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急救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ziren 于 2010-07-11, 21:12:52:

回答: 急就章,请版主订正 由 ziren 于 2010-07-11, 11:42:58:

美国《外交政策》:谁企图杀害方玄昌?

一位有争议的科学记者在北京受到让人不寒而栗的加害,这预示着科学进步的前景不妙

作者 SAM GEALL 二零一零年七月六日

六月二十四日夜晚十点左右,三十七岁的《财经》杂志科技编辑方玄昌完成工作准备回家。半小时后当他快到位于北京三环的公寓时突然感觉到后背遭到袭击。他转过身去发现两个壮实的矮个子男人手舞钢筋。
方试图逃离,而那两个男人则不理会他的质问,不断地用钢筋砸他的头和后背,他只好极力保护自己。幸亏方常年习武身体强健,此时不但保持清醒,还能予以还击。最后直到他跌跌撞撞地上了一辆出租车,两个打手才离开现场,而他的衣服已被鲜血浸透。
之后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医生缝合了方头后长达五厘米的裂口。袭击他的人有职业杀手的身手,在四分钟内完成了了猛烈的伏击,而且毫不在意路人旁观。“他们的目的很清楚”,方玄昌在六月三十日的电邮中告诉我:“当场打死我,或者让我无法及时得到救治流血而死”。
为什么有人竟然企图杀害方玄昌?没人知道,看上去也没人关心。尽管警察正在调查,尽管《财经》也尽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尽管中国记协也出面参与,但袭击者依然逍遥法外。北京当地的报纸对这次袭击只做了简短的报道,其中一家国营报纸也只发了一条短小的社评,称不应当打记者。却没有一家中国媒体发问:谁会袭击方玄昌?更要紧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方玄昌遭受如此横祸?
可是对于方玄昌的同事,这其中没什么玄机:报道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正如方所做,是不安全的。被伤害的记者不一定能找出伤害他们的人和理由,但给他们的同事和朋友的警告却很清晰:别掺乎,要么下一个就是你。这在很大范围的人中产生了不寒而栗的效果。就科学报道来说,钱财和政治上的风险正在不断升高,而人身危险也是与日俱增。
方玄昌是中国少数几个主要的科学“揭丑者”之一——挞伐学术界和政府支持的伪科学,抨击公开和隐蔽的江湖游医。在作为记者、编辑和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语丝》(经常被屏蔽的中文监督网站)撰稿的十年当中,他揭露过编造虚假奖励和发表抄袭论文的学者;叫卖所谓能治疗癌症的中药良方的贩子,比如兜售“鲜药”的王振国;声称能预测地震的中国科学家。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最近对方所做工作的回应却带上了一定程度的妄想、愤怒甚至暴力。
就在几周前,当时作为《中国新闻周刊》(与美国的《新闻周刊》无关)科学主编的方玄昌参加了深圳卫视有关地震预测的辩论。当时和他一同作为嘉宾出席节目的还有一位理性同道,由生化学家转行的科普作家方是民(与方玄昌无亲戚关系,是其笔名方舟子更为公众所知)。地震预测,这种很大程度上非常丢脸的活动时至今日仍然是很多中国科技工作者和官员的一种特殊信仰。来自中国地震局(直属国务院的重要部门)的一位在官员发言中,居然信誓旦旦地提起能预测地震的鹦鹉和凭耳鸣就预测地震的超能力——一个具有这种超能力的人宣称在今年四月中国西北部玉树地震之前他感觉到耳鸣。现场的一位嘉宾,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任振球,还指责这些科学活动家收了美国的钱来阻碍中国的创新。方是民在他的博客中写道,节目录制之后任振球称他为卖国贼,还打了他一拳。
这还不针对方是民的所有威胁。方是民七月二日在他的新浪微博里说接到了一个恐吓电话:“这几天小心点,有人要收拾你”。
在中国科学思想的命运大起大落。时下政府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科学发展观”,而学术骗子遍地都是。一月英国的《晶体学报(E)》,一份有同行评议的国际科学期刊,宣布由于编造数据,一次性撤消七十篇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三个月后,这份杂志又宣布由于数据和不正确的原子配合问题,撤销了另外三十九篇论文。据《新语丝》调查,其中三十七篇全部由中国的大学完成。《自然》杂志引用过的一篇中国政府的研究发现来自中国六家最高学术机构的六千多名科学家中约有三分之一承认他们曾经有过“剽窃、篡改和编造”的行为。
有批评将论文造假归结为官僚所设定的不切实际的发表目标。但在方玄昌看来问题更深,五月我们会面时他这样说。这表示五四运动反封建的科学精神的一种倒退——从五四运动拥护民主,倡导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倒退。遭到袭击之后,方谈到他自己和同事们时,把他们归为“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没多少人理解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他说:“大多数中国人看待科学的态度是迷信的、惧怕的”。在精英阶层事情更加糟糕,他说,他们把科学奉为抽象的教条,却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就科学的、批判性的思考方面而言,方又说道:“中国人需要一场新的启
蒙运动”。
这些问题绝非局限在中国国内。中国的科学发明在历史上有些声誉,也被反复提及,而创造新的声誉对全世界来说都是迫在眉睫。上个月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当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时代,中国开发利用低碳新技术的潜力就变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中一个不断增长重要因素。
想要利用科学巨大威力就必须促进良好的学术活动、科学教育、批判性的思考和科学新闻。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