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whatistrue 于 2008-11-25, 14:20:45:
并不是说Linchuang先生不是权威,只是感觉背书背得多了一点。书上的条条框框只不过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如果只凭指南、指导来用药,我尽可以自己去买药了。反正哪一类药针对那些细菌、症状估计说明书上都写着的,我要是能对上症状估计也能凑合着自己来也未必可知。但是听到白衣说每个医院针对本院或者本地区的情况来监测、用药,我觉得他要是给我开药可信度可能要高一点点。
我相信,同样的药物,在不同的地区、人群中可能效果不会一样。另外,现在很多细菌对很多抗生素都要耐药性,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不该用的用,不对症的也用,能用新药就不用老药,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耐药性。不过我想这里面还牵涉到很多别的问题,比如药品回扣,伪劣药品等等。从这一方面来说,我赞成用老药,如果有效的话。我想这也符合合理、经济的原则。
一个药品的销售额高只能说明销售量大,并不一定等同于最有效。我记得前两年是不是有大公司停售还是赔偿他们的某个药品?当时好像销售额也很高。另外,不知道别的地方,好像美国药品价格不是一般的贵。去年发炎还是什么的,医生给开的就是青霉素(钾?),几天的量要6美元(还是9美元忘了)。Linchuang先生说的那个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药刚巧我前段时间买过,没有保险130多美元,有保险60多美元。如果按照这边的价格来算,6亿美元可能比国内的价格买的药少得多。
对于Linchuang先生多次提到的社区指南什么的我有点不明白。不知道这个社区怎么定义的,难道医院里面用药标准和社区标准不一样?这个社区标准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如果医院都没有经常的耐药性检测,怎样能制定社区指南?
前段时间听了个讲座,制药公司现在在做的一个工作是想办法抑制细菌的繁殖(并不是用抗生素,而是用小分子去抑制细菌间的联系)。主要想法是只有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以上的时候,才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只要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青霉素等一些老的药品可以很轻而易举的杀灭细菌。如果这个工作能有进展,完全没有必要去一味追求新药。
而且,Linchuang先生举的例子可能也不恰当,“这种强辩是极其可笑的,难道贵市没有做过流行病学研究,就可以推测贵市女性的子宫会长到胸腔里去?”。子宫的位置好像和流行病学没有大的关系吧?“我甚至在想,古代的孩子更幸福,他们根本就不用吃抗菌药。” 好像没有人说吃抗菌药是不幸福的。要不然人类还要给青霉素那么高的荣誉干什么?
我想对杂牌博士后说的是:很不幸你没有遇到好的医生。这种事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想你如果遇到像白衣那样的估计感受会好一点点。
现在在看“豪斯医生”,很是敬佩这位先生(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既然医学就是一门经验积累的学科,可能还是要多靠医生的脑瓜子,而不是完全靠本本吧。人那么多,就算一样的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表征。所以,我还是偏向拿经验说例子的白衣了。
最后,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出来给大家上上课。希望新语丝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科普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