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架篇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c61 于 2008-11-30, 17:30:06:

平时忙忙碌碌,虚度光阴,要养家糊口。周末来新语丝潜水,休闲,以补见识。看到版主,太簇,和Yush,三英战寻正,打得一地鸡毛,连JFF都要飞起来了。大跌眼睛,所以冒头来趟一回混水。

网文共有四种: 无聊无趣,无聊有趣,有聊无趣,和有聊有趣。

以新语丝名人为例,寻正第一,昏昏第二,Amsel第三,太簇第四。

对于居第一的寻正长文,湘女一针见血:“想到哪就写到哪是不需要太多的时间的。”以前浏览新语丝,寻正的长文,拜读过几篇开头,东拼西凑,大而无当,不知所云,像我以前的一个骄傲学生。但寻正不是学生,他是才子太空作者,我是庸人太忙读者,
只好一概跳过去不看了。忽然看到版主公告:“删除寻正...在新语丝网站上的全部文章”,忍不住莞尔,想起一句西谚,大意是,在河边坐得久了,就会看到寻正的空空长文,被河水毫不留情地从你面前冲走。(西谚的原句太激烈,也不贴切,所以篡改了一下,算是意译,骂文不骂人。)

第二和第三,昏昏妙人,Amsel 直人,不在本文话下。

太簇第四。 我最爱“煮饺子”一篇,干净利落,有聊有趣,小中见大。读太簇的网文,常常让我想起隋朝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使两柄铁锤,重有三百斤,奇异英雄。这回看太簇战寻正,越看越像元庆打瓦岗,一篇接一篇,打得热闹,看着却别扭。“理性”也罢,“剧化型人格异常”也罢,章法招数架势还在,却盖不住英雄气短,气急败坏的味道。听过“隋唐演义”的,都知道裴元庆的三百斤大铁锤,敌不过齐国远的三十斤稀屎锤。既然如此,何必硬要打下去?

何况寻正看上去还远不止是榜上无名的齐国远呢,以读者网公布的半年来博主访问排行榜来看,方舟子约占30%,是李元霸,隋朝第一条好汉。疯和尚,西风独自凉,太簇各占约3%,并坐隋朝第三条好汉的交椅,都算裴元庆。你猜谁是宇文成都?

没错,正是占访问数9%的寻正才子。

无聊无趣的空空长文,练打字一样地写,也能堆起个隋朝第二条好汉来。这个秘诀,其实早已风行天下。你看: 神州许多独霸一方的聪明教授们,广收学子,勒令每人要交SCI论文数篇方可毕业,再疯狂自引,不过数年,不是纷纷栖身于天下高手排行榜之列?这个法子,用久了,骗读者的效果日减,感动自己的效应日增,最后大多真以为自己是才子降生了。这是码字的寻正和聪明的教授们最令人莞尔的地方。

那么让李元霸去教训一下宇文成都,岂不是好事,劝什么架?好,你来看:

“且说宇文成都领兵十万,在潼关紫金山下。不料唐兵杀到,为首的大将就是李元霸,成都看见,吓得魂消魄丧,欲待退走,无奈人已照面了,只得叹口气道:“罢,小畜生,今日与你拼命也!”(于是一把撕了道歉信,-----c61注), 硬着头皮,举流金铛打来。那元霸的师父紫阳真人叮嘱他,若日见使流金铛的,不可伤他性命。所以向年比武,就不伤害,今日见他有相害之意,竟忘记了师父之言。就把锤将成都的铛打在半边,扑身上前,一把抓住成都的勒甲绦,提过马来,望空一抛,跌了下来。元霸赶上接住,将他两脚一撕,分为两片。兵士见主将死去,走个干干净净。”(说唐全传第四十一回)

我年轻时抱着书死读,看不懂紫阳真人和说唐作者的意思。现在忙忙碌碌,手上无书,倒常常一目了然。你再看: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一正一反,一脉相承,一目了然,说唐和史记,同一个意思:

大丈夫行走,轰轰烈烈也罢,庸庸碌碌也罢,要打架,先孰视之,看看对手配不配。人到而立不惑,年富力强,该有的朋友都有了,要找的, 是和自己相称的敌手,打几回好架。

看见一地鸡毛,所以劝架。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