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主并未衰退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戴维•皮林 (好文推荐)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潜伏九号 于 2010-05-09, 19:43:56:

亚洲民主并未衰退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戴维•皮林 2010-05-06 (www.ftchinese.com)

表面上看,倡导亚洲民主的人正处在艰难时期。泰国和菲律宾这两个昔日最令人瞩目的民主样板,看上去明显疲惫不堪。泰国人不再指望议会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而是走上街头发泄自己的不满。在下月将举行选举的菲律宾,政治暴力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去年11月的一起屠杀中,有57人遇害——他们的“过错”只是试图为一位反对党候选人登记参选。阿富汗去年也经历了选举之痛,尽管很多人不明白它何苦这么费事。斯里兰卡在内战结束之后曾浅尝民主,但这一努力只持续了大约五分钟:萨拉特•丰塞卡(Sarath Fonseka)吃了一番苦头后才发现,在竞选中与现任总统作对的代价是进监狱。

另一方面,许多人曾预期会变得更加民主的那些国家却未如人们所愿。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试图让人们相信,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那些政治开放的国家才会繁荣。中国已证明他大错特错。的确,中国政府正忙着打造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中产阶级,可中国共产党对权力的掌控似乎空前牢固。

更令人费解的是,那些不为选举劳神的国家,其经济表现要普遍优于那些定期经历繁琐的权力移交程序的国家。甚至连已故的贝尼尼奥•阿基诺(Benigno Aquino,昵称“尼诺”(Ninoy),因坚持原则地反对马科斯(Marcos)的独裁统治而在1983年遭枪杀)也曾说过,对那些仍在挨饿的人来说,言论自由没什么意义。在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为10%,而菲律宾连4%都不到。

人们对所谓“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它预言经济自由化和政治自由化将同步展开)的信念曾坚如磐石,但现在已经动摇。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人们如今普遍认同相反的观点。斯特凡•哈尔珀(Stefan Halper)的《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只不过是最新一部突显“市场威权主义”诱人之处(尤其是对发展中世界的独裁者们而言,这点很有意思)的著作。

但是,如果把亚洲国家当作例证,来支持“民主已丧失吸引力、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是威权国家”的论点,那么这种看法是值得挑战的。在我们审视当前格局之前,有必要先来破除两个落伍的观点。

首先,只要你谈及“亚洲”政治体制,就等于你接受一个重要观点,即推崇家庭、努力工作和尊重权威的所谓“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差异鲜明—— 该观点基本上是无稽之谈。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二的亚洲,既是一块真实的地方,也是欧洲人的一个幻想。(就这点而言,“西方”也并非一块一元化的、由个人主义和毫无责任感的资本主义主导的土地——尽管人们常常误以为如此。)事实上,亚洲相当多元化,把(比方说)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放在一起谈论的做法很难说是明智的,更不必说把日本和巴基斯坦放在一起了。在亚洲,生活在民主制下的人比其它任何一块大陆都多。

其次,尽管有些威权国家(尤其是中国)把本国经济管理得极为出色,但也有些威权国家(缅甸或北朝鲜)穷兵黩武、把本国经济搞得一团糟。

当前的局势又是如何呢?人们远不能判定民主浪潮正在消退。有三个明显的例子可以证明,国家在变得更加民主的同时,并不会影响其成功。台湾曾是一个由蒋介石的国民党统治的威权政体,如今则变成了一个近乎典范的民主政体。权力先从国民党移交到反对党手中,而后又移交回来。虽然一位前总统遭到控告,但台湾的民主基础并未受到明显损害。台湾的开放政治体制,愈发有力地反驳中华文化与民主不相容的荒唐神话。

韩国曾是一个军事独裁国家,但如今已发展起同样健全的民主政体。诚然,韩国政坛充斥丑闻和政治报复,但这些现象并未导致该体制缺乏活力或无视民意。最令人意外的可能是印尼。在1998年苏哈托(Suharto)独裁统治垮台后,人们普遍预期:印尼肯定会陷入动荡,并走向穆斯林极端主义。但这两种预期均未成为现实。退役军官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在2004年当选为印尼总统。在他的治理下,印尼巩固了民主制,为该国前景看好的经济表现提供了支撑。

在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中,印度已经证明,民主政体和经济快速增长可以相容——尽管与中国政府相比,印度政府还不具备让经济呈两位数增长的魔力。就连60年来一直是稳定民主国家的日本,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选民终于把反对党选上了台。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国自己。诚然,从远处看,中国的政治体制几乎丝毫没有动摇。但是,任何一个密切关注中国的人都不怀疑,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已出现一场知识获取方面的革命,并露出公民社会的萌芽。只需略懂技术或使用一个每周收费1美元的虚拟专用网络(VPN),任何一位在中国境内的人都可以翻越长城防火墙,浏览到伦敦或纽约的自由网民所能浏览的信息。这与民主还不是一回事。但或许,克林顿到头来并非错得那么离谱。

译者/何黎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2485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