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ull version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Europeanese 于 2005-3-01, 04:38:31:

回答: 晨鸣:在硅谷经历经济萧条 由 Europeanese 于 2005-3-01, 02:24:54:

在硅谷经历经济萧条

(一) 潮起潮落

2003年的6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宣布美国这次经济衰退从2001年3月正式开始,到2001年11月已正式结束。当月,美国全国的失业率达到20年来的新高。2004年的5月,失业率才刚刚开始下降。尽管经济衰退的余波未平,失业率仍然很高,但毕竟最坏的时间过去了。根据数字,经济衰退实际只有八个月,可是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只要就业率没有恢复,经济就没有恢复。而这样的日子实际上持续了快三年。

我和我周围认识的人们,当年都是来自五大洲四大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硅谷参加这场如火如荼的淘金运动的。当年的报纸上称这是历史上第二次California Gold Rush。我清楚地记得1999年底,电视新闻里曾预言2000年将有20万人搬来硅谷。2000年的夏天,Sunnyvale(硅谷高科技公司最集中的城市)的空房率底于1%。当时住的地方不仅贵得可怕,而且都租不到。幼儿园也是人满为患,我的两岁的儿子等了半年才进去。据说当时小学,幼儿园质量大跌,因为好的小学老师,幼儿园阿姨也跳槽编程序去了。公司根本招不到人。当时曾盛行一种玩笑说法,说只要会拼写JAVA和C++的人就能进公司。

很多公司把招聘的横幅标语打在高速公路边上。我上班曾经经过3Com的大楼,上面是巨大的标语“我们招聘各个层次的人才”。

同时房价猛涨,从1995年到2000年平均涨了100%。股市也是只涨不跌,每天上班看着股票一块钱,一块钱地往上涨。我有个朋友的股票帐户在一年里从2万元涨到19万,她都不想上班,想专职炒股。餐饮业也跟着发达。在公司股票300元时,我们去吃饭,就想想一顿饭不过半张股票。当时无数小公司为了赶时间,晚上到饭店为员工包饭。我去看病时,连医生都羡慕我们高科技的人可以暴发,老跟我打听什么公司的股票可以发。以前医生是最令人羡慕的行业之一。可是医生的收入比起泡沫时期的股票,还是小诬见大诬。我们聚在一起讨论的是那家公司要上市了,赚到几百万,几千万可以退休,退休以后去干什么。当年所有的人目标明确,就是去小公司,等公司上市,而后做暴发户,然后退休。那是怎样疯狂的日子呀。

可惜好景不长。上帝是公平的,吹出的泡沫终究要破掉。到了2001年以后, Apartment都需要以各种促销方式吸引人。很多幼儿园由于生源不够而关门。公司的报告总是亏了多少,裁员(layoff)和重组(restructure)成了常用词。股票总是一片红色,看都不想看。

3Com裁了各个层次的人。

我们聚在一起讨论的是哪家公司倒了,什么时候会被公司裁员,哪家公司还可能招人。当年DOT COM爆发时的名词B2C(Business to Consumer)变成了Back to Cleverland,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成了Back to Bangalore. 有人在股票上发的一纸空财,由于预付了税而破产。

工作难求。我在2001年和2002年招人时,一个工作都有几百分简历。我的朋友们开始因为失去工作而搬出硅谷。由于工作机会,一家人分居两地的比比皆是,妻离子散,就差没有家破人亡。医生成了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我们称它是“旱涝保收”。因为衰退(Recession)后伴随的是沮丧(depression),更多的人需要看病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发财,好像一夜梦醒,忽然间目标没了,不知道自己该为什么而奋斗。

我们这批90年代的留学生,来美国后,除了头一,二年比较艰苦,后来都有稳定工作,丰厚的收入,房子,车子,票子,儿子和妻子五子登科。本来都过着安逸,逍遥的生活。尤其是在98、99年期间,一个人可能拿到5、6个公司的聘书。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没有饭碗。

这段经济萧条的经历使每个人都开始省视自己的人生,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该追求什么。当我们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体会到的不仅是它的物质丰富,而且是它的残酷性,我们才更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更全面地看待自己。潮起潮落,做为一个弄潮儿,经历了潮起的美丽,也必然要经历潮落的危险。

(二) 泡沫后的裁员

泡沫经济破灭后,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萧条,各个公司都开始大量裁员以减少支出。在硅谷2000-2003年期间的公司中,裁员是永恒的话题。大家相聚时,免不了说到谁谁又被裁了,某某公司关门了。那时大部份公司的新闻总是本季度亏损多少,准备裁员多少。就是在公司里面,也是谣言满天飞。而且奇怪的是谣言最后总成真的。我周围的家庭至少有一个人丢过工作。两个都没工作的也不在少数。在这大风大浪里,我裁过人,体会过同事,朋友,亲人被裁,最后是自己也被裁掉。

