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是宗教,宗教是鸦片。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fagus 于 2005-3-10, 15:01:05:

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

──读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作者 易中天

一 弹冠相庆

鸦片战争是中国人的锥心之痛。

不过,认真说来,痛,是后来的事。当时好像不怎么痛。不但不痛,相反,
1841年的那个夏天,“战败后的广州,并没有像通常那样死气沉沉,而是上上下
下都喜气洋洋地互贺升迁。”1 首席指挥官奕山,被钦命“交部优叙”,赏白玉
翎管。其他官兵人等,则优叙的优叙,升官的升官,补缺的补缺,换顶戴的换顶
戴,正所谓“弹冠相庆,共沐天恩”。因为负责这次战役的奕山,在奏报“战功
”的同时,还一口气保举了“有功之臣”共554 人,几乎囊括广州所有官员!

这可真是“胜利者的欢宴”!

然而事实又如何呢?事实是,奕山和他的同僚,既打了败仗,又公然违旨。

奕山的职衔,是“靖逆将军”。“靖逆将军”不是“抚远将军”。他只能“
剿”(消灭英军),不能“抚”(停战言和)。道光皇帝给他下达的命令,也是
“大兵兜剿”、“擒获夷酋”,“务使该夷片帆不返”。为此,皇帝下令调集湘
、赣、鄂、桂、滇、黔、蜀七省大军供其驱使,还慷慨地一次性拨款三百万两充
作军费。这次战役的前敌指挥部也阵容强大: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奕山,军
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四川提督齐慎,原刑部尚书、现任两广
总督祁* ,一共五位大员。道光皇帝决心之大,期望之高,可见一斑。

可惜事与愿违。“英夷”不但没有被“一鼓荡平”,清军反倒一败涂地;“
夷酋”不但没有“束手就擒”,反倒指名道姓地要奕山亲自出面谈判,而且开出
的价码中,竟然要求奕山等人率兵出城,驻扎在广州城外200 里处。最后的结果
是,奕山不但全部接受英方所开条件,还提前两天缴清了600 万元的“使费”,
总算是从英军的炮口下“赎”回了广州城。至于两国之间恢复通商,自然更是不
在话下。

停战是违旨的,谈判是违旨的,同意通商也是违旨的,赔款就更是丧权辱国
,然而却获得了嘉奖,天底下哪有这样的荒唐事体,又哪有这样的糊 涂皇帝?

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奕山向皇帝撒了谎。

就在广州城降旗高挂的5 月26日,奕山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历数清军
在5 月23日至25日的“赫赫战功”,宣称击沉、焚毁英军轮船、兵船各1 艘。6
月4 日,即停战协定达成9 天、英军退离广州之后,奕山等人又上一折,声称英
军头目(夷目)在城下“免冠作礼”,恳请“大皇帝开恩,追完商欠,俯准通商
”。只要给他们这两项“恩典”,“英夷”们就“立即退出虎门,交还各炮台,
不敢滋事”。其实所谓“商欠”,就是那600 万元的“赎城费”,奕山等人早在
5月31 日就交清了。通商则早是事实,奕山和先期到达的参赞大臣杨芳等人早就
默许,不闻不问,只不过道光皇帝还蒙在鼓里而已。于是,这个冤大头皇帝便在
上谕中“宽宏大量”地说,那些野蛮人(该夷)原本“性等犬羊,不值与之计较
”。现在,天朝已略示薄惩,英夷又作礼乞恩,你们办事也不容易(朕谅汝等不
得已之苦衷),那就恩准通商赏还商欠吧!奕山一看谎言生效,又在7 月14日出
奏,声称“英夷”听宣,感恩戴德,“额庆欢忭,免冠感伏,声言永不敢在广东
滋事”。这个结果,虽然离“片帆不返”、“一鼓荡平”相去甚远,但“永不滋
事”还是皇帝愿意听的,奕山等人岂有不加官进爵之理?

同样,谎言既然如此有效,大清帝国的官员们,又岂有不竞相撒谎之理?

事实上,在整个鸦片战争史上,我们很难找到完全不撒谎的清廷官员和将领
。两广总督邓廷桢撒谎,两江总督伊里布撒谎,钦差大臣琦善撒谎,参赞大臣杨
芳也撒谎。杨芳官居从一品,爵封果勇侯,是战功赫赫的清代名将,然而一到广
州就撒谎。而且,对英军作战毫无“果勇”之处,对皇帝撒谎却“果勇”得惊人
。一只送照会的小船被手下发炮击回(纯属误会),竟被他夸张为“击沉英三板
船两只,击断英大兵船主桅一根,击毙英军多名”的大胜仗。当然,杨芳的撒谎
,和奕山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结果,最敢撒谎也罪孽最重的奕山交部优叙,
赏白玉翎管;撒谎水平次于奕山的杨芳“革职留任”(原因在于多少讲了点真话
);相对诚实的林则徐(基本不撒谎)和琦善(后来才撒谎)处分最重,──林
则徐遣戍伊犁,琦善判斩监候(死缓)。这可真是谁不撒谎谁倒霉!

