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克己明德 于 2009-01-06, 20:57:08:
状态A变化到状态B是可逆过程是指由A到B,再由B到A,环境和体系都恢复到起始状态,没有引起其他变化。
状态A变化到状态B是不可逆过程,并不是说不能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A,而是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A势必引起环境的变化”。这是教科书对不可逆过程的释义。
“这个过程完全可逆, 倒着放一点问题都没有(008)”,这大概就是008认为的可逆,所以我对这种新式的关于可逆过程的定义感到有些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哪个刊物发表的新的学术观点。:)
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在讲到可逆过程之前先提到的是“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guasistatic process):在过程进行的每一瞬间,体系都接近于平衡状态,以致在任意选取的短时间dt内,状态参量在整个系统的各部分都有确定的值,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极接近平衡的状态所构成,这种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上例无限缓慢地压缩和无限缓慢地膨胀过程可近似看作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reversible process):体系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之后,如果能使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则该过程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否则为不可逆过程。上述准静态膨胀过程若没有因摩擦等因素造成能量的耗散,可看作是一种可逆过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接近于平衡态,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从始态到终态,再从终态回到始态,体系和环境都能恢复原状。”
所以可逆过程是一种无限缓慢的过程,是理想的过程,现实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只有特殊条件下,某些实际过程可以当作可逆过程来处理:比如液态水在其沸点的汽化。这个过程可以近似看做是由无数个接近平衡的状态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