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脏神经反射弧(skin-CNS-bladder reflex pathway)”,
又名“肖氏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近一百年来,在肖候补院士发明“肖氏原理”前世人所作的工作 (根据Vorstman等 Investigations on urinary bladder reinnervati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review. Urology. 1987
Aug;30(2):89-96. )。
动物实验
1907年
澳大利亚的Basil Kilvington 提出通过神经搭桥(crossover)取得神经再
生的理论[1]. 他在狗身上进行了实验,将支配下肢的神经切断后的近端与供应
直肠及膀胱的神经的外周端吻合[1]。
1935年
Trumble将狗的腹壁下神经的近端与盆神经(支配膀胱)的远端吻合[2]。
1939年
Ottaviani和Binotto将狗的闭孔神经与膀胱逼尿肌神经吻合[3].
1968年-1972年
Carlsson 和Sundin将猫的腹侧及背侧腰神经根(L7)与骶神经根(S1)吻合,
取得了猫的排尿反射。[4-6]
1985-1986年
Vorstman等将猫的腰神经根与不同的骶神经根吻合[7-8]
人体实验
1907年
Kilvington将一截瘫病人的胸神经与骶神经吻合[1]。
1912年
Frazier和Mills在JAMA上载文报道将一截瘫病人腰神经根(L1)与骶神经根(S3,S4)吻合[9]。
”
别打岔。同济医科大学的,我们今天只讨论“肖的理论”或“肖氏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