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所有学生的代表性都有问题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eddie 于 2010-06-05, 11:18:08:

回答: 借地问eddie, 刘钢这段回忆是否准确?这个人前几天才从你这里听说 由 Amsel 于 2010-06-05, 09:47:10:

高自联成立的时候就没有代表性,后来有所补救。运动初期一段时间校园内民主建设还不错,代表性逐渐开始完善。但绝食开始到天安门广场后基本上就没有正式的代表性了。广场上的“学生议会”代表资格都没有正式的授权或管理。

广场后期基本上都是外地学生这句话“基本上”是对的。北京学生都用脚投票离开了,至少在学生议会或其它组织里活跃的都是外地学生。李禄主持的学生议会以学校为单位,北京学校数目上没法抵抗外地几个人就能代表的一个学校。(或者说,他们没有美国式的参议院)。

这些书里都有详细描述,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 :)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