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形象的偏见----华人男性在北美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xinlihuaxys 于 2005-12-25, 18:22:35:

形象的偏见----华人男性在北美

木子 编译

此文主要基于“Exploring Stereotypes: Images in America” by Chris Collins, Steven Han,Yidrienne Lai, Kendall Benson, Poverty & Prejudice: Media and Race June 4,1999, 以及本文作者收集的相关资料改编而成。此文所探究的是北美白人主流社会如何看待华人,分别以华裔男性形象,华裔女性形象两部分来探究这种形象的起源,主流媒体对华人形象塑造,及形象所产生的影响。 此文的资料是基于对美国的研究, 由于加拿大在政治, 经济,文化传统基本上是美国在地理的延伸, 尤其在华人形象问题上更是如此. 此文对在加的华人移民一样具有参考作用. 希望此文能够抛转引玉, 引起华人移民对自身的身份和文化传统认同上更多的思考.

实际上,白人眼中的华人形象,(以下简称称华人形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华人形象从种族,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都是从属于整个亚裔形象问题的,且不同族裔形象相互作用,影响。北美亚裔形象综合了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等不同族裔的形象。 北美的华人形象具体而言,又综合了中国大陆裔,香港裔,澳门裔,台湾裔,以及越南华裔,印尼华裔等具有不同特点,但属同源的群体的形象。

此文依据的资料来源于STANFORD UNIVERSITY ,1982年对全美大学白人和亚裔女性为主体的调查,以及公开发行的小说,电影及相关评论。详见附录.

白人社会的华人男性形象

“我打算找个白人,他个头要高,要英俊,办事利落果断,自信而从容,能够保护我,要有跋扈些(domineering) 但又要和蔼可亲,然后要有想象力….  这大概是想嫁给白人的东方女孩心目中的理想夫婿, 她们才瞧不上在眼中又矮又难看, 没有自信, 做事笨手笨脚, 又傲慢无理的华人男子, 跟上他们会让我们受苦的 ….”------- 这是70年代一位华裔女性的话.

来到北美大陆寻梦的华人, 想象着能在这块土地上实现成功, 富裕, 享受平等的理想. 尽管有些华人已经象他们的白人竞争者一样发达了起来, 但是总体而言, 华人仍然是被隔绝在白人圈之外的, 遭受受到宣传,媒体的不断排斥, 特别是华人男性深受其害. 他们的形象被大众文化所歪曲, 他们的诚实正直品行, 健健康的体魄, 东方男人的特有魅力, 遭到偏见的贬低, 破坏, 甚至引起他们的自嘲自贬,直至导致内部冲突.

在1982年, 全美大学对在校的白人和亚裔女性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 调查指出 “ 华裔男性被看作是软弱的, 极端的, 缺少男子汉起气质的, 只懂技术,而不同人情世故的.” (Nakano) . 然而另一类似的调查中,华裔女性在调查的结果中却表现相当好. 为什么华人男性会得到如此负面有害的印象? 这种印象究竟来源于何方? 答案需要从历史中和与东方人的国际冲突中找寻. 

华人男性形象的起源


19世纪中叶, 第一批东方人, 其中主要是中国人,是被贩卖到北美作苦工(华工), 去修ATLANTIC铁路, 挖Californiad金矿的. “ 和黑人一样, 华人在那时被当作奴役支使, 象猪狗一样被白人买卖着, 毫无做人的尊严, 被看作野蛮的异教徒, 被看作如蛇般的阴险与狡诈的动物(Animal like).” (Takaki). 在这个所谓的”新世界”里, 华人不是作为交易品被买卖, 就是当作奴隶做着苦役. 最初负面的华人男性形象就这样出现在交易帐目里, 漫画中, 和社会传闻. (Harper's Magazine, 1864)

由于早期的华工是男性, 他们构成了社会的最底层, 白种人也就自觉地将华人男性视为低下而不值一提的贱民,. 这种潜意识的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模式, 导致了白人虐待, 歧视和耻于了解华人的传统.