按严格定义说,裁员(layoff)和解雇(fire)不同是的。裁员的对象是位置,解雇的对象是人。裁员的过程因公司而异,即使同一家公司,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因为公司怕被裁的人报复公司,所以事先是没有通知的。一般是一通知后,公司的email等各种帐户立刻停止,马上走人。客气点,可以留到中午,和同事告别;不客气的,连办公室都不能回,东西由人事部门打包。如果被裁人很多时,往往是把大家叫到一个会议室,宣布所有人收东西回家。这种时候,资本主义的残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不讲情面。

最糟糕的一种裁员方法是由人事部门通知大家这天裁人,而后挨个打电话通知。通知到的走人,没有接到电话的就是留下的。有个人在办公室里提心吊胆地等了一整天,每次电话铃响都觉得自己完了,可是每次不是朋友就是老婆的电话来打听他的情况。好不容易捱到下班,刚要松一口气,却见email说因为被裁人数太多,一天通知不完,明天继续。他差点就背过气去。

我经历的第一次裁员是在2002年。虽然当时裁员在高科技公司已经是家常便饭,因为我们公司是第一次,所以小心亦亦,就怕有人搞破坏。裁员那天,公司把所有的出入安全卡全部锁住,然后派保安站在门口放人。被裁的人通通站在楼外等通知。那天不巧正下雨,他们在雨里淋着,这是我见到最凄凉的一次。虽然公司后来再没这么做过,但是从此以后我们只要看见保安在大门口晃悠,就心惊肉跳。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所在的公司曾经是Nesdaq 100的明星公司,后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好,三天两头裁员。那时我觉得公司就象纳粹的集中营,周围的人说消失就消失了。有个朋友说裁人就象电影“辛德列的名单”(Schindler’s List),看的不顺眼的那边毒气室去。有一次,裁人比较多,所以分了两个会议室,一个是给被裁掉的人开会的,一个是给留下的人开会的。裁人从上午9:00开始,由Manager/Director分片挨个通知去不同的会议室。有个经理当时特别紧张,通知时把该留下的通知去了裁掉的会议室。结果可想而知。

裁员名单的制定在各个公司也大同小异。一线经理会被要求提供名单,而后部门讨论出综合名单。往往部门总管掌握最后的名单。裁人有时很像中国五十年代划右派,是按比例的。许多人都不知道一线经理在这个时候的苦衷。往往在公司裁人时,一线经理在经理层是最后被通知的,裁员却总是一线经理去执行的。所以被裁的人往往记恨自己的经理。我们项目第一次裁员时,几个一线经理前一晚紧张、痛苦、内疚地都都睡不着。第二天通知员工的时候,有个平时非常跋扈的经理,据说说话声音都颤抖。我自己紧张得都说不出话,而后难过得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而且,做为经理去裁人的同时,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也被别的公司或其他组里被裁掉,这双重的压力只有个中人才能体会。

每个人在接受裁员的事实时,表现得非常不同。因为裁员对被裁的人一般都很突然,所以在心理上一时不能接受。我见过笑着出去的,也见过哭着出去的,有当场不服气被架出去的,有一副英勇就义大义凛然的,也有呆若木鸡的。大多被裁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经济支撑的家庭和年幼的子女。平时大家都愉快地谈论家常,到裁员的时候才会发现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我记得最惨的一位女同事,她是流泪离开的。她和她先生在2000年离开AT&T来到硅谷淘金。她先生在一家光通讯公司做工程师。他们俩在2001年自己开车去洛杉矶参加光学年会,路上出了车祸。她先生成了植物人。我的这位同事过去在AT&T干了近二十年,知识实在陈旧,而且人到中年,干劲也比不过年轻人。在后来的裁员中,她是首当其冲。当时她试图在公司内换组,找过我和我的老板。由于她的背景实在不同,我也帮不上忙。我记得我老板当时跟我说了句话“business is business.( 公事公办)”。这是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社会呀。

也有运气好的。有个同事在裁员时拿到快一年的遣散费,而后三个月就找到新工作,薪水还涨了点。结果他在Nasdaq 5000点那年没发财,被裁员的这年倒发了。可见命里有钱的话,挡也挡不住。最不幸的是夫妇俩同在一家公司,股市好时,那是双倍好,可公司关门或裁员时,是双倍的压力,所以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大家被裁之后,从心理上要走过几个阶段,愤怒,失落,接受。有个同事,都裁了一年了,还打电话问他以前的老板为什么裁他而不裁别人。搞得他以前的老板电话都不敢接。大部份人很快走出了阴影,而且八仙过海,个显神通。我有个老美朋友后来做房地产,买进老房子,装修一下,出租或卖掉。她雇了失业的同事做合同工装修房子。我还有个朋友去教老美中文。还有人做中美贸易,倒买倒卖。也有不少做了海归。还有人从外州搬硅谷奋斗了几年后,终于夫妇俩都丢了工作,又回到原来的城市原来的公司去了。也有人过不了这一关,硅谷2002,2003年就有两起华人杀了全家再自杀的,还有一起华人杀死前老板的。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裁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么我的人生应该完整了许多吧?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