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体操的历史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HHS 于 2010-08-10, 08:57:14:

中国广播体操的历史 zt


清晨,喇叭里传出“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的声音,成百上千的人整齐划一地举手投足,开始一天的忙碌……五六十岁的人对这一场景并不陌生,广播体操伴随着很多人的成长。

如今,这段熟悉的旋律将在北京回归。拥有59年历史的广播体操在北京中断3年之后,将于9日起恢复。北京媒体报道称,从9日开始,北京的机关、企事业400万职工将跟随“大喇叭”集体做操。该消息打开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在微博上引起了热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广播体操成为我国参加人数最多、最具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之一。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颁布开始,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8套成人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的历史是中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更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1951年,新中国百废待兴,民众的健康状况很差,健康意识落后。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鼓励人民要天天锻练, 我国编排了第一套广播体操。
1951年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有了正式的《广播体操》音乐,学校,工厂, 机关都架起了大扩音喇叭。每当操场上高声响起“广播体操现在开始”的音乐时,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人,不管是高官还是小干部,不管是多重要的工作,都会天天坚持面对国旗,完成一天两操。每天听着激昂的节拍,伸展着身躯,每个人的心中就像升起了太阳,有着用不完的劲。

  第一套广播操分下肢运动、胸部运动等。第一套广播体操一共10节,从第一节的颈部运动到最后的跳跃运动,锻炼部位从头到脚,遍及四肢各个部位。这些运动起到了全面锻炼身体的作用。广播体操有两大好处,一是消除疲劳,促进人体机能的新陈代谢,调解人们因学习和工作紧张引起的过度疲劳,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效果。二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第一套广播体操的推广一直持续了两年半。但到了1954年夏天,新的情况出现了。“两三年下来,大家对这套操的新鲜感已过去了,做操的质量有所下降。根据人的生理、心理,一套新的广播体操势在必行。”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一套广播体操也的确过于简单:一节操基本上只有一个动作,第一节下肢运动就是原地踏步走,最难的第八节跳跃运动,也只是跳起来双手在头上击掌一次而已。这样的动作很容易掌握,但是也很快就会让人失去新鲜感。而且整套操都是以大关节运动为主,把胳膊伸展开,把腰扭过去,把腿抬起来,动作也就结束了,缺少对手腕、肩肘、脚踝等小关节的锻炼。对于整天伏案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活动活动颈部,转动一下腕关节、指关节可能更有效果。
  1954年7月份,第二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之后的几套操近乎以两三年一个的速度更替着。
1957年,《人民日报》特意刊发了消息:“第三套广播体操公布了”。文章的记载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90%以上的学员坚持做广播体操,今年上学期220名学员填表调查,有67人体重增加,少则1公斤,多则6公斤,13个胖子的体重则有所减轻;29人反映食欲增加;41人反映睡眠良好或好转”。中国人形成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这个音乐声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渐渐地归于平淡。这之后,尽管陆续推出第六套、第七套广播体操,
直到1997年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推出。相比较新老广播操的不同 “以前的动作比较简单、节奏简单、名称也简单。而第八套广播操节奏感很强,有二拍一动,甚至有四拍八拍,其难度也高了,弧度较大,甚至连广播操的名称也复杂了,比如头部运动,不仅是头部还包括结构的模仿性运动。”
 有评论认为,虽然每天只有短短的16分钟,但至少为人们找回了一个锻炼的好传统和好方式,增强锻炼的意识,长期坚持下来,必有收益。
这一做法以及工间操,不只是简单恢复原来做法,而是对劳工健康权的关注。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