20世纪初, 随着美国在亚洲的势力扩张, 和EXCLUSION ART出台, 其禁止亚洲移民进入美国. 这些事实助长了业已存在的精神上对华人的优越感, 一些白种美国人更顽固地认为野蛮国度的后裔们需要他们的教导. (Takaki). 对华人乃至亚裔而言, 战争时期的宣传更加剧了对待他们的虐行和歧视. 在二战期间, “黄祸论”(Yellow Peril)尘嚣一时, 似乎所有美国人都视亚裔为敌人. 宣传机器给仇视情绪火上浇油, 亚裔男性包括华人刻画成邪恶, 潜伏着的危险的恶魔, 随时会抢走白人的女人. (Takaki)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裔美国人更是被美军方投入隔离集中营, 因为白种美国人没有从脸和肤色上区分开日本人和日裔美国人的不同, 尽管许多亚裔包括日裔, 华裔以生命为代价投入了保卫美国的战争. 日裔, 华裔连同其他亚裔一起在称谓上被贬为: "Japs, Nips, Gooks, and Chinks" (Takaki)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战后的北美社会并没有接受亚裔男性,然而亚裔女性在白人社会里却被接受了. 许多白人战后带回了他们的日本,中国新娘, 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亚裔女性的接受程度. “ 原因是白人英雄们能在战场上杀了他们的男人, 而把女人们带回来, 这样挺好. “ (Steven Han) . 换而言之, 战争作为男性间的杀戮, 女人实际上已沦为战争的附属品和战利品. 没有侵略性的女人, 可以作为富饶人口的战利品, 让战胜国受惠莫浅.

直至今日, 华人女性与白人通婚的比例相对华人男性与白人通婚比例, 前者远远超出了后者。 这个不成比例的数字暗喻的是---华人男性的无能, 也造成了华人男性没有男子魅力的形象. (Espiritu)

自美国1965年移民法颁布后, 华人移民再次出现在北美, 并以前所未有的比率增长. 随着移民潮, 反华和诋毁的形象也是暗流汹涌. 新的华人男性形象随着亚洲经济的蓬勃兴起, 加入了新的因子, 刻苦耐劳, 喜静勿躁, 勤勉用功逐渐替代了野蛮的异教徒的早期形象. 然而新的男性形象没能完全摆脱以前负面的, 被诋毁的形象的影响. 更况且不是所有的华人都以刻苦和喜静为特点的, 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华人男性则被看作是” 不正常, 难以教化.” (Lam).

媒体对华人男性形象的塑造

华人男性儒雅喜静的形象, 因公认的精于技术, 和数学上的天分而稍稍添入了些魅力和令人赞赏的成份. 然而大众媒体刻画出的华人男性形象却为” 讨厌的怪胎(nerd)”. 这在"Sixteen Candles", 和在全美流行一时的电视连续剧"Head of the Class"里可见一斑, 这些媒体的作用在对华人男性的正面形象塑造上毫无裨益.


媒体尤其是报纸, 电视, HOLLYWOOD的娱乐产品是散布杜撰华人男性形象偏见的主要源头, 通过它们, 被历史的偏见和歧视性宣传扭曲的华人男性形象, 送进了北美的每个家庭. 媒体技术的革命似乎更加剧了损害华人男性形象的趋势. Hollywood杜撰的华人男性模式是擅长空手道的打斗专家; 大智若愚的老者; 数学怪胎; 贪婪狡诈的奸商; 不近人情, 冷酷而滥刑的族长; 唯唯诺诺, 娘娘腔的男人。 体现在每一部涉及华人的电影里,典型的Hollywood文化公式是, 塑造从卑鄙狡诈, 贪婪邪恶的奸商,到擅长格斗武术明星的华人形象,而在此之上, 一个令人喜爱的白人英雄总是在决斗中战胜了邪恶的黄面孔敌人, 赢得美丽的(黄种或白种)姑娘一片痴心. (如, Mortal Combat, Bloodsport, American Ninja, etc..) .

