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主义声辩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我是西尔斯 于 2010-07-29, 02:08:21:

为民族主义声辩

新到里Scott的《方舟子与文化民族主义》在支持方舟子的同时把矛头指向“民族主义”,“引用”艾茵·兰德的话将之称为“一种最低级的、最粗鄙原始的集体主义,一种把道德、社会和政治的特征归因于人的遗传血统的观点”。即便作为极端个人主义者的艾茵·兰德对一切形式的集体主义深怀憎恶,用如此感情化的语言来贬低民族主义还是不免令人奇怪。事实上她从来没说过此话,而正是作者Scott对兰德话做了“一种最低级的、最粗鄙”的篡改!原话“种族主义是最低等、最粗糙原始形式的集体主义(Racism is the lowest, most crudely primitive form of collectivism.)”出自兰德1963年的作品《种族主义》。这样下文的“归因于人的遗传血统(ascribing…to a man’s genetic lineage)也才通顺。但为了给民族主义泼脏水,Scott硬是把种族主义歪译成民族主义,无法不让人对他的诚信及智力,和他文章中其余的论点、论据产生疑虑。
不过Scott文中所表达的对民族主义的仇视倒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偏见:当代许多智识分子、精英阶层听到“民族主义”如果不摇头皱眉,就仿佛不足以表示其开明和政治正确。而对民族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和未来扮演的角色持肯定态度者几乎在世界上每个地方被贴上“极端分子(中国的“极左”,美国的“极右”)”的标签。谁还记得不到百年前我们的父祖还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旗帜下争取我同胞的解放?
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我希望告诉你我所理解的民族主义:她既不极端,也不排他,她鼓励人们熟知自己文化的源头和变迁,鼓励不同民族的人们真诚了解和探讨彼此的相似和不同,积极保卫同胞的权益,又合作地推进和平、多彩的世界。
中西两位学者的话可以大致勾勒民族主义的轮廓:美国的政论家帕特·布坎南很直白的把“民族”描述为“共同的语言、历史、文化和英雄”。我国的历史学家钱穆则请他的读者“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结合两者,文化民族主义即“对本民族共同的语言、历史、文化和英雄报有温情与敬意的信念”。
这些民族文化的分野首先是自发的,是不同人群适应其特定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产物。这种自发演化而来的多样性是对各民族所面对的特殊或类似问题提出的不同答案,接受了时间的选择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Scott说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同为集体主义的形式,却忽略了民族主义在其自发性上更类似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与之相左的“世界主义”、“全球主义”、“普世价值”反而与共产主义同为人工构建,同样强求形式的纯洁单一,同属未经历史检验的理想化产物。
与兰德提倡的极端个人主义相比,民族主义是更加利他的,但也是现实的。用中国儒家传统的一个概念来讲就是“爱有差等”。每一人先自爱,此爱推而广之则及于父母子女,家族民族,人类全体。民族主义者并非不爱其他民族,只不过爱生养自己的本民族多一些,时刻将本民族利益置于第一位而已。在美国有所谓“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运动,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上以美国利益至上,但同时呼吁尊重各个民族国家捍卫其利益的天然权利,反对对外干涉,成为制衡美国扩张倾向的一支力量。
民族文化中的另一宝藏是她的许多语言元素和符号系统。这些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且难以向其他民族传递。比如说一个简单的儒家“天”的概念就几乎不可能简洁的向基督教文化人群解释。这个“天何言哉”、“天实佑德”的“天”,不管翻译成heaven(天堂)、sky(天空)、universe(宇宙)还是God(天主)都谬以千里。另一个与“天”有关的例子:在比较西方与中国宗教观时,有学者注意到西方人的上帝时刻都关注着子民的言行并不厌其烦地向他们显现、对他们说教;中国人信仰的抚育万物的天却默默无言。一种解释是西方先民事游牧,牧人必须时刻看护羊群,少不了吆喝驱赶,故他们的上帝象位牧人;中国人的先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故中国的昊天象位沉默的农夫。类似这样的民族文化意象使我们能以极少的解释传递大量的信息,构成我们思考和交谈的基础。这其中不涉及科学的对错或道德的善恶,但流淌于每个人的民族血液之中,影响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一旦失去就难以复得,怎么不该对其存些温情敬意呢?
Scott文中最严重也是最明显的谬误就是把种族主义、民族至上主义和民族主义混为一谈,对自己树立的稻草人大肆攻击。对他这堆乱箭一一明确的表明态度是很必要的。种族主义荒谬又不道德,为所有具基本善恶观念的人所唾弃。这不需要Scott来振聋发聩。如上所述,非极端的民族主义是人类诸文明不约而同自发产生的信念,是他们对各自地理历史环境自然的适应,是对狭隘个人主义适度的超越,是对强加于他们的乌托邦的反抗。
认为本民族文化优于其他各民族文化则为“民族至上主义”,本文并无义务为之辩解。虽然如此,不能否认健康的民族主义有在感情驱使下偏入民族至上主义的可能,因此对民族至上主义的误区稍加分析也不无益处。各民族文化有无优劣之分?反民族主义者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否定的。但象Scott一样,他们不会反对向“先进文化”学习,由此看来他们还是承认文化有先进落后,即优劣之分的。我们把文化由至先进向至落后加以排列,处于顶端之文化则为至上文化。此文化之一分子持有文化至上主义的观念,认为本民族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这仅是一事实陈述。策略上可能有欠考量,然而根本正确,更不邪恶。其他落后诸文化的成员,如坚持其文化是至上文化,这是错误的认定,可能妨害他们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其文化至上主义的态度本身也不邪恶。当然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不缺少推己及人的胸怀,他们爱自己民族的同时,也赞赏、至少理解其他民族的自爱。他们或许(正确或错误地)认本民族文化为优秀文化,却不会坚持其为“普世文化”而强加于人。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