当然,也有因撒谎而倒霉的。伊里布就是。不过伊里布的倒霉,并不是因为
谎言被戳穿,反倒是因为谎言被相信。1841年2 月24日,英军主动撤离舟山,伊
里布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定海县城。而且,接收这座空城的,其实只有三
个人,──伊里布的家仆张喜和两个下级军官。然而,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
伊里布却自吹自擂,大表其功,甚至不惜编造情节。伊里布说:“我兵丁于初四
日(即24日)午刻齐抵定海(其实是直到26日才会合集齐开赴舟山),该夷半在
城内,半在船中。是我兵到彼,胞祖(英军指挥官)即缴纳城池,城内各夷立即
纷纷退出。我兵整众入城,登陴看守,并将道头地方该夷所盖草房全行拆毁(其
实是26日进城后就先为争功而吵架)。郑国鸿等传宣恩谕,将夷俘晏士打刺打厘
(即安突德)等释令领回(其实是早就被英军救回),并饬赶紧起碇(其实城中
并无一人)。胞祖等免冠服礼,声称伊等将城池交献后,即于初五日全数撤退(
其实早就走了)”。这可真是弥天大谎,但编得很“圆”。有时间(还精确到时
辰),有地点,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还有细节。其中,我最欣赏的是“该
夷半在城内,半在船中”一句。它给人的感觉,是诚非身临其境者不能写出,简
直就跟真的一样。伊里布如果改行写小说,水平一定不差。

这当然不由人不信。但这“真实的谎言”却激起了道光皇帝的雷霆大怒:“
伊里布著革去协办大学士,拔去双眼花翎,暂留两江总督之任,仍带革职留任处
分,八年无过,方准开复,以观后效”!

奇怪!伊里布虽然一派谎言,但好歹总算是“收复了失地”,奕山却是“赔
了夫人又折兵”,还倒贴600 万元的“赎城费”。然而两人却一个升官一个罢官
,这又是为什么?

这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撒谎。

二 逼出来的谎话

伊里布原本是可以不撒谎的。

伊里布不是等闲之辈。他血统高贵,其家世可追溯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
;出身正途,是嘉庆六年的二甲进士,满族官员中少有的科班出身;官运亨通,
四年间升迁七次;圣眷正隆,是道光皇帝最为看重的四大总督之一(其余三人是
两江总督陶澍、直总督隶琦善和湖广总督林则徐),并已由云贵总督迁任两江总
督,且被看作善于镇抚边务之才,在云南对付“蛮夷”很是得心应手。更重要的
是,他的想法一开始和道光皇帝一样,也是主“剿”的。君臣一心,他用不着做
手脚。相反,在他看来,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由两江而至浙闽主持军务,正是他扬
名立万的好机会。

然而一到浙江前线,伊里布就发现情况不对。不但此时非彼时,此地非彼地
,而且此夷非彼夷。挟坚船利炮渡海东来的“英夷”,和本国的“蛮夷”(云南
少数民族)根本不是一回事,完全不是他连哄带吓就能镇得住的。渡海舟山,收
复定海,就更是谈何容易!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封疆大吏,伊里布以其聪明狡
黠很快就意识到,浙江战事绝无可为,万岁爷交给他的任务,根本就完不成!

可是这些话他不能说。不但不能对皇上说,也不能对满朝文武说。但又不能
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也就只能打马虎眼,做小动作。《天朝的崩溃》一书
详尽地记述了伊里布的这些煞费苦心的小动作。他一方面对皇帝虚与委蛇,一方
面和英军讨价还价,甚至不惜放下“天朝大吏”的身份,把敌方当作同朝官僚来
讲价钱:“我们办事,必令你们下得去,亦必令你们回得国,复得命。你们办事
须教我们下得去,教我们奏得大皇帝,教我们大皇帝下得去。”这就简直等于说
:你也不要打了,我也不要打了,我们两个私下里讲个价钱,大家都让点步,也
都得点好处,各人回去糊弄自家皇帝好了!

这就使我想起广州战役中大黄窖炮台守军将领战前和英军的讲价:“你也不
要放炮,我也不要放炮,谁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没有炮弹的炮,给皇帝留
面子,然后走掉。”

可惜洋鬼子不吃这一套,万岁爷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好糊弄,其他官员更并非
都是吃素的。浙江巡抚刘韵珂、江苏巡抚裕谦、闽浙总督颜伯焘等人纷纷上奏言
兵,京城里的言官更是奏章不断。终于,1841年2 月10日,道光皇帝下诏,免去
伊里布钦差大臣差使,任命主战最力的江苏巡抚裕谦接任,“专办攻剿事宜”!

这下子伊里布方寸大乱。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宠,亟欲亲手收复定海,以为补
救。碰巧,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英军居然主动同意撤兵。这样的大功岂有让
给裕谦之理?于是伊里布就立即由司令员变成了小说家,也就有了前面的那个故
事。按照伊里布的想法,万岁爷听到企盼已久的“捷报”、“佳音”,总应该是
“龙心大悦”吧?

谁知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动作却反倒激怒了道光皇帝:朕早就要你进剿,早就
要你进剿,你他妈的却迟迟按兵不动,总说时机未到准备不足。现在好嘛,让这
一小股本可“尽数全歼”的“逆夷”逃之夭夭,你伊里布不是混蛋是什么!

