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边界
人渣 @ 2009-9-1 11:38 阅读(1656) 评论(13) 推荐值(178)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昨晚的“60分钟”,重播了一遍一个相当震撼的报道:wasteland (垃圾场,或者还有更文邹邹的翻译“荒原”)。讲的是美国的电子垃圾,如何通过香港走私进入中国内地,特别是汕头的贵屿镇,在那里被用最原始的方式被分拆,回收其中有用的部分,然后剩下的部分,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被简单的堆积或者焚烧,让小小的贵屿镇成为了地球上恐怕最毒的地方之一—或者引用“60分钟”里的原文“电子废物的切尔诺贝利”。那里的孩子体内含铅量超过正常水平很多倍;那里的妇女,流产率高得离谱;那里的癌症发病率也已经高得惊人。
让整件事情更加复杂的是,尽管整个运作的链条都是非法的(同时违反中国内地,美国和香港三个地方的法律,虽然很显然,三个地方对这件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贵屿镇),但整个过程完全是自愿和自发的。特别是那些最直接的受害者—在贵屿镇进行电子废物回收的人,尽管知道自己从事的事情对身体不好,但仍然还是选择了干这件事情。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这样来钱容易。换个方式说,这是一个不受管制的市场会自然导致的结果。
并不是所有对自己有害的工作或者事情,都应该由政府或者法律来禁止的—我们没有禁酒,没有禁烟,没有禁止熬夜,没有禁止只坐着不运动,没有禁止只吃肉不吃蔬菜,因为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个人是最终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即便这个选择可能会伤害自己。就拿贵屿镇这件事情说,禁止就意味着剥夺很多人的生路,这些人恐怕是最需要钱的人。
说这些,不是我支持贵屿镇正在发生的事情,相反我是极端反对的,待会再说。说这些,只是想说,过度的父爱主义就会造成哈耶克说的“致命的自负”和“通向奴役之路”,个人的自由和市场的边界,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黑白分明的。
为什么我极端反对,在自发市场会自然产生,正在贵屿镇发生的事情?这难道不是自由自愿交易,各得其所,帕累托改进的交易吗?不,我觉得不是。
一个最简单的理由是外部性,我不多说了。贵屿镇发生的事情,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的污染,损害的不仅是参与者的健康,还有那些不是参与者的健康。环境不只是少部分人的,而是属于所有的人的。
但在我看来,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这种看似“自愿”的选择,并不是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根本不是自愿的选择。我这几日正好在读一本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口述史(这似乎是社会学家钟爱的东西,我是第一次读口述史,读起来还是很有收获并很受震撼的),从那上百个人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回顾看,有一个主题始终在重复:就是生活在那个地区的人,那些被派入污染区“清理”的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辐射为何物,不知道辐射最终带来的危害会是如何可怕。他们中的一些会说:辐射,看不见啊?喝一瓶伏特加就没事了。很多人,甚至连官方发放的,几乎没用的口罩和手套都不带,就直接在反应堆附近清理。而苏联官方,以防止恐慌为由,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还有全国的人真相。我也许很武断,但我相信,那些贵屿镇的工人,他们的教育和知识,还不足以让他们真正明白,他们所从事的事情对自己,家人和周边的人造成的深深的伤害。或者更直白的说,他们是被用钱骗去做一份他们自己并不理解的工作的,就像一些为了三倍的工资去切尔诺贝利清理废墟的人一样(我得说,清理的人中间也是有很多英雄的,他们知道风险,但仍然义无反顾。作为个人,这些人是很伟大的。但更多的人,是属于不知情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伦理和社会公正。“60分钟”对那些自愿从事这些危险工作的人的解释是:绝望的人做绝望的事。没错,他们从事这件事情,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太需要钱了。让绝望的人,去做绝望的事,即便符合市场原则,也不符合基本的社会伦理和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最基本的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虽然,基本的尊严和权利,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定义和内涵。
最后,写这个博客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贵屿镇这个地方,这个“电子废物的切尔诺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