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fagus 于 2005-1-03, 11:44:56:

回答: 有一位四野指挥员揭发林彪瞎指挥耽误战机致使敌人一个军从营口登船逃跑 由 HunHunSheng 于 2005-1-02, 20:24:12:

换别人整个廖耀湘部还跑了呢.

假如林彪到朝鲜---谈林彪的指挥艺术[ZT]- -

一,林彪的“超前意识”

1948年10月23日,林彪致电各纵及东北局、军委:“各级干部,每次攻击之前均须走在部队的前面,迅速侦
察地形。指挥员勇敢积极的标志,是肯自动走在部队的前面,亲自侦察地形和布置攻击准备,但不是指随便
暴露目标,或在部队冲锋时也跑在前面,这仅是个人勇敢,对战斗指挥无大益处。”林彪是这样说的,也是
这样做的,他要求下级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林彪这种“肯自动走在部队的前面”的举动有记录的就有
多次:如长征时在打青石嘴敌人的骑兵前,林彪行军在所有部队包括前卫团之前,紧跟在军团侦察队后,身
为军团长却走在师长、团长、营长、连长之前面,结果把敌人的骑兵消灭在浑然不知中;在陕北东征前,当
时上有毛泽东,彭德怀,下有参谋长左权、红一师长陈庚、红二师长陈光,还有平级的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
东等,可是只有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亲自先到黄河边侦察,为东渡黄河选择渡河点,此时中央甚至还没有决
定东征。在平行关大战前,林彪比部队后出发,但却急速追赶部队,结果却在部队到达平行关前已经叁次化
装侦察了地形。在这些重要的关头,林彪都表现出这样的超前意识。这种举动在高级指挥员中不说元帅,就
是大将中也并不多见,这是林彪常打胜仗的重要原因之一。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条,它可使“遭遇战”的结果
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初期,同样是遭遇战,115师是袭击敌人,129师(771团)却是被敌人
袭击。林彪当115师师长时,115师总是主动去打击敌人,林彪负伤离开后,115师就被动挨打(陆房战斗)
的重要原因。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前,如果彭德怀也有林彪那样的超前意识,能在部队出国前去实地勘测
地形(而不是去与金日成会谈),为美军选择一个好的坟场,精心组织战役,那么第一次战役很就很可能由
“遭遇战”变成“伏击战”,“击溃战”变成“歼灭战”,整个朝鲜战争的结果都可能改写!

因此,如果林彪到朝鲜,他不会轻易的把开始敌我双方的“遭遇战”打成击溃战,而是把它打成歼灭战。林
彪1934年在黄陂,1937年在平行关和广阳都把“遭遇战”都打成了歼灭战! 林彪是个经常创造奇迹的人,在别
人看来应该是无准备的遭遇战, 到了林彪那里往往成了精心组织的歼灭战, 差别在于战前的思考和准备,在于
指挥员的超前意识。在朝鲜战争1-3次战役,特别是第一次战役,美军根本不知道我军已经参战,骄傲自大,
盲目冒进,疏于戒备,与抗战初期的日军非常相似,当时遭到打击后也是惊慌失措,一泻不止,比日军表现
差远了。可惜彭德怀没有很好的认真筹划,利用这个时机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打成了击溃战。几个回合下
来反被敌人摸索出我军的规律和弱点,在第4、5次战役中,敌人是有组织的撤退,这时的仗就不好打了。如
果彭德怀也能象林彪在抗战初期打日军那样,初战时就进行认真细致的组织和筹划,完全可以在敌人还没有
了解我军特点的情况下彻底打败敌人。

二、运动战的水平
共产党的将领都比较擅长打运动战,粟裕是他们当中打运动战比较出色的战将,他的主要特点是在战场上转
移兵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粟裕这一套玩的的很好,但与林彪比较就会发现,粟裕打的运动战,
如苏中“七战七捷”、孟凉崮战役,莱芜战役,直到淮海战役,他的运动战最后几乎都打成了“阵地战”,
粟裕是通过“运动”进行兵力转移和集中以取得战场局部的兵力优势,在绝对优势的兵力下用“阵地战”消
灭敌人,是一种“运动阵地战”,很少有真正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例。 林彪则不仅有粟裕那样的“运动阵
地战”,更有彻底的“运动战”。即不仅在“运动”中完成兵力转移和集中,最后还要把敌人消灭在运动
中。 林彪在抗大当校长时就说过“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
灭敌人最关键的一着”。林彪是有意识的把追击战看作是“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着”,就是要努力把敌
人消灭在运动之中。 林彪的“叁猛战术”中的“猛追”和“叁种情况叁种打法”,其实质都是强调要抓住机
会把敌人消灭在运动之中。 粟裕之所以把运动战都打成“阵地战”,主要是他还缺乏消灭敌人于运动中的指
挥意识。