对此,茅海建先生总结说:“在其开始,伊里布还是诚实的。后来奏报与英
方交涉,虽不乏‘天朝’的大话,但大体情节仍为可靠。随着道光帝一道道攻克
舟山的严旨,他的奏折越来越言不由衷,而获知其已被免差后,竟满纸谎言。”
伊里布自然有伊里布自己的帐,但那种“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强求一致的政治
体制和君主作风”,难道不正是谎言的催化剂吗?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伊里
布的撒谎,其实是逼出来的。

杨芳和奕山也一样。

杨芳和奕山被派到广州之前,琦善已被罢免。这当然是杨芳和奕山的前车之
鉴。何况同时还有一道“明发上谕”。在这道谕旨中,道光皇帝痛斥琦善的“辜
恩负国”和“丧失天良”。道光皇帝说,琦善“被人恐吓,奏报粤省情况,妄称
地利无要可扼,军械无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坚。摘举数端,危言要挟,更
不知是何肺腑!”事情很清楚,既然如实陈词是“危言要挟”,实事求是是“辜
恩负国”,实话实说是“丧失天良”,那么,杨芳和奕山除了撒谎、编谎、捏谎
,又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因此,杨芳和奕山几乎是一到前线就撒谎。不像伊里布,挨到最后才撒起谎
来,效果当然不好。杨芳和奕山的撒谎可以说是有计划有步骤有预谋的,至少,
也做到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事实上杨芳刚到广州,清军就打了一个败仗,琶洲
、猎德、二沙尾炮台沦陷。然而杨芳却在奏折里只字不提,仅虚笔带过,道是英
军前哨“探至省城相距十余里游奕”。然后笔锋一转,大谈自己如何布防,宣称
“可以仰慰圣廑”。远在北京的道光皇帝哪里知道“省城相距十余里”是什么概
念?又哪里知道“游奕”是什么意思?只是感觉情况尚好,于是在上谕中称“览
奏稍纾忧念”。

这是1841年3 月6 日的事。3 月12日和3 月17日,杨芳又再次上奏,谎称清
军“大捷”,杀敌无数,弄得道光皇帝兴奋莫名,谕令正在途中的“靖逆将军”
奕山“一俟大兵齐集,即设法断其归路,痛加剿洗”。道光皇帝的上谕是4 月2
日发出的,而事实是,早在3 月18日,英军便肆虐于省河,广州城岌岌可危。于
是,杨芳便只好在3 月22日和广州将军阿精阿、广东巡抚怡良联名上奏,请求道
光皇帝批准恢复通商,理由是“逆夷”在我痛击之下,“今俱不敢妄图”,只不
过“希冀照常贸易”而已。因此不妨“将计就计,冀其堕入术中,于剿办或有把
握”。4 月3 日,等得心焦的杨芳、怡良又再次上奏,请求批准通商,“暂作羁
縻,以便从容布置,可期计出万全”。在杨芳等人看来,我军既然打了那么多胜
仗,万岁爷该给个面子了。

谁知道光皇帝览奏勃然大怒。他的愤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若贸易了事,
又何必将帅兵卒如此征调?又何必逮问琦善?”是啊,何必呢?

杨芳等人没有话说。因为他们不能说:“我们根本就打不赢。不同意通商,
别无出路。”

于是只好接受处分: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三 一骗到底

相比较而言,奕山的运气要好得多。当然,他撒谎的本事也大得多。

奕山也是一到广州就撒谎的。而且,论胆量,比杨芳还大;论水平,比伊里
布还高。奕山和伊里布一样,也会编故事,但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文学性
和可读性也更强。和奕山相比,伊里布已不能算是“作家”,只能叫做“写手”

奕山的“代表作”是他6 月4 日的奏折。这道奏折的背景,前面已经讲过,
是5 月24日英军进攻广州,25日全部登陆完毕,当日即占领越秀山炮台,置广州
城于其野战军炮口之下,26日奕山向英军求和,27日达成停战协定,31日付清全
部赔款。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诱使道光皇帝批准已成事实的赔款与通商。

于是奕山编了一个故事。

奕山说,据守城士兵报告,城外有夷人向城内招手,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参
将熊瑞探头一看,见有夷人头目数人,用手又指天又指心的。熊瑞不懂,叫来翻
译询问。这才知道,这些夷人要求见大将军,说是“有苦情上诉”。总兵段永福
听了,便大喝一声道:我天朝堂堂大将军岂肯见你?“奉命而来,惟知有战!”
该夷目一听,就摘去军帽,屏退左右,把所有的武器都仍在地上,望着城墙就行
礼。我方翻译官就下城去问他,说你们这些家伙抗拒中华,屡肆猖獗,到底有什
么冤抑?原来,英夷是靠通商过日子的。如果不准贸易,货物不能流通,“资本
折耗,负欠无偿”,那就没法活了。只因“两边炮火轰击,不能传话”,只好跑
到此地来,“求大将军转恳大皇帝开恩,追完商欠,俯准通商”,夷等保证立即
退出虎门,交还各炮台,再也不敢惹是生非。

这当然是无中生有,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胜败战和的关系完全反过来了。
赔款求和的败将成了摆谱端架子的,而且“奉命而来,惟知有战!”手持利器咄
咄逼人的强盗反倒成了苦苦求情的“冤民”,而且可怜兮兮。这可真是从何说起

