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季的英文信让我对他给研究生开设专业外语产生怀疑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田牛 于 2005-3-07, 17:58:30:

回答: 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由 田牛 于 2005-3-07, 17:51:11:

一桩小小的“学术公案”的了断
季广茂

  大概是因为我译过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2002年11月22日前后,中央编译局《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编辑黄晓武女士约我写点东西,简要介绍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我答应了。25 日完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给了她。当时以为事情已经了结,谁知麻烦刚刚开始。

  12月27日,晓武来信说:

  “您关于齐泽克的文章里有一个地方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一句话,是关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的,您标的注释是转引自《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这不符合我们的规范,您能不能根据英文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找到《资本论》英文版的页码出处,然后找出中文版的《资本论》对应出处?”那句话是: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最为基本的定义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在那里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他们虽然对之一无所知,却在勤勉为之。”

  我知道麻烦来了,虽然“人民不怕麻烦”,但碰上麻烦毕竟还是感到麻烦。这也是困扰了我很久的一个问题。齐泽克没有给具体出处,当初译那本书时,我翻遍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文版)也没有找到这句话。但我想,这不可能是齐泽克的杜撰,不仅因为他是一个知名学者,而且还因为,如果是杜撰的话,此书出版于1989年,引用率极高,早就被人指出来了。我想可能是因为中文版的《资本论》与外文版存在着差别所致。即使版本没有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某一句话,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限于当时的条件(我当时在山东师大),查阅英文版或德文版的《资本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论怎样,这件事情就这样放下了。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没有找到原始出处的引文并不多,仅两三处而已,这便是其中的一处。但这一处最为重要,是全书的一个支撑点,所以我一直感到“心虚”,心存“侥幸”,盼望大家不要过分认真。碰到了责任心极强的编辑,我知道这一次是躲不过去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此之谓也。

  犹豫了一阵子,只好于当日向百忙之中的齐泽克写信求助了:

  I have written a article to introduce your great thought to Chinese reader,but I have a question and I can do nothing for it,so I need your help. Thank you in advance.

  In your book The_Sublime_Object_of_Ideology,you quoted a sentence from Marx's Capital:“they do not know it,but they are doing it”(p.28).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please in detail where this sentence is from,such as:from which volume,which page,which press,which year?

  齐泽克当日即做了回复,反应之神速,恰恰是他才思敏捷的一个写照。这位老兄是真正的“洋洋万言,倚马可就”。《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中文版前言,以及我手头正在翻译的《一脸苦相的实在界》的中文版前言,都在万言之上,也都是在三五日内一蹴而就的。他回复说:

  The passage i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of Capital,towards the end of it,when Marx speaks of the secret of the commodity-form. The German original is:“Sie wissen das nicht,aber sie tun es.”

  或许是他手头上没有德文版的《资本论》,或许是他出门在外(他每年都参加若干场大大小小的国际学术会议),或许是懒惰,或许是不屑,总之他还是没有给出具体出处。但这个信息对我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它给出了大致方位:《资本论》第一章有关论述商品拜物教的论述。马上在网上查到了《资本论》的电子版,打开第一章“商品”的第四部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处,一字一句地阅读起来。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一股“天不助我”的悲怆感油然而生。只好硬着头皮,于28日晚间写信,如实向晓武禀报,并请求她帮忙:“你在中央编译局工作,那里肯定有德文版的《资本论》,看能否在第一章第四节论商品拜物教的地方,找到这句话‘Sie wissen das nicht,aber sie tun es’。如果能找到,也算解决了学界的一桩悬案。人人皆引齐泽克,但没有一个人给出过具体的出处。难得糊涂呀。”同时把那个电子文本“附加”在信里。那天星期五,我知道晓武下周一才能看到。

  30日9点即接到了晓武的来信。她问“是不是这个”:“可见,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晓武同时向中央编译局马列部懂德语的卢晓萍老师请教,请她核对德文版《资本论》,她根据中文版的位置,在德文版相应的地方找到了这句话: “Sie wissen das nicht,aber sie tun es”,完全一样。天呐!就是它!我怎么就没有找到呢?立即打开那个电子文本,用“查找”,一秒钟之内即查到了!马上去图书馆查阅了纸媒的《资本论》,记录了有关它的详细版本数据:“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1998年10月北京印刷,第90-91页。”并将其寄给了晓武。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实在小菜一碟,不足挂齿;但它是我的一块心病,并一直为其所苦。你译了一本书,里面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而且是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作者虽然没有告诉你出处,译者也应该查到呀。你查不到,除了说明你无知、无能、弱智、呆痴,还能说明什么?

  终于“找到了”。但找到它的,不是有眼无珠的我,而是独具慧眼的晓武。所以即使解除了内心的忧虑,还是没有阿基米德那样的欣喜。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