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方舟子!
寻正 @ 2008-11-27 2:04:29 阅读(187) 评论(4) 引用通告 分类: 方寻之争
题记:学术必须诚实,新闻必须真实,网络必须踏实。他们都应该与虚假无缘。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管地位多高,名气多大,我们都要揭露他。
在20世纪里,中国人历经沧桑,一个世纪里,中国度过别人数个世纪的梦魇,未统一时,军阀林立,混战不休,周边列国,虎视狼顾,饥饱与生存,是一个 永远的问号。半个世纪已去,国家统一,人人以为新生,干劲十足;却不料领头人吃了伟哥,不是乱搞男女关系,就是折腾平民百姓,一清二洗三超四赶五反六革, 中国陷入没有内乱的战乱中,即使没被饿死,也度日如年。
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人人赤贫如洗,如果不是绝对的精英,贪无所贪,造假的力气都没有。这样,中国的20世纪已去四分之三,吃伟哥的领袖被天道收去, 中国的天空才渐渐明亮,邓大爷拨乱反正,中国人才连滚带爬,有了翻身的机会。二十年改革,中国人依靠勤劳的本性,收拾旧河山,重现一片天,中国再次恢复生 机,迈步向前。
在跨入21世纪时,中国已然小有成就,二十年改革开放,谈不上物质极大丰富,中国确也不再是穷得没裤子穿了。经济的上升,权力的下放,阶级斗争与政治意识的淡化,同时原有的僵化体制中极低的腐败成本,导致了兴盛中的中国滑向腐败假打欺诈的社会恶习中。
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以铁饭碗体制约束了最有知识与创造力的阶层,而最先投入市场经济活动的是那些走投无路的人,不少人就直接是原有体系中的罪犯, 他们在经济中冒险,也在发达起来的经济中受益,这对那些受传统文化影响,自以为应当享受社会特权的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阶层来说,无异于在他们脆弱的道德良 心面前摆上恶魔的应许,堕落了,中国的政治与学术。中国陷入一个黑暗而诡谬的江湖之中。
正如江晓原教授所言:现在,就象武侠小说中经典的一幕:远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侠”,艺成下山,突然崛起,敢作敢当,不管不顾,连续向各路成名高 手挑战,几处场子,被他踢翻;几个好局,被他搅散。而且内力深长,刀法明快,几番大战,都不落下风,一两年间,名动江湖。设局高手,人人自危,都道“方舟 子来也”。
方舟子,一个意欲脚踏两只船,一只科学船,一只文学船,于你欺我诈的混乱江湖中,冲浪来了。不经意间,他粉碎了肖传国的院士梦,揭穿了丁祖诒的洋牛 皮,踢翻了张阳德的纳米机,戳破了魏于全的假面具,丁小平、杨杰、刘辉、潘知常、刘登义、于建嵘、丘小庆、郑岳青、刘子华、杨玉圣、朱苏力、韩朝忠、朱清 时、陈竺,这个名单数不完的,他们都因为造假或者假打或者腐败欺诈,一个一个地与方舟子结下了不解缘。
方舟子并没有绝世神功,九阴真经只在小说中见到过,九阳神功拿到手却没有高手破经和脉,面对辟邪剑谱,更是欠缺挥刀自宫的勇气,他最多就是打打太极拳,连好汉敌四手的功力都没有。但是凭着一腔正气,他于风浪中走过来了,越走越强大。
正如何祚庥院士所说:方舟子之所以战无不胜,因为每有论战,必定以事实为根据,以逻辑为准则。方舟子所主办的新语丝上所刊登的文稿,总是以有无事 实,合乎逻辑为选用与否的判据,而不是搞什么“人情稿”、“关系稿”,更不会去刊登什么“有偿新闻”!又说:至于方舟子本人撰写的揭露伪科学、伪学术、伪 环保的文章,更往往是“小李飞刀”,“一剑封喉”,“直中要害”!对于这样一位敢于直言、敢于战斗的年轻学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予以支持?!
方舟子打假无私欲,不带任何赢利目的,没赚一分钱,还往往倒贴调查费用。无欲则刚,方可铁面无私,方舟子的无情,刺激得于建嵘露出流氓本相,让傅德 志彻底变成骂街泼妇,而昏教授肖传国,则成了永远的笑料。我本无心,致力于科普与文学创作的方舟子,因着一腔正气,随便戳戳江湖大虾们的假面,居然,一个 比一个孬,一个比一个丑,浑不觉,数年过去,方舟子已成为打假的标杆旗手,在他的阵地上,躺倒了数百个江湖精英,院士、部长、教授、博导、博士、研究生, 什么样的头衔都有。
方舟子的无情,他的每一次胜利,都为他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敌人,正面无能撼动,只能另寻它途,方舟子要面临人身威协,要面临造谣诬蔑,要面临下流文人的肆意谩骂,这一切,他抖抖肩,走过来了。
一位网友说:方舟子,我们许多人很远也许帮不上什么,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专业,乃至你自己的专业,都与你做的事情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不知道你愿 意把这件事坚持多久,但是我肯定,你每继续做一天,我们就支持、声援你一天——我肯定,这是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把耳朵转向自己的胸腔,你就会听到那样的心声,正义是根植于人心的。当我们每一个人,期盼一个良善社会,一个发达的中国,一片真实美好的国土,一个乐于投奔的故乡,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倾听那样的声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愈发显得美丽。
“学术必须诚实,新闻必须真实,网络必须踏实。他们都应该与虚假无缘。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管地位多高,名气多大,我们都要揭露他。”掷地有 声,应当成为所有人,无论是网络上的,还是网络下的,所有人的为人处事准则。那些意欲向方舟子进言为人处事之道者,何不学习学习这些朴实而最有力量的道德 准则呢?
《南方周末》曾设下圈套攻击方舟子,何祚庥院士批评说,“ 《南方周末》也曾是以主持社会公正而闻名于读者群的报纸之一;但一旦堕落到故意设下‘圈套’去攻击一位正直敢言的年轻学者,我们也就不能不为《南方周末》 的自毁声誉而叹惜了!”但《南方周末》未能撼动方舟子,他仍然屹立于天地间,在打假的战场上奔走呼吁,在两只船上自得其乐而又诲人不倦,这就是永远的方舟 子!
寻正无非是一无名网虫,戴着打假的面具,借着新语丝的广泛影响,持续发文,看似修成正果,却又叛逃而去,投奔了牛博。经历了南周的方舟子,早已是天地间正气的凝集,寻正,将是一个笑话,正如南周一样。自毁声誉,令人叹惜而已。日历翻到明天,斯人已去,方舟永远。
方舟子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与魅力的人,他不是其他人的诗所能描绘的,因为,这才是方舟子、永远的方舟子:
过时的童话
(作者:方舟子)
把一个过时的童话
再次悄悄收起
我知道
我又该重新上路了
你遥远的注视
是一个暗淡的灯塔
隐约指示我
人迹堙灭的归途
因此我只能梦想终点的辉煌
并为之如痴似醉
在莫测的前方
也许真会有照明的磷火跃动
或者我只是一个路标
为迟来的黑马王子指路
或者我将成为一块化石
千年之后骄傲地向你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