但那细节,却又“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又是“指天指心”,又是“免
冠作礼”,又是“屏其左右”,又是“尽将兵仗投地”,其间还夹杂着诸如“向
城内招手,似有所言”和“熊瑞不解,即唤通事(翻译)询之”的情境,不由人
不相信。

当然,奕山的“成功”,主要还不在他的谎撒得有多“圆”(伊里布和杨芳
的谎撒得也很“圆”),而在于道光皇帝的心思发生了变化。道光是一个资质平
平,胸无大志,只想得过且过(即所谓“守成”)的人。他对这场战争,既无必
胜的信念,其实也无必胜的要求。他最关心的,是战争何时结束(衅端何时可弥
);最担心的,是不要没完没了。因为那样太费钱。他曾对伊里布说:“试问内
地之兵民,国家之财富,有此消耗之理乎?”所以,他原本是打算以通商为条件
来结束这场战争的。在同一段朱批中,他还对伊里布说:“好在彼志在通商,又
称诉冤,是我办理得手之机,岂非片言片纸,远胜十万雄师耶?”从这个意义上
讲,除了不该赔款外,奕山他们还真没什么错。

那么,同样是“设法羁縻”,同样是“恳请通商”,伊里布和杨芳怎么就错
了呢?原来,道光皇帝的底线,除了“志在通商”以外,还有“又称诉冤”一条
。然而“英夷”的表现却让皇帝陛下失望:不但没有苦苦求情,反倒十分嚣张,
简直就是“桀骜不驯”。如此“不识好歹”,岂能不狠狠教训、迎头痛剿?所以
,伊里布“收复”失地,他不喜反怒;杨芳奏请“以通商换和平”,他不依不饶
。但等到奕山签订城下之盟时,他似乎心灰意冷,不再在意“剿”得“痛快”不
“痛快”了。只要“剿”过一回的,也就对付。何况奕山的谎撒得多么好啊!万
岁爷不是很在意“又称诉冤”吗?那就让该夷好好诉一回“冤”就是!反正那些
“逆夷”也看不到自己的奏折。可见,撒谎也不容易,一要有技巧,二要碰运气
。奕山运气好,对上了皇帝的心思,所以他“成功”了。

然而谎言毕竟是谎言。“英夷”既然并非是来“申冤诉苦”的,当然不会因
此就像奕山说的那样安分守己、“不敢滋事”。相反,他们更加嚣张猖狂,趾高
气扬。1841年4 月30日,原先一直代表英国政府和中方打交道的“驻华商务总监
督”义律被内阁免职(8 月8 日接到通知)。8 月10日,英国新任“全权公使大
臣”璞鼎查到达广东,驻节澳门(同船到达的还有新任远征军海军司令巴加),
当日即发出照会,要求重开谈判,并声称在英方感到满意之前,英军将不停止进
攻。8 月21日,英军主力果然向北开进,璞鼎查本人也于22日登上战舰由粤北上
,一副战争不但没有结束,而且刚刚开始的架式。

这就离奕山所奏“永不滋事”相差太远了。奕山的办法是继续撒谎。奕山等
人说,义律之所以获罪,是因为“连年构兵”(事实只好相反,义律被免职,是
因为英国外相巴麦尊认为他过于“软弱”和“谦卑”)。义律心怀不满,便故意
不把我大清皇帝已恩准通商之事告诉璞鼎查。璞鼎查不明真相,又不等待我方的
复照,便匆忙“出洋北驶”。这是上了义律的当。义律的鬼心眼是:璞鼎查倘若
北上恳求码头,很可能开炮启衅。战争一旦打起来,他就犯了和义律相同的错误
,义律也就正好“为己卸职”。好在广州知府余保纯已向“副领事”(其实是秘
书)麻恭传达圣谕,并行劝阻,该麻恭听宣后也频频“点头称善”,表示如能中
途赶上璞鼎查,“定当遵谕传知”云云。

这又是连影子都没有的弥天大谎,然而道光相信。因为他自己御下的那些文
武大臣就是这么勾心斗角的。何况在奕山等人的笔下,义律、麻恭等“夷目”无
不“情词恭顺”,当然也就不会把这十万火急的军情太当回事了。

奕山等人又一次蒙混过关。

事实上奕山他们不撒谎也不行,因为谎言掩盖不住真相。于是他们就只好用
新的谎言去弥补旧的破绽,然后再用更新的谎言去做手脚。至于这个谎撒到什么
时候是个头,大约他们心里也没有底,也就是做一天将军撒一天谎吧!

