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Fuzzlogic 于 2011-02-24, 20:44:17:
但今天我真的来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把青蛙丢进开水里的时候,青蛙一下去就翻肚皮死了;而被放进冷水里的青蛙,才刚感觉到水温的变化,马上就从缸里跳了出来!
时隔多年,才知道老师的这个动人的哲言是骗人的。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不懂工艺!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与否在于工艺,而不只是道理那么简单。我第一次听说“温水煮青蛙”时,也觉得有意思,且深为能发现此现象并将此类比到社会生活领域的经济学家所折服。但转念一想,以我和那么多动物打过交道的经验(有时还是“残酷”的实验),作为两栖类变温动物的青蛙,似乎不可能在主要生存技能方面如此弱智。再说了,如果让我和青蛙换位思考,即便水温上升再慢,总有一个致痛温度。届时,本能也会驱使我垂死挣扎,断不会听凭那水被我改造为肉汤。
有此疑惑,赶上下乡调研,便真的找来若干青蛙煮之。我以为,水温上升愈慢,越接近于此现象发生的理想状态,因此釜底抽薪、扬汤止沸甚至冷水勾兑等办法全部用上,每小时升温不到10度———几乎看不见冒热气。刚开始,青蛙的确慵懒,于水面假寐。但水温超过30℃以后,青蛙“醒”了,开始了蛙泳,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水温超过40℃以后,青蛙在反复“助游”之后终于起跳。尽管被我一再**,但它还是奋不顾身抓住我的防守空当出锅了。我不甘心,换只青蛙再试,结果是一定的:当水温超过40℃时(青蛙的一生一般遇不到这样的温度),青蛙必定一跃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