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老师该补习一下逻辑了
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就晓得叶老师的大名,对那时懵懂少年的我来说,叶老师已经是一个难以企及的
偶像.今天偶然读到叶文<钱学森“万斤亩”公案始末>,其主要逻辑之荒谬,不得不向童年的偶像叫板,叶老师
还是该补习一下逻辑了.叶文的若干要点:
1.那篇文章不是钱学森亲笔写的,所以钱责任不大:
"从尹传红与Z君的谈话中,可以清楚确认,那篇《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并不是钱学森亲笔所写的,而是Z君为之捉刀!"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钱学森有什么责任的话,那就是:
如果Z君当时确实事先把“整理稿”寄给他过目,他应当表示不同意发表;
如果Z君当时没有把“整理稿”寄给他过目,在事后他得知《中国青年报》
发表那样改头换面的文章,应当要求《中国青年报》更正或者道歉。
也许是当时钱学森并没有意识到那篇短文会产生那样巨大的影响,也就没有
说什么。"
这种诿过于人的做法和院士署名文章抄袭被抓后,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有什么区别?
如果这文章是他人冒名写的,本着严谨的态度,一旦知道此事,那钱完全有权力也应该公开
声明否认一下.另外,中国青年报不是现在地铁上卖的街头八卦小报,我很难相信他们
能不征得钱的同意代钱发表文章.从逻辑上讲,事实是,钱不太可能不知道这篇文章,
钱也从来没否认这文章是他写的,文章的署名他是唯一作者,他当然得对文章负全责.
不能说促进大跃进有功的时候功是钱的,到了饿死几千万有过的时候,就是代号为Z的编辑
的.
2.钱"向毛泽东检讨"纯属瞎编的论证如下:
"这种任意瞎编的虚假故事,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为钱学森倘若当面
向毛泽东“检讨”,这就表明钱学森承认1958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上的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是他写的,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那天,钱学森究竟跟毛泽东主席说了些什么呢?1976年9月16日钱学森在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中写道:“1958年10月27
日,毛主席亲临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毛主席第三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
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
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事实表明,钱学森从来没有认为他的关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计算是“缺乏科
学根据的”。钱学森也从来没有向毛泽东说过:“主席,我犯了一个错误,需要
当面向主席检讨!”"
这个逻辑也很有诡异,从钱文《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中的这么一段充满了
政治性的假话空话大话里:
“1958年10月27日,毛主席亲临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毛主席第三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
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
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就得出"事实表明,钱学森从来没有认为他的关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计算是“缺乏科
学根据的”。钱学森也从来没有向毛泽东说过:“主席,我犯了一个错误,需要
当面向主席检讨!”"!
其逻辑不亚于有传言说,钱学森跟老毛说过1+1=3,叶老师否定这个传言时这样论证,
据钱学森回忆,他那次跟老毛说过E=mc^2,所以说他说过1+1=3必然是假的.就一般正常人的
逻辑而言,承认说过E=mc^2并不构成对说没说过1+1=3的承认或者否认.
最后,还是从钱那段《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的"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来看,老毛一个据说数学常常不及格中专生,到底有啥资格"教导拨正"原加州理工的正教授
钱学森"做科技工作的方向"?钱为何回到国内就变得如此奴颜媚骨的一副奴才相倒是很值得
让人思考.一个能写出这么肉麻虚假字句的人,在中青报上写出为大跃进吹政治号角的文章,
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我记得以前读过王元写的<华罗庚传>,里面提及过,当时需要一篇
为亩产万斤造势的文章,当时某些人先找的华罗庚,华拒绝了,然后这些人就找了另外
一名著名科学家--华罗庚传里没有点那个人的名字.如果按照叶老师一样的逻辑,我们现在
就可以100%的确定那人是钱学森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