四 谎言与高调

奕山的谎言骗得了皇上,骗不了他的邻居。就在广州城大小官员弹冠相庆的
时候,一省之隔的闽浙总督颜伯焘,便出奏弹劾奕山谎报广州战况。这一回璞鼎
查北上时,颜伯焘也没有上奕山的当。他并没有相信奕山的鬼话,也没有放松对
英军的警惕,而是在厦门严阵以待。

但即便这个颜伯焘,也同样是个撒谎的。当然,是在战败以后。

厦门战役可谓惨败。因为这一回,清军是有足够准备的。1841年2 月17日,
颜伯焘来到福州任所,即全力以赴投入战备。3 月2 日,颜伯焘抵达厦门,便立
即着手改造防务。到8 月下旬开战之前,历时5 个月,耗银150 万两,终于将厦
门建成大清帝国疆域内最强大的海防要塞之一。

然而这个最强大的海防要塞却不堪一击。

战争是在8 月26日打响的。下午1 时45分,港内风起浪涌,英舰纷纷起锚进
攻。颜伯焘则坐镇城中,亲自指挥厦门岛南岸、鼓浪屿、屿仔尾守军“三面兜击
”来犯之敌。经1 小时20分钟炮战,鼓浪屿三座清军炮台被敌打哑。下午3 时45
分,即开战两个小时后,英军在厦门本岛登陆。15分钟后,石壁阵地陷落。未久
,全岛各阵地均告失守。颜伯焘这一回可是亲身体验到什么叫“灰飞烟灭”了。
只不过,“灰飞烟灭”的不是“强虏”,而是他精心构造的防线!

绝望的颜伯焘和兴泉永道(管辖兴化、泉州、永春二府一州的道台)刘耀椿
“同声一哭”,然后率领文武官员连夜逃往同安,守城士兵也都逃之夭夭。次日
清晨,英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据了厦门城。此战,清军战死总兵1 员,副将以下
军官7 员,士兵难计其数,英军则仅战死1 人,伤16人,然而颜伯焘的战报却说
他击沉英轮1 艘、兵船5 艘!

颜伯焘也开始撒谎了。

事实上,厦门战败后,颜伯焘“便与其曾弹劾过的奕山之辈同流合污,在谎
言中消磨日子”。当然,谎言只是对皇帝、对朝廷说。私下里,则“畅论英夷船
坚炮利,纪律禁严,断非我师所能抵御”。听到这话的人都暗中窃笑:他怎么“
前后如出两人”?

的确是“如出两人”。因为颜伯焘原本是唱高调的。

颜伯焘曾是铁杆的“主剿派”。1941年初,颜伯焘刚刚就任闽浙总督,就和
浙江巡抚刘韵珂联名上奏,要求启用已被罢免的“鹰派”官员林则徐,“会同伊
里布筹办一应攻剿事宜”。这等于是指责伊里布“剿贼不力”。伊里布是颜伯焘
在云南多年的老上司。颜伯焘如此翻脸不认人,只能解释为他对伊里布按兵不动
的“鸽派”倾向不满,同时也说明他确有一片“忠君报国”之心。这时,他和刘
韵珂、裕谦(江苏巡抚)这些“鹰派”(主剿派)的态度是一致的。同样,这些
“鹰派”官员也都是一片“忠君报国”之心的。

但是,厦门战役以后,他不再唱高调了,改为撒谎。不唱高调的原因很简单
。作为败军之将,他比谁都清楚:“英夷”“断非我师所能抵御”。但这话不能
说,至少不能公开说,不能对皇帝说,对朝廷说,也就只好撒谎。

和颜伯焘相类似的官员将领不在少数。比如接替颜伯焘继任闽浙总督的广东
巡抚怡良就是。怡良曾是林则徐的密友,一纸弹劾琦善的奏章使他名满天下。但
是很快他就不唱高调了,还和杨芳一起向英军妥协。就职闽浙后,道光皇帝曾下
令要他进攻鼓浪屿,怡良却阳奉阴违一再敷衍。他对手下说:你们只许严防死守
,不许贪功挑衅。如果我们这边开火,“英夷”一定会“撤浙省之兵船来与我对
抗”,这样我们福建就等于是替浙江受祸了。怡良的官职是闽浙总督,浙江也是
他的辖地。只因为浙江军务此刻不归他管,便如此以邻为壑。借用道光皇帝痛斥
琦善的话,真不知“是何肺腑”!

怡良其实是把事情看透了。他在一封私函里说:“夷务不可为,闽事更不可
为,兵不可撤又不可留,真无如何!”

但也只是在私函中说说而已。

实际上,几乎所有亲身接触前方战事的官员都有一个由“剿”而“抚”、由
“鹰派”而“鸽派”的过程。怡良如此,颜伯焘如此,琦善、伊里布、杨芳、奕
山,以及后来出场的耆英、牛鉴,也如此。耆英在盛京将军任上、牛鉴刚刚出任
两江总督时,也都是唱高调的。但等到耆英行至浙江、牛鉴兵败吴淞后,两个便
变成“主抚派”的顶尖人物了。

对此,茅海建先生有一个总结。他说:“在粤、闽、浙、苏战区四省中,负
有实际责任的官员都变成了主‘抚’者,再也找不到主‘剿’者了,就像我在非
交战省区也同样找不到主‘抚’者一样。”其原因,他认为是战区的地方官负有
实际责任,由不得他们像非战区的官员那样可以不负责任地大唱高调2 。我认为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战区的地方官身临其境,比谁都清楚“夷务不可为”,
大清帝国在这场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希望!

问题是他们谁都不说。因为谁说谁是“汉奸”,谁说谁是“奸臣”,谁说谁
是“卖 国 贼”!要知道,他们毕竟是帝国时代的人。帝国是一种没有言论自由的
制度。它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设定了一个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的程序,
也设定了一个保持“舆论一律”的基调。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基调就是:大清
帝国是盖世无双的,大清江山是固若金汤的,大清军队是战无不胜的,而大清皇
帝是永远圣明的。因此,一切来犯之敌都是应该而且可以“迎头痛剿”的。是啊
,大清帝国是“天朝上国”,那英吉利则不过“蕞尔岛夷”!“夷”已不足畏,
何况乎“岛夷”?所以,谁要说“夷务不可为”,那他就必是“汉奸”无疑!

