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0-08-15, 03:56:40:

回答: 不是斑竹批的~~ 由 伊犁 于 2010-08-15, 03:54:22: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1/liangwendao2.txt

引用:

  揣着糊涂装明白的梁文道

  作者:流光

  无意中看到梁文道的一篇博文《耳朵以外,聆听的文化构成》
(http://blog.163.com/liang_wendao/blog/static/11380230920106179180177
),乍看是关乎接受美学和音乐欣赏的讨论,但说到后来便又落到“权力”和
“民主化”上去了——当然,这个并不怎么令人稀奇。令人稀奇的是大谈“西方
古典音乐”的梁文道,居然在论及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两位大音乐家的时候,信口
开河,错误百出,比如下面这两段,只要对西方音乐史有一定了解,或者仅仅是
对这两个大音乐家的生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觉得啼笑皆非(括号内为本人点
评):

  “在莫扎特的时代,音乐家的地位并不高,尽管贵族大公们非常喜欢莫扎特
的音乐,但是真正在讲究社会地位的场合他却并不重要。比如在宫廷请客的时候,
他却不得不跟园丁、仆人们坐在一起。所以,莫扎特非常厌倦为王公贵族做御用
的音乐家,于是他跑了出来,他要做独立的音乐家。他很可能是古典音乐史上第
一个独立出来的音乐家。他把作品卖给出版商,卖给当时为数不多的音乐厅,找
机会排演自己的作品,靠门票、靠版税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结果饥寒交迫而死,
也就是说市场没办法养活他。”

  (按:事实上,莫扎特虽然“跑了出来”过,但实际上只是从他原来供职的
萨尔茨堡大主教府辞职,原因是原来赏识他的老主教去世了,而新任的大主教对
他相当严苛,两人关系很僵。莫扎特跑出来也不是为了要做“独立的音乐家”,
只是要到别处谋职,依附其他的王公贵族。只是他命运多舛,辗转各地,并没有
得到充分赏识,欲求一职而不可得。一直到1787年,他才被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
授予皇家室内乐作曲家的职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莫扎特并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位和收入,他靠演出、写歌
剧、教学生等方式赚钱生活,客观上是做了“独立的音乐家”——这种所谓“独
立音乐家”当时其实是非常多的,只是远没有莫扎特知名而已——不过实际上他
的收入相当丰厚,绝对不是“市场没办法养活他”,而他的“饥寒交迫”,实际
上要归咎于他自己不擅理财,挥霍无度。)

  “到了贝多芬的时代,整个情况就变了。独立的市场出现了,贝多芬不需要
看任何人的脸色,他甚至可以在柏林的大街上看到皇帝的马车过来而不让路。当
大家都按照规矩给国王的马车让路并鞠躬行礼的时候,贝多芬非常不屑,继续大
摇大摆地冲着国王的马车走过去,逼着国王的马车让到一边去。这个故事说明音
乐家的地位提升了,音乐作为艺术的存在被确认了,艺术的独立出现了,一种聆
听者,为音乐而音乐的听众来了。”

  (按:这个故事在梁文道的阐述中已经面目全非,原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贝
多芬和歌德在路上散步,迎面走来了一群奥地利皇室成员,歌德站到一边脱帽鞠
躬,而贝多芬则视若无睹地走过去,奥地利的王公贵族还向他脱帽致意。贝多芬
由此看不起歌德。
  这个故事并无实据,极有可能是后人编的。历史上,贝多芬在波希米亚的度
假胜地特普里茨疗养的时候,的确遇到了大诗人歌德。两人虽互相闻名已久,但
话不投机,没建立起什么交情,贝多芬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歌德趋炎附势,可
能是这个故事编出来的依据。
  当然梁文道这一段最主要的问题是:所谓“贝多芬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和“独立的市场出现了”根本是张嘴胡说。贝多芬有三个权贵保护人,同时也是
他主要的经济资助人:奥地利王室的鲁道夫大公、罗布科维茨亲王和金斯基亲王,
这几个王室成员供给他一笔非常丰厚的年金,好让他心无旁骛地进行创作。后来
爆发战争,年金中断,贝多芬便陷入困顿之中。)

  在我国的传统上,为了阐述观点而扭曲事实也会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写
作方法,流毒至今,倒留存下来不少名声赫赫的雄文,但那也是作者揣着明白装
糊涂。像梁文道这篇开头大谈古典音乐的文章,本身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却
意外显露出自己对西方音乐史的无知,这种跨界充内行、强不知以为知的文风,
根本就是揣着糊涂装明白,只是因为生拉硬扯到“权力”和“民主化”的主题,
便也有很多人叫好,果然要当有“常识”的“文化人”,容易得紧。

(XYS20100807)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