此同时, 唯唯诺诺,娘娘式的华人男性形象也在媒体中频频亮相, 如"Sixteen Candles"和"Good Morning Vietnam". 在"Sixteen Candles" 中华人男性描绘成一个猥琐古怪的男孩, 不停地找女朋友, 最终因缺少男人魅力无功而返.

出现在"Good Morning Vietnam"中的亚裔男性, 干脆不是孩子, 就是同性恋者. 而只有一个白人英雄在这样的铺垫中脱颖而出, 去救了黄皮肤的姑娘. 实际上更有不计其数的电影里, 华人男性的形象定位在干着走私毒品和其他违法的勾当的黑帮分子. 这些华人男性的形象无一不是蕴涵着他们是不可信赖, 腐败, 缺乏品格魅力, 失败者的偏见. 本质上这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开的种族歧视, 然而却公然堂皇地流行于大众间, 潜意识地驱动着白人优越感, 和强行维制着黄种人内心深处自卑感.


想特别提一下"Joy Luck Club,"这部讲述4位华人女性故事的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摄制。 其作者是一位华人女性. 令人感慨的是, 这位华人女性作者将上述扭曲的华人男性的形象变本加厉地运用到她的作品中. 华人男性形象被描绘地更为污秽而自私, 毫无可爱之处. 这部作品对不但对华人社区影响很大, 鉴于作者的身份,作品也传递了更为强烈信息给非华人社区, 那就是华人自己写了这样小说。 这样一个华人女性, 它不但加强了华人男性的负面形象,更将华人女性也抛到对她们同宗族的男性诋毁的行列中. 这种歪曲的形象塑造是不真实的, 然而却被当作真理所认同, 这无疑最终伤害到了整个北美华人社区.

偏见的后果


在政治领域,负面华人形象的影响可觅其踪, 例如, 引发过激烈的争论的1997年Johnny Chung对President Clinton的献金臭闻, 李文和泄密案,等等. 借助新闻事件, 反华和丑化华人的言行曾主导着整个媒体。 反华,丑化华人的言行成了一种时尚, 时髦, 明显的种族主义者言论却折射着先进和正直眩光. 在被指导的强势媒体下, 更有华人自贬自辱, 自嫌自弃的言行, 标榜上教化、进化、文明的优等华人的榜样. 这种媒体的反应是 ”blatantly racist and obviously an example of extreme stereotyping" (Kim, Bok-Lim. Women in Shadows. La Jolla: National Committee concerned with Asian Wives of U.S. Servicemen, 1981.)

这些负面的形象对于华人男性意味着什么? 是他们值得被冠以这些被扭曲塑造的形象, 还是仅仅是因不同社会和文化标准下的必然牺牲品 ?

这些成见对华人男性至少造成两种结果: 一是制造了北美社会对华人男性的拒绝接受的氛围. 二是在华人社区制造了无能的心理, 自卑,自我嫌恶的悲观情绪. 北美文化对华人男性的排斥可以从男女约会,婚姻模式的统计数字反映出. “我认为亚裔男子整体上是相当无能的(lame), 你注意到多少亚裔女性和白人男子约会吗? 然而你几乎看不到许多亚裔男子与白人姑娘约会.” (Nakano, Roy. "Is There a Need for an Asian Men's Movement?", Asian Images. July, 1982.)

更讽刺的是, 对华裔男性的最具威力的口头攻喧来自华裔女性, 而不是来自白人. 一个华裔女性如此评论: “ 我对他们的确感到失望, 别指望他们会理解你, 他们太任性, 心目只有自我, 心胸又特别狭窄, 总狭隘地认为华人女子应该如何如何” (Nakano).” 对此现象的一种解释是这是那些女性已经认同了北美社会强加于华人男性的偏见, 先入为主地给出了华人男性没有魅力和不受欢迎的成见. 正如上所述, 如"Joy Luck Club",她们恰恰又把这种内在的成见又反馈给主流社会. 这部电影只是华裔女性以负面的眼光看待华人男性的一个例子. 媒体这种周而复始的宣传加固着, 维持着大众文化里的偏见. “族外通婚和约会的模式反映着种族间的性取向, 白人男性常常是理想的性伴侣, 对华人男性—白人女性的关系感到厌恶反感, 对华人女性又有盲目性迷恋.” (Espiritu). 这种双重标准是对华人男性没有男子汉气质偏见和种族歧视的连锁反映, 遗憾的是它们也来自部分华人女性.