那么,谁又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于是,不负实际责任的就唱高调,负有责任的就说谎话。可见,谎言与高调
,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谎言之前必是高调,高调之后必是谎言。谎言往往是
高调逼出来的。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很简单:要想杜绝谎言,必先从杜绝高调始!

五 小曲好唱口难开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刘韵珂这个人物就很有点意思了。

刘韵珂在当时的封疆大吏中是个“另类”。他不是满人,不是亲贵,甚至不
是科班出身(连举人都不是,只是国子监中的拔贡生)。他家境平常,关系不多
,既无显赫家世,也没有后台老板,然而官却升得很快,14年间(其中包括因父
亲去世在家丁忧守制3 年)由七品小京官而主事、员外郎、郎中、知府、道员、
按察使、布政使拾级而上,直至1840年8 月出任浙江巡抚,成为地地道道的“方
面之员”。茅海建先生认为,这是因为他“办事结实”又“为人乖巧”3 。办事
结实,皇帝欣赏;为人乖巧,同僚喜欢。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我以为刘韵珂的一
路青云直上还应该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特别用心”。

刘韵珂的“特别用心”在这场战争一开始时就表现出来了。作为巡抚,刘韵
珂虽然名义上是浙江战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实际上却是当不了家的。因为在他
之上,还有三位钦差(伊里布、裕谦、耆英)一位将军(奕经)。然而刘韵珂却
并不因此而袖手旁观。相反,他积极主动地做了很多工作,又决不居功,因而颇
得皇帝和长官的喜欢。关于这一点,《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多有描述,此处不赘
。这里要说的是,正是他的这种“特别用心”,才使他讲出了别人想讲又不敢讲
的话,而且成功。这正是刘韵珂“另类”的地方。

前面讲过,在这场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朝野上下基本上是只许言“剿”不
许言“抚”,只许言“胜”不许言“败”的。由此便逼出了许多谎言。等到前方
“战事糜烂”,许多人都意识到“事不可为”的时候,却又三缄其口,噤若寒蝉
。每个人都顾虑着自己的顶戴和脑袋,没有人敢出来说真话。

这个时候,刘韵珂说话了。

刘韵珂说话并不容易。他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一条小命晃晃悠悠,随时都可
能因为“出言不逊”而被拿掉。更重要的是,他和颜伯焘一样,曾是铁杆的“主
剿派”,而且曾为浙江防务殚精竭虑。要他主张由“剿”改“抚”,不要说别人
,他自己就通不过。

然而不可收拾的战局使刘韵珂再也不敢心存幻想。定海、镇海、宁波接连失
陷,葛云飞(定海)、王锡朋(寿春)、郑国鸿(处州)三镇总兵相继战死,钦
差大臣裕谦兵败自杀,这一连串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打得刘韵珂大惊失色,目
瞪口呆。惊骇之后是反思。他想不明白,如果连定海、镇海这样的防御工事都档
不住“英夷”的凌厉攻势,裕谦、三总兵这样的忠臣良将都压不住“逆贼”的嚣
张气焰,那么,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尤其是,当所谓“扬威将军”奕经兵败浙东
,仓皇出逃,夜奔杭州时,刘韵珂的热情降到了零度,头脑也清醒起来。出于忧
国,也出于忧民,他决定上书朝廷,调整政策。

不过,仅仅敢说还不行,还得会说。刘韵珂恰恰就是一个“会说”的人。在
这道奏折中,他完全避开了“剿抚之争”,甚至只字不提“抚”或“羁縻”,而
只是提出继续进行战争的十项“深属可危”的因素。这就是他1842年3 月21日那
道“十可虑”的奏折。其中,最有可能打动道光皇帝的,可能是第九条:浙江去
年雪灾,春粮多未布种,物价与日俱增,小民度日艰难,人心浮动,盗贼四起,
而地方官又忙于战事,无暇兼顾。在这样一种动 乱时期,谁能保证没有“不呈之
徒乘机而起”?

这是有道理的,也是很能让道光惊心的。对于一个专制君王来说,头等重要
的,是保住皇权。“英夷”虽然可恶,但毕竟只是要求通商、赔款、割地,并无
灭清亡国之意,也动摇不了国本。然而一旦民众造反,则很可能就是皇冠落地。
这可是大意不得的。“清朝统治者们尽管在诸多事务上糊 涂昏聩,但在这一根本
大计上十分清醒。”4 道光皇帝看了他这段话,很可能会心里打个激凌。

刘韵珂的这个观点很容易遭到今人的诟病:这完全是为了维护满清王朝的统
治嘛!在我看来,这种批判也完全是唱高调!刘韵珂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官员。他
不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难道维护大英帝国的统治不成?再说了,他的话,是要
讲给道光皇帝听的。如果他的立场不是维护大清,道光皇帝会听吗?

