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洋会虫
中国社会怪状之土洋“会虫”面面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最熟悉的词汇可能就是全球化,或者说是国际化。任何场合,任何人,如果不提全球化或者国际化,那一定是OUT了。政府大张旗鼓高调聘请老外作顾问,企业则聘老外作CEO,没有条件聘老外的也不甘落后,总得做点儿与全球化和国际化扯上关系的事,最简单和最容易的就是请老外参加各种活动。任何活动,大到政府搭台,小到企业唱戏,只要有洋面孔,就是国际化的最重要标志。要国际化,就需要洋面孔,而真正的洋面孔是不会满足中国的面子工程的,所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专业洋会虫。
Peter是一金发碧眼、地地道道的美国小伙,学历不高----中国某高校中文进修班文凭,没有一技之长和正式的工作单位,更没有固定职业,但他非常的忙,忙于在中国各个大中城市参加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会议。
参加会议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坐在主席台,然后照着主办方早已替他拟好的稿子念一遍就算完成任务,当然,念稿子的时候他必须用美语,尽管他的中文是相当地道,散会后签字领钱(出场费绝对不低),各不亏欠。他的头衔从来都不固定,上午还是美国金融界才俊,下午摇身一变就成了IT专家。他的名片上除了一个中国的手机和美国的手机为了联系走“会”方便是真实的外,其余都是主办方为了与他扮演的角色相吻合而帮他胡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