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隐患忒大
发布时间:2009-12-29 9:54:00||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682)|评论(0)
标签:安全带,交通安全
编辑您好,我是上海的一位消费者。上个月的一天,我乘坐在同事轿车的后排座位上时,车辆发生了追尾事故。当时我正在后排睡觉,没扎安全带,由于是弯路,又在坡上,我的头向左倾斜,巨大的惯性致使我先后撞在了车顶和左侧的扶手上,膝盖顶在了前排座椅背上。头当即懵了一下,接着我就昏厥了。这是本人经历的一场交通意外,好在当时堵车,车速每小时30公里,只造成脑震荡。而我受伤的原因正在于未扎安全带,特此来信,望以此教训提醒广大消费者,坐后排,请扎紧安全带。
车速40公里/小时:
后排不系安全带可致命
刘先生真要算幸运的了,据记者了解,因后排乘员未系安全带造成死亡交通事故的案例非常普遍,有的后排乘员甚至被巨大的撞击力甩出车外。
在一家汽车企业进行的模拟后排不系安全带驾驶事故的试验中,就得出了这样一项结果:当轿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载4人行驶时,正面与障碍物相撞,后排乘客因没有系安全带,而越过前排座椅,直接撞到了前风挡玻璃上,其中司机后面的假人还把前风挡玻璃撞碎。从后排假人身上获得的数据显示,此种状况下,后排乘客会受到足以致命的外部冲击。
日本某汽车研究所的一项实验表明,如果汽车时速为50公里,它与物体相撞时,产生的前冲力为人体重量的30倍。坐在后排且不系安全带的人往往会被撞飞起来,甚至被甩出车外。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一辆载有假人的面包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与水泥墙正面相撞,结果第二排假人的膝盖与驾驶座后背猛烈相撞,身体冲向前方,致使驾驶座椅底部几乎断裂,第三排的假人则飞了起来,重重地撞在车顶壳上。
不系后排安全带的后果可想而知。
城市道路:
后排安全带使用者不足10%
近日,本报进行了一项后排乘坐安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后排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比例极小,多数人都认为坐后排不系安全带也很安全。行车中后排乘客安全问题被严重忽视。
后排乘坐安全调查中,在后排乘坐也会使用安全带的受访者仅占约9%,这与副驾驶座位使用安全带比例的31.8%相比,不足三分之一。
“有前排座椅挡着,后排不需要系安全带。”一位受访者这样告诉记者。在北京市和平门路口,记者见到轿车内一位孕妇没系安全带,遂上前劝说。“系安全带对胎儿不好,再说我坐的是司机后面,这是最安全的位置,根本不需要安全带。”这位孕妇对记者说。
另一组问题是针对司机提问的:“你是否会提醒后排乘员系安全带?”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只有约4.5%的受访者表示会去提醒,而与回答“是否会提醒副驾驶乘员系安全带?”这一问题22.7%的肯定率相比,还不足其五分之一。其理由与不系安全带的后排乘员基本相同:“后排安全,不需要安全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贺开铭认为,“后排乘员不系安全带也安全”的说法是很不对的。“安全带主要起一个固定乘员的作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无论乘员坐在前排还是后排,都会受到外力冲击。这时如果后排乘员没被固定,一样会被外力撞击在车内,甚至被甩出轿厢。在我所接触到的一些致死案例中,很多后排乘员如果使用了安全带,根本不至于丧命。”贺开铭说。
“相对于前排,后排座位虽然安全一些,但这一定是就同等状态而言的,如果后排乘员没系安全带,而前排系了,那这就不叫‘同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未使用安全带的后排就会远远危险于使用安全带的前排。”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周青对记者说。
高速路上:
九成后排乘员会使用安全带
在此次调查中,当记者问及受访者“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乘坐后排是否会扎安全带”时,得到的却是另一个极端的比率。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当车辆行至高速公路时,乘坐在后排会主动使用安全带。“高速路上车开得快,出问题就是大事故,因此还是系安全带更安全。”这是多数受访者回答的理由。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市内行车使用后排安全带者不足一成,而高速路上后排安全带的使用者却超过九成,反差如此之大的比率说明,人们对后排安全带的保护作用并不是没有认识,只是这种认识还不够,存在误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贺开铭也认为,这更在于人们心中的安全意识不够。“使用安全带应该是一种习惯,上车后该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系安全带。”贺开铭对记者说。
“30公里的时速在城里走走停停,有些人可能就忽视了安全带的使用。高速确实比低速危险,但无论如何,有了安全带的约束,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可能就由死亡改为受伤,由重伤改为轻伤,由轻伤改为安然无恙,有保护总会比没保护要安全。”清华大学的周青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