现在看来,道光皇帝是听进去了的。朱批曰:“所奏不为无见。另有旨。钦
此。”

茅海建先生总结说:“讲真话,需要点勇气,也需要点正气。”5 我想补充
一点:在专制制度下,也需要点技巧和心眼。刘韵珂就是证明。他在朝野上下不
是唱高调就是说假话的氛围下,唱了“反调”讲了“真话”(真实的想法),却
不但没有得咎,反倒升了官职,──由浙江巡抚升任闽浙总督。顺便说一句,他
也是交战省份督抚中唯一未获咎处反得升迁的人。这不能不归结为他的“为人乖
巧”。

不过,刘韵珂的技巧和心眼也给他带来了麻烦。他担任闽浙总督后,继续用
对付皇上的办法搞“曲线救国”,用“阴柔之策”对付“英夷”。表面上,他遵
守条约让福州通商,背地里却做尽手脚,让英美商人无利可图,以致1855年福州
的贸易额仅为37万元,1856、1857年竟无一艘“番舶”光顾。刘韵珂对此十分自
得。他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里洋洋得意地说:“福州竟不通商,数年后,该夷灰
心而去,则省城根本之地,不令非我族类实逼处此。”

可惜他这一套到了咸丰朝就吃不开了。登基未久的咸丰皇帝要的不是这种鬼
鬼祟祟的伎俩,而是堂堂皇皇的胜利,而朝野上下对刘韵珂的“媚夷”姿态也久
为不满。刘韵珂混不下去了,称病请假。咸丰皇帝看穿他的把戏,将计就计,打
发他回老家“调理”,而且一“调理”就是12年。等到同治朝他再复出时,已经
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这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韵珂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制度的悲剧。作为专制制度中人,刘韵珂
辈做人的最高境界不过就是“乖巧”。“乖巧”之人想得出来的“制敌方略”和
“锦囊妙计”,大约也只能是些“阴招”。刘韵珂靠着这一套在官场上混,也许
还能如鱼得水。一旦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国际大环境,就总有一天会混不下去。即
便咸丰皇帝不让他“回家养病”,他迟早也会在别的什么地方崴了脚。

六 笑脸与鬼脸

如果说倡言“抚事”已属不易,那么,操作“抚局”就更是为难。

事实上,当钦差大臣耆英接受了“抚夷”的使命后,他就立即发现自己其实
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桀骜不驯的“逆夷”不肯“就抚”;另方面,自
以为是的皇上又不愿让步。两边的来头都很大。“前者以兵势追之,后者以权势
压之”,夹在中间的耆英等人两头受气,也就只好如茅海建先生所言,对“鬼子
”扮笑脸,对“主子”做鬼脸了。6

耆英等人如何对“鬼子”扮笑脸,《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多有描述。但我认
为其中最可笑的,是两江总督牛鉴在1842年8 月6 日发给英国“全权公使大臣”
璞鼎查的照会。牛鉴在照会中说,这一次“和好通商之事”,不但江南带兵之员
,便是“扬威将军”奕经,也都不敢上奏的。是我牛鉴不顾后果,“三次冒死据
实陈奏”,我们万岁爷才恩准了。然而,当此“讲和之际”,“贵国大邦兵船忽
然来到,是使本部堂一番好意,反启兵端”。于是牛鉴质问道:“试问贵国信在
何处,义在何处?”

牛鉴的话说得振振有词,然而今天看来却极为可笑。按照牛鉴的逻辑,如果
不是我牛某人“三次冒死据实陈奏”(其实并无此事),你们这些“逆夷”想要
“讲和”,原本是讲不成的。那么,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我牛鉴“冒死陈奏”
的面子上,也该客气一点吧?你们倒好,恩将仇报,把兵船都开来了!这岂不是
太不够哥们,太不够意思,太不给“本部堂”面子,存心要破坏和谈的“大好局
面”吗?岂不是把我的一片好心全都当成了驴肝肺吗?

听听,听听,这都是些什么话!这哪里是“天朝大吏”办外交,简直就像是
江湖黑帮“吃讲茶”!至于谴责对方破坏和谈的“大好局面”,则更是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鬼子”是不吃这一套的。牛鉴此言,岂非“对牛弹琴”?

更不像话的是,牛鉴把皇上和同僚都给“卖”了。按照他的说法,皇上不肯
言和,同僚又不敢具奏,朝野上下都不是什么好鸟,只有他牛某够哥们。这又是
什么话!幸亏当时无人深究,要不然,他牛鉴有几个脑袋?

看来,牛鉴实在是被逼急了。急不择言么!

耆英则一开始就欺上瞒下,两头哄骗。1842年5 月17日,英军重兵逼进乍浦
,耆英闻讯大惊失色,也顾不上什么请旨不请旨,即派伊里布前往,“体察情况
,设法羁縻,宣布天威,示以大义”。可惜“逆夷”并不害怕什么“天威”,也
不讲什么“大义”,反倒发来一份照会,态度恶劣,语气强硬,公然要求大清皇
帝表态愿意按照他们的条件办理。耆英一伙既不敢答复对方,也不敢如实上奏,
反倒继续撒谎,在29日的奏折中专挑好听的话说,道是“该酋深知感激,只求通
商(其实根本不是英方的条件),言词尚为恭顺(其实是咄咄逼人)”。至于自
己的对策,耆英的说法是:“当此逆焰方张、战守两难之际,固不敢轻言攻剿,
亦不敢专恃羁縻,惟有恃以镇静,殚心竭力,相机办理”,全是一派空话!

