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位和您说法一致~~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0-12-27, 22:47:56:

回答: 我想大冬天也没什么细活 由 梅子 于 2010-12-27, 19:14:49:

引用:

[原创] 艰苦岁月1

知青岁月 2009-01-06 19:15:50 阅读66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我和姐姐高中刚一毕业,便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落户到了四川东部山区的一个山村,开始了第二故乡的生活。实际上我在那里只生活了两年八个月,我之所以要把它称为我的第二个故乡,是因为当时是下了户口,作了干一辈子打算的。那年我十七岁。

我和姐姐都下在同一个公社同一个大队,我在二队,姐姐在三队,我在山下,姐姐在山上,两队之间相距十多里路。我所在的生产队是当时我们大队里最富裕的队,但富裕的程度当然不能与现在相比,这样说吧,年终生产队分红时,一个工分可达到三角左右,而大队里其他生产队最好的投一角多,最差的才几分钱。姐姐那个队一年下来一个工分才八分钱,不少农民辛苦一年不但没有收益,还要倒贴队里的工分钱。

二队的富裕主要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一是位于山下,田多地少,几乎没有荒地。二是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副业,当时生产队就办了一个砖瓦窑。三是队里的贫下中农特别勤劳,这也是他们引以自豪一个方面。记得才下乡时,几位老农就对我说,我们这里虽然苦点累点,但却不饿肚子,比起山里面那些懒汉,日子好过多了。他们瞧不起山里那些人,认为他们太懒,不会拾缀庄稼,所以才穷。

当时生产队劳动实行的是工分制,一个男壮劳力干一天是十分,称为全劳力。一个女壮劳力一天为八分。劳力的分数可分为几个档次,是由队里根据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集体讨论决定的。不过知青不分男女一般都是按女全劳力八分记分,这在当时的农村都普遍如此。一个男全劳力最重的活该数收谷子的时候,刚打出的湿淋淋的稻谷从水田里挑到晒坝一担足有200来斤,还有耕田犁地的活也归他们干,平时也是分派最重的活,即便是干一样的活他们也是干得更多更快更好。平日里我是跟妇女们一起干活,虽说才开始是边学边干,但凭着年轻和几分热情,也不会落后她们好多。其实对于农村来说我并不陌生,小时候每年暑假父母都要把我们送到农村亲戚家去锻炼,去得最多的是舅舅家和二姨家,和农村娃儿一样打猪草、割牛草、割柴火,一样的起早摸黑,成天背着个背兜赤着脚在田埂上奔跑,连当地农民都分不清我们到底是城里娃还是农村娃。记得有一天擦黑的时候,为了想多割点谷桩回家,不小心一镰刀下去把左手食子割了一个大口,顿时血流如柱,我立即扔掉镰刀捂住伤口边哭边往家跑,刚跑进院子,舅舅看到了就喊:“赶快冲爬尿”,于是我马上撒了泡尿冲在伤口上。后来舅娘在地边扯了些铁心草用嘴嚼烂后敷在伤口上,然后拿布包上再用线缠上,第二天手指就肿得象根红萝卜。以后舅娘每天都用嚼烂了的铁心草给我敷伤口,惯脓后又用一种树叶来敷,说是可以吸掉脓头。这次受伤前后有二十多天,手指头肿了二十多天,也痛了二十多天,没看过一次医生,没打过一只针,也没吃过一粒药,直到最后慢慢消肿,慢慢消痛,慢慢好转。

这次我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尽管农村人把我们叫知青,不当农村人看,但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农民了。每天和他们劳动生活在一起,天不亮就下地出早工,太阳半高时才回来煮早饭,而村民们的早饭早已由在家的老人或上学的小孩做好了。每当我吃完早饭再出工时,他们已下了一个时辰的地了。当太阳当顶,学生们背着书包蹦跳着回家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屋顶都冒起了炊烟,等家家的午饭做好以后,队长才喊收工,而我才拖着疲乏的双腿回家开始做饭。中午一般休息时间较长,等太阳刚偏西时才下地出工,一直要干到天黑才收工回家。农村的晚饭一般较晚,天黑收工回家后先砍猪草,煮猪食,喂猪喂牛,种自留地等,忙完了这些才开始做饭,吃过晚饭后大家就都上床睡觉了。这我在舅舅家时就早已有所体会,因为每当吃晚饭时我都睡得正香,老喊不醒,为此经常没吃成晚饭。这次当知青,每天晚上一收工我便回家做饭,我可是全队吃得最早的一家了,呵呵。

我们队长是个年轻人,30来岁,一只眼有白内障,为人特别厚道。记得下乡刚开始几天,队长来到我的住处,他说我一个人又要劳动又要做饭,就别出早工了。我当时也没加思索,立即就拒绝了,还摆了一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道理,队长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后来我真的非常后悔,因为那时人年轻瞌睡大,每天又是体力劳动,总感觉有睡不够的觉,但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听到队长扯着大嗓门在喊:“出工了!”我的心里就一阵阵发毛。队长家就在我家屋后的上面,那声音在夜里听起来特别宏亮,恨不得立即钻进地下当没听到。但每次我都挣扎着爬起来出工,直到后来每到天亮之前都会醒来,心里等着队长那恐怖的声音一次次出现,然后极不情愿地起床出工,心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就这样我一天天地坚持着,努力着,农活也逐渐地熟悉了,劳力也增长了不少,从开始担半桶粪到后来能担大半桶,还学会了换肩,挑着担子一样能在田埂上奔跑如飞。我每天都与他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地就这样生活着,几乎与外界隔绝。但他们对我的表现似乎还不太满意,那是因为在我之前队里已来过三个知青,都是女孩子,一个比一个表现得好,先后都被推荐招工回城了。这三个女知青也是分三批来的,第一个干了不到两年便被招了工,第二个久点有两年多时间,第三个也是两年左右。队里那些妇女们在我面前提起她们时总是赞不绝口,说第一个如何强,一年的工分要挣两千多,连有些壮劳力都没她挣的分多,那是因为她耽误得少,两年来连场都很少去赶过,除了过年平时也很少回家。说到第二个便夸她很能干,农活干得好,自留地也种得好,每年种的蔬菜爪果之类自己吃不完,年年都往家里拿好多。说到第三个仍比我好,人家连赶场都是赤着双脚,完全就跟我们一样,没有人认得出来她是一个知青。相比之下,我倒是最不成气的一个了,呵呵。后来过了三个多月,我到姐姐那里去玩,才知道他们队里一般不出早工,也没那么多重活,因为山里田少地广,而且土地贫脊,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因此都是随意耕种随意收获,生活虽不富足,但劳动强度却不大。难怪我们队里的人会瞧不起山上的人,说他们懒,不会耕作,其实这些都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但与此相比,我们队里的人的确勤劳得多,他们把土地当成了工艺品,精耕细作,没有一块地会被荒芜,就是在坡地边、田埂边都要种上东西,哪怕一点点边角余地都不能浪费。天道酬勤,他们的辛劳换来的是他们相对富足的生活和自信。我发觉队里那些老农们在集市上、在亲戚面前、在人前人后说话底气十足,有板有眼,队里的年轻人说媳妇都要比其他队的人容易得多,真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要知道我当知青的那几年正是全国最艰苦的日子,农村人吃不饱,城里人吃不好,家家生活清苦,户户日子难过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