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球憋足了劲,从地震预报谈到反伪科学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Amsel 于 2009-04-19, 02:16: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0dw1s.html

引用:
4.4 略论“反伪科学”运动的本质

一个时期以来,在中国大地上,以何祚庥、方舟子为代表,利用媒体,一再掀起反对“伪科学”运动。他们人为制造现代科学迷信:抽掉实践检验真理这个最高标准,以西方还原论科学作为检验科学真伪的“唯一标准”,妄图充当“科学警察” 23〕。凡是“与西方科学不一样的”,“不是用形式逻辑的”,“修改已有科学结论的”,“专攻世界科学难点的”,“发展某个科学理论的”,甚至连数千年来保护了亿万华夏生命的传统中医,等等,都要打成“伪科学”(起码是“不科学”)。他们将封闭、孤立系统条件下获得的相对真理,毫无根据地人为拔高为绝对真理;对于西方还原论科学的世界性难点---短临地震预报,一方面大肆宣扬“不可预测”的不可知论,另方面又竭力反对国人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进行探索、攻关的努力;连主张地震可以预报,也要打成“伪科学”。显然,“反伪”运动代表人物的核心手段,是将西方的还原论科学思想人为地推向迷信的地步,制造一种新的现代科学迷信!用以打压国人最可贵的自主创新精神和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反“伪”运动的核心代表,剽窃他人的外国社会调查成果,骗取中央领导的信任;自封“既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懂得当代科学”,实际上此人既不真懂马克思主义,说什么“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凡是现在先进科技监测不到的,都是不存在的”,实质上是在宣扬“科技发展到顶论”,公然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命题---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然界的认识是不可穷尽的;又不真懂现代科学,胡诌什么物质“还可分成无子,前子,毛子,……”。主张“对环境可以破坏一下”;“煤矿爆炸死人,是因为中国人太多”;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还在胡搅蛮缠说什么“汶川地震说明还是人定胜天、无可畏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明明一窍不通,可他胡乱编造说成“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是臆想笼统思维”,“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是典型的伪科学”。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当新华社报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首次号召“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此人立即在某大报上提出反建议:“中国需要重建学术生态”。说什么:“有少数实际够不上进入学术共同体的条件的人,散布一批伪科学有理、同样有权进行科普的理论,美其名曰‘争鸣’,成为一种异化的、不良的学术生态现象”。妄图继续大搞反“伪科学” 运动,清剿“违背”他们现代科学迷信“规则”的一切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和探索。很清楚,其矛头不仅要反掉中国的重大自主创新,而且直指中央,要从根本上反掉中国人的自主创新精神武装和鼓励自主创新的科技方针政策!此人一贯以“极左”的面貌出现蒙蔽国人,又头戴“院士”皇冠,“专长”整人,肆意到处打棍子、戴帽子,并且善于玩弄以攻为守的“吓唬策略”。另一个代表人物,身在外国,出于生计,不惜迎合国际反华势力需要,依靠外国“基金”,利用国人对假货的愤慨,故意混淆学术作假的道德问题和学术探索的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专打中国一切有可能的重大自主创新。在中国和媒体上,大反中医,唯独不反所在国近几年大幅度增加中医拨款、推广中医的做法。其“司马昭之心”岂不“路人皆知”!此人则是从右的方面,企图打掉国人一切自主创新精神的萌芽和众多的重大自主创新,妄图扼制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同志们,朋友们,可要警惕呵!

当前,全党全国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力求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一学习实践活动中,本人发表在《前沿科学》今年第一期的“从科学观反思汶川特大地震的深层次教训”一文,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灾害科学的一种初步总结。文中证明了自然科学本身也是在发展之中。可是,反“伪”运动的代表人物,利用现今科学定义的严重误区,将西方还原论科学视为唯一的科学真理,将它人为地拔高到“现代科学迷信”的地步。然而,连西方科学家内部也在批判和揭露此种经典现代化科学观的严重负面效应;一些西方科学家依据长时期内在大的科学理论方面(除技术进步外)没有新的发展这个基本事实,认为西方科学正在走向“终结”,需要向东方求教。而具有华夏血统的何、方之辈,却在一股劲地讨伐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精髓!尤其从21世纪开始,有可能正在进入整个科学发展史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三个更高更大的发展阶段。历史终将证明,反“伪 ”运动的代表人物扮演的是危害极大的人类历史上时代性大飞跃的一股逆流。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