连同对华裔女性的成见, 这种歪曲的形象已经在华人男性和女性之间造成了压力和敌视. 在这些形象偏见之下, 许多华裔男性已不再视华裔女性为择偶对象. 尤其许多华人女性, 她们无意识中认同了对华人男性的偏见, 也就不将华人男性做为渴望的婚姻对象,这些女性往往不自觉地将”白裔”男子做为唯一理想的择偶对象. 更为严重的是, 媒体刻画的形象把华人男性列在白人男性之后作为从属地位, 这也导致了华人男性的自嫌自卑, 也离间了他们与华人女性间的关系. 显然对这种有害华人社区的偏见, 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自觉抵制. 遗憾的是现实中太多的华人男性过于自卑自嫌, 而华人女性又默许和助长了种种偏见, 这种对不平等状态的默认, 使双方都宁可选择非华裔异性.

普遍的对华人男性的偏见极大程度挫伤了华人男性的心智. 许多人感到他们已经洗不去无能的文身, 因为他们肤色和生理特征就是这种标志. 就象一些人质疑着他们自己的能力, 男子汉气魄, 当他们质疑自我时候,已经不可避免地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对他们的偏见. 这大概是对华人男性造成的最大的伤害. 这样的现实使得其他种族已经开始接受对华人男性的偏见, 就连华人女性也有意无意识地深深影响着男性的内心世界. 这一切最终转化成让华人男性在这个社会处处设防的 --- 因为他们不受欢迎.


改变这种对华人男性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尤其在政治上与中国紧张关系的时期, 在偷渡等非法活动的影响下, 就更加困难. 也许需要发起华人男性运动, 旨在提升华人男性的社会地位, 维护他们充满活力的, 儒雅的, 健康的, 有男性魅力,可爱的形象. 也许从华人社区内部更为重要, 男女共同携手自觉抵制内部外部的偏见, 消除那些离间异性关系的外来成见. 同时争取白人社区的认可和合作也很重要. 华人社区也要同时深刻认识到他们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 虽然从统计数字上很难具体区分出华人的经济贡献.

可喜的是, Hollywood的舞台上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明星出现, Jason Scott Lee, Jett Li, Jackie Chan, Chow Yun Fat, and Russell Wong 和富有才华的华人导演. 据说他们中有些已经宣布拒绝接受华人反面角色的影片, 许多影片已经出现华人英雄的形象和正面的角色, 还有的华人男性影星赋予了男性性感的角色. 这些无疑有助于改善华人男性的负面形象. 还有在其他领域成功华人都将赋予华人男性形象新的积极的因子.

对华人男性而言, 他们对自身肤色人种, 文化传统的认同也许是最为重要的事. 通过自尊自强, 华人男性能够在北美社会表现更为出色. 当然, 说易行难, 但是自强自尊的精神仍然是关键所在. 华人的媒体也应有意识地扶持这种精神. 我们能够改变这种由来以久的扭曲的华人男性的形象吗? 再看看现在,比比过去, 这也许是个不言而喻的谜, 我们有信心说: 让历史回答它吧.

Bibliography
Exploring Stereotypes: Images in America Chris Collins, Steven Han,
Yidrienne Lai, Kendall Benson, Poverty & Prejudice: Media and Race
June 4,1999

Nakano, Roy. "Is There a Need for an Asian Men's Movement?", Asian
Images. July, 1982.
Miyagawa, Taiji. "The Politics of Interracial Dating". Fall, 1983.
Kang, Dredge. "Multiple -Box Person". January, 1985.
Mura, David. "Turing Japanese". 19xx.
Lam, Andrew. "Hollywood Discovers Seductiveness of Asian Male". New
Asian Faces.19xx.
Espiritu, Yen Le. "Asian American Women and Men". 1993.
Takaki, Ronald. 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 1987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