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说三峡蓄水高度上去175米后,按照水力坡度推算重庆会到水底下去。
谣言错误的原因是搞混了水面坡度和河底坡度。
谣言的起点一般是说平均水力坡度是每100公里水位上升7米,三峡蓄水出斜湖,例如这篇文章(http://xzf.2000y.net/mb/2/ReadNews.asp?NewsID=432901)。
在这里解释一下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
引用:
“在三峡二期工程蓄水135米后,三峡总公司向新闻界发布和重庆市移民局提供的各地水位分别是:
三斗坪三峡大坝坝址:135米;
秭归老县城:136.1米,水位上升1.1米;距三峡大坝坝址37.6公里。
巴东县城:137.7米,水位上升2.7米;距三峡大坝坝址72.5公里。
巫山县城:143.2米,水位上升8.2米;距三峡大坝坝址124.3公里。
奉节县城:146.7米,水位上升11.7米;距三峡大坝坝址162.2公里。
云阳老县城:148.4米,水位上升13.4米;距三峡大坝坝址223.7公里。
万州:150.1米,水位上升15.1米;距三峡大坝坝址281.3公里。
忠县:154.8米,水位上升19.8米;距三峡大坝坝址370.3公里。
丰都县城:157.8米,水位上升22.8米;距三峡大坝坝址429公里。
涪陵:166.1米,水位上升31.1米;距三峡大坝坝址483公里。
末端涪陵李渡镇:169.7米,水位上升34.7米。距三峡大坝坝址493.9公里。
二期蓄水后坝前到库尾的落差即水力坡度为34.7米”
实际上这里的数据是河底坡度,跟水面坡度没有任何关系。那些水位数字不是’上升‘的结果,而是那些城镇自然的标高,下游蓄不蓄水甚至建不建大坝都不会影响这些这些--长江就算断流了这河底坡度也不会变。
现在流行的谣言大都是起源于此,依据涪陵李渡镇距大坝500公里水位高出34.7米而推算距大坝400多公里的重庆水位会高出40米。
这当然是很蠢的想法。想象一个水滑梯,水上乐园那种。设高点为A,中点为B,下面水面为C。这些愤青的意思是:假如池子里水多些,C点的水位上到了原B点的水位,那么A和B点的水位都必须相应抬高(B减去C)米,不然水就没法流下来!
水当然会流下来。因为B点到C点的水面坡度这时会是0,它才不会强求自己跟B点到C点的河底坡度一样。
三峡的道理也是如此。重庆前两天水淹至朝天门,其原因完全是下雨水量加嘉陵江来水量在一些时刻超过了排走水量,这跟下游的三峡大坝没有任何关系。打个比方,就算你住在悬崖顶的四合院里,下大雨时院子也会积水。这是排水速度的问题,跟下游水位无关。
事实上重庆水位不断因降雨升高时,三峡因为防洪调控等需要水位维持在约150米并没有变(http://news.xkb.com.cn/zhongguo/2010/0722/79016.html)。而几天后三峡因为不断蓄洪水位上至160米时,重庆正是因为雨停了水位降低了的时候(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7/973320.html)。当然愤青大概不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真正要计算不同流量下各地水位必须要用到当地水文资料(河道截面的几何形状、水利设施例如围堰的影响等等),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模拟计算。
借此机会提一句,相关的单位和工程师的确不负责任,用了国家的钱建的工程,跟公众解释不是你们的责任吗?你不公开解释又怎么去怪谣言满天飞。例如我也想知道三峡的泥沙淤积问题,你们如果不强制推广流域防水土流失的治理堵住源头,到时堤坝淤了不要拿设计工程师当替罪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