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李开复新书出版,腾讯财经刊登记者邱恒明的文章,以下是部分摘录:
“ 李开复加入微软的时候,他已经是计算机某一领域顶级的专家,读博士期间,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者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 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而且盖茨还亲口承认:在李开复加入微软之前,微软的技术多次跟随着李开复在别的公司的工作。所以,1998年3月,李开复的面试官是微软首席技术官奈森梅尔沃德,他获得的职位是中国研究院院长(需要他从零开始创办,Level15的职位,比微软副总裁低一个级别)。
在微软的职位阶梯中,可以说唐骏是无法跟李开复比拟的。在《世界因你不同》书中,李开复写道:微软中国区总裁的职位级别都很低,比副总裁低4级。也就是说,唐骏在微软工作了7年多之后,于2002年4月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职位比李开复加入微软时的职位还低3级。
2003年3月李开复陪同盖茨到中国救火后,曾写下20多页的建议书。把大中华区负责人与中国总裁职位合并,定位为全球副总裁级别等。
之后,微软公司马上找到最大的猎头公司,找到了陈永正就任微软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唐骏辞职。
因为大中华区总裁职务与中国区总裁职务有重叠之处,唐骏顶着巨大压力最终辞职。”
这里面证实了网上广泛流传的关于唐骏的有关传言:
1) 唐骏在微软级别很低,根本不是他自己描绘的,是能够见到盖茨,并且同盖茨推心置腹的高级管理人员。唐骏离开微软时,级别比公司全球副总裁低四级。也就是最多是个科级干部。
这样的级别,在当时中国外企中国员工当中,实际上可以一把一把抓。唐骏谈不上中国顶尖经理人。
2) 2003年,微软中国部大改组。唐骏在李开复陪同盖茨,到中国救火,随后提出整改方案以后,由微软从外界招收大中华总裁陈永正以后辞职。
所谓救火,实际上应当指2002-2003唐骏主政微软中国期间,订单大量流失。是的,微软因为中国微机市场发展,销售额增长很快。但是这不是唐骏的功劳。是个大计算机厂商大量销售微机的结果。而唐骏主持的对中国政府企业的销售工作,却一再遭到滑铁卢。导致陈永正进入后,销售大权立刻从唐骏手中剥夺。
3)唐骏离开微软,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
我忍不住要说:我们公司中国区其实就是从属于亚太区的一个国家区的级别,我们还是这两年因为中国区的业务引起重视以后才单独设的区,中国区的经理,在亚太区都没有决策权,连建议权都没有,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牛逼一下,遇到亚太总部头头来了,全得当孙子。。而且,亚太区的头头都已经是纯种的白人了,黄种人没机会。所以,TJ根本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至于能否和盖茨电邮联系并提建议,我看是说疯话吧。。根本不可能离他,而且不允许这么越级发电邮。
一位极善于自我炒作的洋科长(应当更加确切的说事洋科员),忽悠了一个新暴发起来的土财主,开始了他的所谓天价经理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