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Zheda This is China可怜的贺海波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bu3bu4 于 2009-02-11, 10:24:47:
“唯一的主力”
没有辩解,没有散伙饭,甚至没有留一句话。贺海波就在这个课题组消失了,贺被开除并没在浙大范围内正式通报。
令记者惊异的是,此番涉嫌造假的贺海波在同事和学生之中颇有人缘。这背后与李连达院士课题组的特殊机制则密切相关连。
“我们都不希望贺老师走。”周立涛说,在李连达院士长期不在浙大,吴理茂又“从来不进实验室”的这个课题组里,真正的学术骨干并能给与学生指导的,只有贺海波。
李连达院士课题组使用的实验室在浙大药学院的三楼,占据了约四分之一的楼层,名称叫“现代中药研究所”。
在悬挂的课题组合影里,贺海波站在前排,个子不高,肤色黝黑。在博士后期间,贺海波几乎每天早上都8点就来到实验室,比其他学生都早。而且在贺自己做实验的同时,还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
贺海波也是课题组发文章的主力。有一个硕士生因实验无法完成毕不了业,贺海波在自己发表的文章后带上他的名字,帮助其涉险过关。
不得而知,这样的细节是否就是如今轰动一时的造假案的翻版,只不过是在别人的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浙江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985和211高校,在评定职称方面的要求颇为严格,以副教授为例,要求2年内发表8篇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文章,方可晋升。
在事发前不久,贺海波刚刚达到了这个标准,晋升为副教授。
“我觉得他对(晋升副教授)这个事情很着急。”周立涛回忆说,在一次例行周会上,贺海波曾经提过,他着急评职称,所以急着发文章,要求能够空出一段时间来写文章。
在此之后,贺海波有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一早7点半来实验室,一头钻进小房间,一直到晚上8点半才走。
根据浙大目前的调查,贺海波有学术不端行为的8篇论文就是在这段时间写就的,刊发时间均为2008年6月之后。
去年8月,课题组实际负责人吴理茂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学术交流。在临走前的最后一次例会上,吴指定贺海波为这段时间的代理负责人。两个多月后,贺海波“事发”,其原先的导师、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向浙大投诉贺海波未经同意擅用自己的实验数据。
2008年11月13日,浙江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决定依据《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撤销贺海波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2/216119.html
所有跟贴:
加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