要获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机, 指挥员就必须有意识的去创造。林彪创造这种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机
的方法就是强调运动的“突然性”或“速度”。林彪特别重视速度,善于利用速度。林彪一身多次出现用迅
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打击敌人的战例。在红军时期打宜黄,开始强攻硬打打不下来,伤亡不小。后林彪设计
有意放一条路给敌人逃跑,结果一半的敌人跑出城被林彪指挥的部队追垮后一网打尽,原本是一场“阵地战
”却被林彪打成了“运动战”。 在长征中的遵义大捷,吴奇伟的2个师也基本是被林彪的一军团用“突然性
”打乱了阵脚又被“快速”的追击追跨后在运动中消灭的。在辽沈战役中,打廖兵团,打沈阳,都是林彪有
意识的用“速度”去追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典型战例。在湘南起义的“二打耒阳”中击溃敌人一个
团,在大渡河指挥部队昼夜兼程都是用速度去打击敌人。

林彪一身多次出现用速度打击敌人的战例,而粟裕等将领一次也没有,这绝不是偶然的,说明对“运动战”
、对“兵贵神速”林彪比其他人的理解要深刻和到位的多!林彪不仅要用“速度”追上敌人,还要用“速度
”去消灭敌人。因为 “速度”可以使敌人来不及组织降低敌人的作战效率, “速度”可以使敌人来不及构筑
工事,以便消灭敌人于运动之中,减少作战时我方的伤亡,“速度”可以造成敌人的错误判断, “速度”可
以使敌人惊慌失措兵败如山倒! “速度”在林彪这里就是战斗力!这就是对“兵贵神速”不同层次的理解!
这就是指挥艺术上的不同境界!

如果粟裕到朝鲜,由于我军在朝鲜的兵力远超过敌人,我军在各个方向都有优势兵力,几乎无需再通过转移
兵力来取得局部战场的兵力优势,这使粟裕在“战场上转移兵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特长无从
发挥。 因此,在朝鲜我军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问题,而是在兵力远远超过敌人的情
况下如何迅速消灭敌人。 因此,粟裕如果在朝鲜,他也将和彭德怀一样(可能比彭德怀做的好)能够包围敌
人,但他那种“运动阵地战”却很难迅速消灭敌人,就象在淮海战役上打黄百涛兵团、黄维兵团和杜律明兵
团一样。在国内,不论打多长时间和付出多少牺牲,靠着老百姓的小车维持物资供应,靠俘虏补充自己伤
亡,最后总可以消灭敌人,但如果是在朝鲜,面对有火力和空中优势的美军,粟裕的“运动阵地战”在不能
迅速消灭敌人的情况下,就很可能被敌人逃脱,甚至反被敌人打败。

但是,任何军队包括美军只要遭到象廖兵团那样的迅速分割和猛烈打击都一样会彻底完蛋。因此,从指挥艺
术和特点来说,只有林彪到朝鲜,我军才有可能彻底打败美军。其他将领到朝鲜在军事上最多只能打成现在
的平局。当与强大的敌人交锋时,就可以看出,林彪在战役指挥上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将领,是一个质的飞
跃。

在朝鲜战争1-3次战役,美军一旦被抓住包围后,林彪也会象打廖兵团一样立即进行分割围歼,打乱敌人的建
制和指挥,不会给美军组织防御的时间和机会,林彪可利用近战、夜战和短兵相接的肉搏使敌人的空中优势
和火力优势无从发挥。就象他在辽沈战役中打廖兵团,在平行关和广阳打日军一样,敌人的优势火力很难发
挥出威力,再多的飞机也无法支援地面作战。在敌人被打败后,林彪也会象打辽沈战役中打锦州,打廖兵
团,打沈阳,打营口一样,连续作战一气呵成,一口气把美国人赶下大海。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