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psychina 于 2009-02-24, 15:52:33:
回答: 为什么心理治疗具有治疗作用 由 psychina 于 2009-02-24, 15:48:38:
心理治疗原来还是很有效果的,从麦斯麦,到催眠术,到精神分析,风行西方国家,势头在20世纪的后半叶才下滑。想当年,人家法国,有能力的就当分析师,没有能力就积极争当病人;人家美国,开头是有毛病的才去接受分析,很快人们发现,没有接受分析的人才是真的有毛病。
还是按照大师的建议谈收费问题。在人们心甘情愿的时候,收费没有成为很大的问题。尤其在二战以后稳定的日子里,如果钱可以买到心安幸福宽慰,人生的事情是多么的美妙啊。心理治疗师是最好的专业,钱比其他专业的医生多的去了。
到了八十年代,人们对治疗效果的幻觉完全破灭了。
在纽约的一个停车场内,一个年轻人手持尖刀向一个人模狗样的人要钱。
那个人说,你要打劫的话我就报警。
年轻人问他,你是干吗的?
我是医生,精神科的。
年轻人说,切,你是精神科医生,还敢说老子是打劫?
精神病学必然走向生物学化,科学化,那么那些单纯靠“托客撕了皮(Talk Therapy)”吃饭的人们就会被剥夺了“饭碗”。
“打劫”是不行的。“忽悠”值得努力。现代心理治疗推陈出新,从内部深层次的无意识的冲突,发展到外部人际关系的失调,结果有很多好处:
1)扩大关注范围,打整体战役,你说东边有枪声,他说是西边打炮,“忽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大范围和整体观,你说整体无效,他说局部不错。
2)更多的人都可以被“忽悠”进来成为治疗对象。健康的,亚健康的和真有病的,一根藤上的三个苦瓜。
3)既然涉及面广,任务重,“忽悠”的时间往往很长,有些人的治疗居然是终生的。
有了这个基础,收费就是技术问题。
1)不收费是不可能的。饿死治疗师事小,产生不了疗效事大。如果免费,那么外卖师傅就有可能有事没事跑来躺倒在治疗床上,说是来治疗,其实是来睡觉;
2)收费有标准:不可太少,要让一般人觉得,这个病要是不好的话,是在对不起付出的钱。太高也不行,要照顾外卖的人也有机会躺下。
3)很有钱的人的收费问题:收费标准统一是健康人人平等的体现。钱太多的人可以参考吃炖鹿肉的标准做法,吃一碗倒一碗。听说过一些全包治疗师的企图,在一个合同时间内,治疗师只看一个有钱人,但是好像还没有任何一个治疗师为了钱而放弃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