。比如,他提倡反对伪科学、他打击学术腐败、他提倡发展新
能源、他反对对克隆实验小题大做地惶恐等等。

  而且,当我们在他的客厅里看到他骑了4年的、小巧的女式电动自行车,当他认真地向我们展示他与人合作的小发明(新型光电池)照片的时候,我们甚至必须得说,这个何祚庥先生,有比一般老人更多的积极、认真和活力。这一点当然是可爱的——何祚庥,爱讲话、爱就公共事务发言,这些特点本身,是我们敬重和喜爱的。而且如果要上升到何祚庥先生的话语高度,也可以说,这,是对国家民族有积极意义的。

  至于,何祚庥先生的其他——他所思所说所做的动机的真诚性和功利性;他所思所说所做的“先进性”,即对我们国家问题的诊断能力、对时代方向的预见价值;还有什么是——他一再重复的——“以人为本”和“发展代价”的最好的诠释、最正当的权衡,我们确实更要指望历史的评说——在这一点上,何祚庥先生也表示乐观其成。

  何祚庥

  1927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

  关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及当代经济建设所应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发表文章。近年来积极参加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