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coubert 于 2009-12-09, 11:42:36:
两天后,格瓦拉在中南海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用湖南话问候他:“切,你好年轻啊。我现在大概可以断定,你是全世界最年轻的银行行长了。”当时格瓦拉兼任着古巴国家银行行长。
接下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和格瓦拉谈了两个多小时,还一道吃了晚饭。谈话中,格瓦拉说:“我们在斗争中对毛主席一直很敬仰。”毛泽东对他则称许有加:“你是阿根廷人。你们很坚决,这就有希望,帝国主义就难办。你们影响了拉丁美洲。”格瓦拉说:“打游击的时候,吃得不好,也缺乏精神粮食,看不到材料。”周恩来从旁介绍:“毛主席打游击的时候,常常派人出去找报纸。”
毛泽东说:“把报纸当作情报,敌人的报纸往往透露敌人的动态。”毛泽东又问道:“你们从登陆到胜利,花了两年时间,同农民联合起来,取得了胜利。照这样的做法,其他的拉丁美洲国家有没有可能?”格瓦拉回答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看法,古巴的革命环境比其他的拉丁美洲国家更困难,但有一个有利的方面。我们趁着帝国主义麻痹的时候取得了胜利,如果在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进行革命,就有遭到危地马拉那样的危险,美国会派海军陆战队来干涉。”
吃饭的时候,格瓦拉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古巴革命的共同经验。他说:“有两点相似。你们革命的时候,蒋介石向你们进攻,说是‘围剿’。我们那里的反动派对我们也用这两个字,甚至在策略上也是一样的。”“另外一个相似点是,开始的时候,你们的革命在城市,有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我们也是一些人在打游击,在山区,另一部分人在城市搞罢工,但结果搞罢工的失败了。”格瓦拉的这个总结得到毛泽东的肯定。
这一次访问,格瓦拉除了与中国谈成了一笔价值6000万美元的生意,从古巴向中国出口糖外,他个人还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本他写的关于游击战的书。据说,毛泽东也回赠了一本他签名的有关游击战的小册子。
1965年2月,格瓦拉再次访问了中国。这一次,他没有见到毛泽东,不过见到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相传周恩来曾劝格瓦拉留在中国不要回去,因为当时的环境太危险。但格瓦拉明知凶险依然要去继续他的“事业”。
当格瓦拉回到古巴一个多月后,他给卡斯特罗留下一封告别信,再次离开古巴,奔赴刚果,又一次开始了他的游击战士生涯。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