其实哪有什么“镇静”,又哪里“镇静”得起来。乍浦失陷,吴淞告急,耆
英、伊里布火烧屁股,屁颠屁颠地由杭州而嘉兴而王江泾而江苏昆山,“一路尾
追英军讲和”。

然而“鬼子”却不跟他们讲,万岁爷也不同意。7 月9 日,道光皇帝下旨,
道是“若再事羁縻,不特与事无益,且恐有伤国体”。于是下令:著耆英、伊里
布与牛鉴等人“专意剿办,无稍游移”。

耆英等人这次决计抗旨。他们很清楚,什么“专意剿办”,“逆夷”不再进
攻就是好事!什么“无稍游移”,皇上本人就一再“游移”。果然,在耆英等人
接到旨意的第二天,道光皇帝就“游移”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份材料,一份据说
是英军“大元帅吴夏密”张贴在宝山县城里的“告示”。

现在可以肯定,这份“告示”是伪造的,只不过不知是何人伪造而已。因为
“大元帅”一词向为英军所不用,“吴夏密”则实在不知是为何人。因此可以断
定是伪造。日本学者佐佐木正哉先生甚至认为就是耆英伪造的,茅海建先生则认
为不是。但无论是何人伪造,都可以肯定这是耆英等人对皇帝扮的一个鬼脸。

这份“英军大元帅吴夏密”的“告示”说:五年前,“因本国商船误伤广东
商人三名”,故“清国不许通商”。为此,我国“命我求和”。又因有人(暗指
清朝“奸臣”)“诈我”,“不肯保奏朝廷”,只好发兵扣阙,意在“杀尽奸徒
”,并不干你们百姓的事。尔等只管安居乐业,“毋得惊慌乱窜”。十日之内,
本帅将“整顿三军,再扣北阙,直抵京师,自行讲话”,尔等百姓,大可不必庸
人自扰云云。

显然,这是一份完全按照中国人思维方式写出的“安民告示”。尤其是那个
“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说法,十分符合中国逻辑,也十分符合朝廷对这场战
争定下的调子。事实上,这场战争一开始,那些领兵上门前来要挟讹诈的敌凶,
就被看作和说成是受了“委屈”来“告御状”的“外藩”。比如1840年英国外相
巴麦尊挑起战争的照会,就被译成“求讨皇帝昭雪申冤”(其实意思是“要求皇
帝赔偿并匡正”)。这次也一样,也是来“告御状”。既然是来“告御状”,当
然要“讨个说法”。如果地方官“不肯保奏朝廷”,也就只好“直抵京师,自行
讲话”了。这就不由得道光皇帝不信。何况,“命我求和”,是他喜欢听的;“
奸臣诈我”,也是他相信的;而“直抵京师,自行讲话”,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决定:既然如此,那就还是“设法羁縻”,“抚贼”了事!

不过,道光皇帝还是留了一手。他指示耆英等人:“应守则守,应剿则剿,
断不可稍存畏葸,致懈军心,是为至要!”对于英方的条件,他也一再讨价还价
,不肯批准,而要耆英他们去讲道理。他天真地认为:“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推
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这下子牛鉴急了,只好说出实话:“危迫实不可言!伏求皇上速决大计,以
拯民命!”

大概这一回道光皇帝总算是明白了。什么“诉冤”,什么“求和”,都是扯
淡;什么“恭顺”,什么“感激”,都是假的。只有咱们打不赢了才是真的。但
他还是不明白:我堂堂“天朝上国”,怎么就打不赢那“蕞尔岛夷”呢?7

这当然说来话长,但其实只说一条也就够了:“岛夷”们战也好,和也好,
都不用千里迢迢来回请旨的。不像咱们,事无巨细,都得您老人家“恩准”。

因此,他们也用不着撒谎。

七 鸦片还要吃到什么时候

我读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感触最深的,就是整个战争过程中前
方将帅的不断撒谎。作为最高统帅的道光皇帝,其实是在谎言中度过这一艰难岁
月和做出决策的。这又焉有不败之理?可以说,在这场“鸦片的战争”中,谎言
成了麻痹和麻醉清廷君臣的一剂鸦片。这场战争之所以失败,甚至大清帝国之所
以垮台,原因之一就在于朝野上下都变成了鸦片鬼,一天不吃就无法生存,最后
终因吸食过度中毒而死。因此,要想“救亡图存”,唯一的出路是“戒毒”。

但这并不容易。

不容易的原因也很多。首先是积习难改。一个吃惯了鸦片的人,一天不吃就
没法过日子。一个撒惯了谎的人要他不撒谎,也比登天还难。再说,前面撒过谎
了,后面说实话,就会露出马脚,也就只好一骗到底。奕山等前方将帅就是如此

那么,奕山等人一开始就不撒谎,就说实话,不行吗?不行。专制制度决定
了,一个官员只能看着万岁爷的脸色说话,甚至看着顶头上司的脸色说话。他们
想听什么,就说什么。不想听的就不说,瞒着。实在瞒不住,就撒谎。再瞒不住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