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本无罪,虚荣和排外生事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一事无成 于 2010-01-05, 23:40:31:

引用:
[原创]方言本无罪,虚荣和排外生事!
文章提交者:南园明. 加帖在 原创评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上海向来是方言肇事的高发地,《新民晚报》关于上海话的事件不久,最近又曝出上海主持人的“滚”门事件。

说到方言,我常常会想起当年很多城市街头卡拉OK大唱粤语歌的情景,粤语是广东一带的方言,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用广东方言唱歌呢?还一副沾沾自喜,高人一头的模样?说白了,那是沾了香港经济,香港电影的光。以至于,能说几句粤语,能唱几句粤语歌,就好像站在成了发达地区的一员了。

上海方言,北京方言也是一样,大家知道,这两个城市,作为橱窗城市,在中国算是相对发达的地区。所以,上海人看全国人都是“乡下人”,北京人看全国人都是“地方”。那么,何以区分本地人与外地人呢?总不能让人家掏身份证来验证吧。所以,在这个时候,方言派上用场了。会不会当地方言,成了区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依据。

由于北京方言与普通话区别甚小,而且北京的普通话使用频率完全压倒了北京方言。所以,在大多数场合是听不到北京方言的,这就是北京方言很少“生事”的原因。

方言是在特定的地区自然形成的,方言本身没有罪。方言生事,让人反感,是因为使用的场合不对。比如,说上海清口的周立波,他说沪语没人反对,因为它的受众就是懂沪语的,说普通话,或许就少了几分趣味。但是那位上海主持人就没有理由在电台讲沪语,电台是面向公众的,不是只有上海人听,而且你更没有理由让别人 “圆润地离开上海”,因为上海不是你家后花园。我要是这位主持人的领导,我倒会考虑让你“圆润地离开电台“。本人曾去过上海几次,最别扭的就是本地人在做交易时讲上海话。比如,在小区的杂食店,或者在超市,你去买东西,他们先要说一通沪语,直到你表示听不懂,才不情愿地给你讲普通话。

说到底,在不正当的场合说方言,实际上是虚荣心和排外心理在作怪。方言生事,其实和方言没有关系,它只和人的素质有关。

有人说,提倡说方言,可以避免方言被“边缘化”了。殊不知,方言本来就是一方之言,在文化融合、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某地的方言不被“边缘化”,那么,该地区就要被全世界给“边缘化”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